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凯

作品数:12 被引量:4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8篇石流
  • 8篇泥石
  • 8篇泥石流
  • 4篇排泄
  • 3篇输移
  • 2篇挡土
  • 2篇挡土墙
  • 2篇应急
  • 2篇灾害
  • 2篇泥石流防治
  • 2篇泥石流体
  • 2篇重力式
  • 2篇重力式挡土墙
  • 2篇主槽
  • 2篇流体
  • 2篇控流
  • 2篇库水
  • 2篇集镇
  • 2篇工程体系
  • 2篇坝体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2篇黄凯
  • 11篇陈晓清
  • 7篇崔鹏
  • 7篇游勇
  • 6篇李德基
  • 4篇高全
  • 2篇贾世涛
  • 2篇赵万玉
  • 2篇李强
  • 1篇董绍明
  • 1篇陈兴长
  • 1篇杨东旭
  • 1篇柳金峰
  • 1篇杨金山

传媒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山地学报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中国材料进展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主河输移控制型泥石流防治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河输移控制型泥石流防治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主河输移能力,采用排导工程进行泥石流防治;在排导工程的基础上,如果尚有泥石流物质不能被主河向下游输移,则采用排导工程加拦挡工程进行泥石流的防治;如果在排导工程和...
崔鹏陈晓清游勇李德基黄凯
3D打印三维石墨烯及其高性能陶瓷基复合材料被引量:6
2018年
石墨烯具有高强度、高导电、高导热等优异性能,可以显著提高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力学、电学和热学等性能。但受到分散均匀性、体积分数、界面调控等因素的影响,石墨烯优异的性能在陶瓷基复合材料中还无法发挥。3D打印是一种简单快速的增材制造技术,可以获得结构可控、形状多样化、大尺寸的三维石墨烯。三维石墨烯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大的孔隙率、优异的可压缩性和相互连接的导电网络,可以有效避免石墨烯堆积团聚。通过组分系统设计,可以获得具有剪切稀化特性的石墨烯浆料,流变性能结果显示浆料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加而减小。利用化学气相渗透工艺将SiC基体引入3D打印三维石墨烯,获得三维石墨烯/SiC复合材料。SiC基体可均匀分布在石墨烯片层间,对提升石墨烯在复合材料中的增韧效果具有重要作用。3D打印三维石墨烯结合化学气相渗透工艺有望实现高性能石墨烯/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结构/功能一体化。
杨金山黄凯游潇董绍明
关键词:石墨烯3D打印流变性陶瓷基复合材料化学气相渗透
一种复式泥石流排导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式泥石流排导槽。其结构包括用于排泄设计标准下的泥石流体的排导槽主槽,和用于排泄超设计标准的泥石流体的排导槽缓冲区;排导槽缓冲区位于排导槽主槽两侧,排导槽缓冲区的边界设有重力式挡土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
陈晓清崔鹏游勇李德基黄凯
文献传递
一种人工调控排泄流量的堰塞湖处置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调控排泄流量的堰塞湖处置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步骤如下:在堰塞湖坝体上相对低洼的凹槽部位开挖排导槽;在堰塞湖库水排泄中期,对影响下切侵蚀发展的排导槽中巨石采取人工爆破或机械清除,保证排泄流量的稳定增长;...
陈晓清崔鹏游勇李德基赵万玉高全黄凯
拦沙坝调节泥石流拦挡与输移性能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8
2011年
拦沙坝是泥石流防治措施中的一种重要拦蓄拦挡工程,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防护体系配置优化的新思路展开试验研究。在室内二维水槽模型试验中,通过改变泥石流容重、一次过程体积总量和模型坝的开孔率等控制参数,得出泥石流性能在过坝前、后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回淤坡度随泥石流容重、一次输移体积总量的增大和开孔率的减小而增大。泥石流容重越小,输移体积总量和坝身开孔率对坡度的影响越大。(2)当泥石流一次过程输移总量不超过拦沙坝库容时,开孔率2.2%时的流量变化量为6.6%时的2倍左右。(3)在相同的排水孔过流方式下,可用二次式来拟合物料容重与容重比值的关系。由该拟合式可推出容重为15.67 kN/m3时,容重变化程度最大。(4)引入D50比值作为表征拦沙坝分选泥石流能力的参数,比较泥石流过坝时的颗粒变化情况,稀性泥石流经过拦沙坝时,其"拦粗排细"作用最突出。
贾世涛崔鹏陈晓清黄凯李强
关键词:工程地质拦沙坝
交错齿槛槽排导粘性泥石流的试验被引量:1
2011年
排导槽是一种结构简单、效果明显、用途广泛的泥石流防治措施,在总结东川槽、"V"型槽等现有排导槽槽型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一种新槽型——交错齿槛型泥石流排导槽展开试验研究。提出排导槽排导指数概念,即直接反应排导槽排泄能力的参数。利用室内水槽模型试验,通过改变交错槽纵比降、齿槛间距、夹角等参数,得出排导指数与上述参数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1.与东川槽相比,交错齿槛槽的排导能力有大幅度的提升,最大增幅达74%,表明交错齿槛有较强的挑流排泄能力,能有效解决东川槽等存在的淤积难题;2.不同比降下,交错槽主要设计参数组合存在差异,其中10%与15%比降下,60°齿槛间距为30 cm时,交错槽的排导指数最大,排导能力最强;而12%比降下,60°齿槛间距为40 cm为最优组合;3.小角度齿槛(60°)齿槛挑流排导能力较大角度(80°)更强,更适合坡降较小的排导槽;齿槛角度越大,齿槛的挑流能力有限,阻流作用越明显,对需控制流速及洪峰流量的泥石流,可考虑采用大角度齿槛。
高全陈晓清贾世涛黄凯
关键词:泥石流排导槽
西藏地区小流域泥石流洪峰流量计算方法与改进被引量:2
2012年
在西藏地区泥石流野外调查中发现,泥石流形成区下限下延至流域中游、流通区沟道形态复杂、沟道交汇等现象明显。因此,基于全流域特征参数的雨洪法计算难以得到准确的泥石流设计参数。针对此类泥石流沟道,采用了子流域叠加雨洪法计算的方法。以西藏山南地区某泥石流沟为例,针对支沟面积>25%的沟道进行了计算和讨论。利用三角形概化泥石流流量过程线,计算了交汇后主沟泥石流的洪峰流量。比较了全流域雨洪法和划分子流域雨洪法的计算结果,认为子流域法能更准确地反映支沟泥石流在整个流域内的影响和作用,可为防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黄凯陈晓清李强杨东旭
关键词:泥石流洪峰流量小流域
一种主河输移控制型泥石流防治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河输移控制型泥石流防治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主河输移能力,采用排导工程进行泥石流防治;在排导工程的基础上,如果尚有泥石流物质不能被主河向下游输移,则采用排导工程加拦挡工程进行泥石流的防治;如果在排导工程和...
崔鹏陈晓清游勇李德基黄凯
文献传递
交错齿槛型泥石流排导槽研究初探被引量:2
2012年
排导槽是一种常见的泥石流防治措施,提出了交错齿槛槽定义,即该类槽是指由两束流侧墙及置于其间交错排列的梯级齿槛群构成的一种新型泥石流排导槽,根据流域面积与沟床纵比降可分为3种类型;详细分析了交错槽的结构特征,并根据泥石流的不同阶段阐述了泥石流在交错槽中的流态形式;最后从消能机制、冲刷磨蚀、生态效益等方面将交错槽与东川槽等常规阶梯深潭系统做了比较,指出交错齿槛槽具有明显的优势,为进一步研究泥石流与交错齿槛的作用机制、泥石流在其中的排导特征等打下基础。
高全陈晓清黄凯
关键词:生态效益
一种复式泥石流排导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式泥石流排导槽。其结构包括用于排泄设计标准下的泥石流体的排导槽主槽,和用于排泄超设计标准的泥石流体的排导槽缓冲区;排导槽缓冲区位于排导槽主槽两侧,排导槽缓冲区的边界设有重力式挡土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
陈晓清崔鹏游勇李德基黄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