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桂新
- 作品数:17 被引量:148H指数:5
- 供职机构:惠州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教育爱的新视界被引量:10
- 2011年
- 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应该对教育爱有更为宏观的哲学式的关注。教育爱不仅仅是教师之爱,更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爱,是他们在整个教育事业中表现出来的爱,是具有精神性、智慧性、文化性等教育品性的爱。教育爱在实现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发挥教育潜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的价值。我们可以从教育决策、教育的组织实施、教育评价等层面实现教育爱。
- 谢桂新柳海民
- 关键词:教育爱品性
- 质量工程框架下的卓越教师培养与课程设计被引量:105
- 2011年
- 卓越教师培养是时代的要求。卓越教师的理想规格是专业精神朴实高尚、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专业能力卓著出色。卓越教师的培养需要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设计,这个设计包括:培养模式设计、课程结构设计和实践能力训练设计等。
- 柳海民谢桂新
- 关键词:卓越教师
- 叶圣陶教育方法的人本价值
- 2016年
- 教育的目的是让人变好,而教育方法的目的则是让人变得更好,体现出人之为人的本色。有研究者认为,叶圣陶本人都强调教育是工具,其教育方法的工具性自然成立。这只看到了教育方法一个方面的属性。实际上,教育方法也具有人文性。'试问,叶圣陶作为我国著名的语文学家和文学家,怎能不知道作品的‘人文性’呢?'他以教育为主题的作品,
- 谢桂新徐金玲
- 关键词:教育方法人本价值德育方法语文课本育人目标
- 洛克的《教育漫话》与漫话教育被引量:4
- 2014年
- 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是世界教育名著,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描述性研究法,尝试以杂谈的方式,认识《教育漫话》给予我们的启示和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引起读者的思考,为现实教育提供有益启迪。
- 谢桂新
- 关键词:《教育漫话》
- 论陶冶教育的作用与功能被引量:1
- 2009年
- 运用陶冶教育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实现道德教育中知与行的统一,环境与生长的统一,价值引导与个体价值建构的统一。陶冶教育具有心理保健功能、价值导向功能、情绪调节功能、行为规范功能。
- 谢桂新
- 关键词:陶冶教育
- 从应届师范生到合格班主任:UGS模式下的教师培养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由于小学生是一个特殊而复杂的群体,这就决定了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多样性、重要性和复杂性。做好小学班主任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等。师范生踏出校门成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所面临的问题有很多,如带班经验不足、缺乏管理智慧、教学能力较弱和难以把握角色等,如果这些问题在师范生入职后再由学校培养或靠自己摸索,难免会显得很被动。解决这些问题的源头在于师范生在读期间不断学习知识和积累实践经验。而UGS培养模式下不仅有师范院校培养学生基本素养,还有地方政府协助提供锻炼和实习平台,小学为师范生提供优秀导师和锻炼机会,这就为师范生的实践需求和专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 卢萌张铮谢桂新
-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 陶冶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策略探析被引量:5
- 2011年
- 陶冶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方式。它有其深刻的哲学、心理学和伦理社会学基础。它可以在这些理论基础上通过以境陶冶———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以情陶冶———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等途径实践之。
- 谢桂新柳海民
- 关键词:陶冶教育
- 重温“名篇” 历久弥新——评《叶圣陶教育名篇》
- 2015年
- 作为大师背影书系"悦读版"之一种的《叶圣陶教育名篇》(张圣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以教育、教学、语文为视角,不仅清晰地再现了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教学的理念、追求、设想、措施、态度、立场等,而且以前瞻与创新的眼光论及了教育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其特殊性表现为:教育即生活实践,教育即习惯养成,教育即改革创新。这些名篇立足现实,观照当今,对教育教学的问题进行把脉与诊断。
- 谢桂新
- 关键词:教育即生活道德认知自主式
- 论陶冶教育的内涵、特点与作用机制被引量:3
- 2011年
- 陶冶教育是一种对学生的道德、心灵、思想情操等方面进行潜移默化影响的育人方式;陶冶教育的特点有隐含性、愉悦性、非强制性、持久性、实践性、多样性和可选择性;陶冶教育对学生品德变化的作用机制为无意识心理倾向、感受体验、产生共鸣、引发思索、价值生成等五个环节或层面的有机结合体。
- 谢桂新张金明
- 关键词:陶冶教育
- U-K共生性合作的幼儿教师培养模式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突出实践能力的训练,因此,应建立U-K(高师院校与幼儿园)共生性合作培养幼儿教师的新模式。该模式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理论基础,以高师院校和幼儿园的发展、融合、共生为价值追求,以高师院校和幼儿园携手,互通有无、相互依存为形成机制,在保证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训练的同时,探寻更多促进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园共同发展和提高的实践策略。
- 谢桂新
- 关键词:幼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