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萍

作品数:75 被引量:172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临床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7篇消融
  • 25篇心动过速
  • 24篇心房
  • 23篇导管消融
  • 17篇导管
  • 17篇电生理
  • 17篇心房颤动
  • 17篇房颤
  • 16篇房性
  • 15篇起搏
  • 15篇起搏器
  • 14篇术后
  • 13篇房性心动过速
  • 12篇心律
  • 12篇射频消融
  • 12篇室性
  • 11篇心律失常
  • 11篇射频
  • 10篇射频电流
  • 9篇电生理学

机构

  • 75篇武汉亚洲心脏...

作者

  • 75篇蒋萍
  • 68篇韩宏伟
  • 68篇李振
  • 48篇苏晞
  • 46篇张劲林
  • 42篇唐成
  • 29篇程光辉
  • 25篇张勇华
  • 18篇苏唏
  • 16篇王三娣
  • 14篇李继文
  • 13篇邓成刚
  • 4篇朱国英
  • 3篇闻捷
  • 3篇邓成钢
  • 3篇陈运清
  • 2篇余志华
  • 2篇游斌权
  • 2篇陈轶
  • 2篇鲁锦国

传媒

  • 18篇中国心脏起搏...
  • 13篇中华心律失常...
  • 7篇临床心电学杂...
  • 5篇岭南心血管病...
  • 5篇中华医学会心...
  • 3篇中国介入心脏...
  • 3篇中华心血管病...
  • 3篇中国心血管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医学会心...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心电学杂志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第15届中国...
  • 1篇中华医学会心...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1篇2013
  • 15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8篇2004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后长间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分析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后长间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1350例射频消融术患者中,有12例表现为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后长间歇及反复黑矇/晕厥,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临床症状、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结果进行随访。结果:12例患者电生理检查提示窦房结功能正常,均成功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其中房室旁道5例,左、右房性心动过速各1例,房室结双径路1例,I型心房扑动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3例。射频消融术后随访,阵发性房颤组有1例(1/3,占33.3%)仍见短阵房颤或房性早搏后长间歇,另1例患者安装永久起搏器治疗,其他未见缓慢性心律失常及晕厥发作。结论: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后长间歇,可能是独立于病窦综合征之外的一种临床疾病。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后,一般可改善缓慢性心律失常。
李振苏韩宏伟游斌权蒋萍王三娣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室上性心律失常病窦综合征
华法林抗凝患者起搏器术后囊袋出血的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评价不同措施预防华法林抗凝患者起搏器术后囊袋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华法林抗凝患者行起搏器植入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采用不同预防囊袋出血措施分为两组。A组患者术前调整INR至1.5~2.0,围手术期不停用华法林,术中局部应用凝血酶原涂抹囊袋;B组患者术前3天停用华法林,改用低分子肝素替代抗凝治疗,术后恢复使用华法林。比较两种方法预防起搏器术后囊袋出血的效果。结果共840例行起搏器手术患者中,有78例为长期使用华法林抗凝的患者。A组患者42例,术后发生轻度囊袋出血4例,中度囊袋出血1例。B组患者36例,术后发生轻度囊袋出血7例,中度囊袋出血3例,重度囊袋出血1例。结论华法林抗凝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出血的风险增高,而术前调整INR值并在术中局部应用凝血酶原较围术期低分子肝素替代对预防囊袋出血具有更好的疗效。
李继文蒋萍李振韩宏伟苏晞
关键词:囊袋出血华法林起搏器植入术
经食管心房调搏在特发性室速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在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特发性室速患者的经食管心房调搏资料。结果经食管心房调搏基础刺激诱发心动过速6例(20%),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激发后刺激诱发12例(40%),心动过速时通过食管心电图证实QRS波群与P波非1∶1关系,且心室率>心房率而确诊为室速26例(86.67%)。心动过速自行终止5例(16.67%),药物或其它方法终止19例,经食管心房调搏超速刺激法终止6例(20%)。结论经食管心房调搏对诱发和确诊室速有较大的帮助,经食管心房调搏终止室速成功率不高。
王三娣张劲林李振韩宏伟蒋萍
关键词: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经食管心房调搏
起源于冠状静脉窦口的房性心动过速九例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报道9例起源于冠状静脉窦口附近的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1月至2009年1月行射频消融治疗的59例房速患者,发现9例起源于冠状静脉窦口。其定义为标测的最早激动点位于冠状静脉窦口周1cm范围以内的区域并在此消融成功。结果9例靶点局部A波激动时间领先体表P波起点39±12(30~53)ms。房速体表P波具有以下特点:Ⅱ、Ⅲ、aVF导联P波呈负向波,Ⅰ导联呈等电位线或低幅正向波,aVL导联呈正向波,多数病例V1导联P波前半部分为等电位线,后半部分为正向波,胸前导联P波由右向左在V3~V6导联逐渐移行为负向。结论冠状静脉窦口是右房房速的一个重要起源点,其体表心电图有明确特征。
张劲林苏晞李振韩宏伟蒋萍唐成程光辉
关键词:电生理学房性心动过速冠状静脉窦
起搏器囊袋破溃9例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起搏器囊袋破溃的常见原因及合理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890例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包括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及三腔起搏器患者的资料,其中9例患者术后发生起搏器囊袋破溃。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情况及处理过程,寻找引起起搏器囊袋破溃的常见原因及合理处理方法。结果:9例患者均为亚急性或慢性囊袋破溃,其中6例患者囊袋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大部分为表皮葡萄球菌。经在将起搏器移至对侧及抗感染治疗后破溃囊袋良好愈合。结论:永久起搏器术后囊袋破溃患者的常见原因是囊袋感染。合理的处理方法是抗感染及将原起搏器及电极取出,并植入对侧相应部位。
蒋萍韩宏伟李振苏唏
关键词:心脏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起源于左心室游离壁的频发室性早搏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报道1组起源于左心室游离壁的无器质心脏病基础的频发室性早搏(室早)射频消融结果。方法共11例特发性室早患者,男性7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7.2±14.4)岁。均接受常规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所有病例室早体表心电图均呈右束支阻滞图型。消融术中采用激动标测和起搏标测相结合的方法。结果11例室早均消融成功(2例复发经再消融成功),所有室早被证实均起源于左心室游离壁,6例起源于前外侧游离壁中、高段,4例起源于后下侧游离壁中段,1例起源于游离壁低段近心尖部。术中成功消融部位局部V波较体表心电图QRS波起点提前24~41(27±9)ms。其中9例成功消融部位起搏心电图与室早图形基本相同。结论起源于左心室游离壁的室早是特发性室早的一个亚组,射频消融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张劲林苏晞韩宏伟李振唐成蒋萍程光辉邓成刚张勇华
关键词:室性早搏射频导管消融
误穿左锁骨下动脉与左上腔静脉影像学鉴别及处理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分析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时误入左锁骨下动脉与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的影像学鉴别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7451例射频消融术及1525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中的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患者资料,分析穿刺时导丝走行异常的影像学特点及处理方法。结果78例误穿左锁骨下动脉,77例明确判断,1例误判;23例为PLSVC。误穿左锁骨下动脉被误判为PLSVC而置入鞘管的1例患者,24 h后锁骨上窝按压联合球囊封堵,成功闭合动脉破口。结论进入左锁骨下动脉的导丝易顺畅通过心脏到达膈肌以下;而进入PLSVC的导丝常受阻于右心房下部。误穿左锁骨下动脉时可拔出导丝按压,如误判置鞘则需谨慎,PTCA球囊封堵与锁骨上窝按压止血并用,可安全拔除左锁骨下动脉鞘管。
韩宏伟苏晞李振张劲林蒋萍唐成李继文程光辉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5
2012年
目的评价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病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患者术后按照设计的8天循序渐进的方案进行功能锻炼,出院后按上述方案序贯锻炼。而对照组患者术后按常规宣教。手术后1,2,3个月进行随访,观察起搏器术后患者有无术侧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结果总共入选117例起搏器术后患者,其中康复组62例,对照组55例。康复组术后1个月随访时有6例出现肩部疼痛,其中2例出现肩关节活动障碍;术后3个月时只有1例术侧肩部轻微疼痛。对照组在术后1个月随访时有16例出现肩部疼痛,其中5例伴有肩关节活动障碍;术后3个月时还有3例肩部轻微疼痛。两组患者随访期内均未发生电极脱位、伤口延迟愈合、囊袋迟发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起搏器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可降低术后发生肩部疼痛及活动障碍的发生率,且不会增加电极脱位等并发症的风险。
李继文邵丹蒋萍李振韩宏伟苏晞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起搏器植入术早期功能锻炼肩痛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新近发生的显著心动过缓病因及处理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新近发生的显著心动过缓的病因及处理对策。方法连续1287例接受导管消融的房颤患者中共21例(阵发性房颤13例,持续性房颤8例)在术后新出现显著的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时间〉5s或平均心率〈50次/min)。结果13例阵发性房颤术后均频繁发作房性心律失常,并在终止时出现长窦性停搏现象,13例均接受了2次手术,平均随访(18.8±9.2)个月,12例无房性心律失常复发,也没有窦性停搏或心动过缓的表现和症状。1例仍有房性心律失常复发植入永久起搏器治疗。8例持续性房颤首次消融术后均出现严重窦性心动过缓(7/8)或房性心律失常终止时的窦性停搏(5/8),观察1~2周无改善后均植入永久起搏器治疗。结论阵发性房颤消融术后出现长窦性停搏多数和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相关,通过再次消融成功治愈的把握较大,而持续性房颤消融术后出现的严重心动过缓病因复杂,永久起搏器植入可能是首选。
张劲林唐成张勇华韩宏伟李振李继文蒋萍程光辉邓成刚苏晞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心动过缓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临床应用
2004年
目的 观察 5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植入术及临床随访情况。方法  5例因反复发作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颤动 (VT/ VF)均顺利植入 ICD(其中双腔 ICD2例 ) ,随访 6~ 2 4个月 ,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 ICD工作情况。结果  5例患者无 1例死亡。随访期间共出现 VT/ VF事件 30 4次 ,ICD识别并治疗的 VT/ VF事件 71次 ,VT 6 5次 ,占 91.5 % ,VF 6次 ,占 8.5 % ,抗心动过速起搏 (ATP)终止 5 5次 ,占77.5 % ,心律转复 (CV)终止 16次 ,占 2 2 .5 % ,VF经除颤 (DF)全部一次成功。结论  ICD的治疗效果肯定 ,需加强随访 ,及时修改参数 ,同时应加强药物的辅助治疗 ,如 β-受体阻断剂 ,胺碘酮等 ,积极改善心功能。
李振苏唏韩宏伟蒋萍陈运清王三娣
关键词: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