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虹珏

作品数:16 被引量:60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4篇农业科学
  • 4篇历史地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8篇城镇化
  • 3篇市民
  • 3篇市民化
  • 3篇农民
  • 3篇明清
  • 3篇明清时期
  • 2篇中国城
  • 2篇中国城镇化
  • 2篇人口
  • 2篇市镇
  • 2篇农民市民
  • 2篇农民市民化
  • 1篇动情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休闲
  • 1篇休闲果园
  • 1篇人口城镇化
  • 1篇社会
  • 1篇社会互动
  • 1篇丝织

机构

  • 16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淡江大学
  • 1篇南京工业职业...

作者

  • 16篇范虹珏
  • 5篇刘祖云
  • 2篇盛邦跃
  • 1篇殷志华
  • 1篇胡浩
  • 1篇沈费伟
  • 1篇曾博涵

传媒

  • 3篇中国农史
  • 2篇社会科学家
  • 1篇台湾农业探索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学海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 1篇中国果树
  • 1篇中共四川省委...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河北职业技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特色发展研究:从特色产业到特色小镇——基于内生发展理论的视角被引量:3
2018年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繁荣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笔者认为江南专业市镇非常具有内生发展的典型性,该地区市镇能持续发展最大的驱动力来自其特色支柱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江南市镇特色产业的发展研究,试图从内生发展的角度分析其发展的驱动力,以期对当代特色产业小镇格局的形成与建设,提出更科学、更合理的路径创建。
范虹珏胡浩
关键词:明清时期市镇内生发展
差别化落户政策对我国城镇化的影响与对策——从人口市民化的角度分析
2014年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飞速发展阶段,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短期内迅速涌入城市。为了实现平稳有序地推动流动人口落户城镇,政府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本文拟从人口市民化的角度,探究"城镇化"与"市民化"的逻辑关联,针对该政策对我国城镇化的影响进行探讨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市民化速度和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努力方向。
范虹珏
关键词:城镇化市民化
太湖地区的蚕业生产技术发展研究(1368-1937)
蚕桑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最重要的副业生产,在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男耕女织”的封建自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即使到了近代,蚕桑生产对于太湖地区的经济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不仅如此,中国的丝绸还是中国劳动人民对世界的巨...
范虹珏
关键词:蚕桑业丝织生产明清时期
城乡关系转型背景下“农民市民化”之困境与走向被引量:1
2014年
城乡关系不仅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而且也是中国社会变迁的重点聚焦。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国向工业国过渡,传统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逐步向新型的城乡一体化体制发展的阶段。在城乡关系转型的重要时期,人口城镇化是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化的重要动力之一。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民市民化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涉及到社会保障体制、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等各个环节,对我国政府的执政能力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在人口城镇化迅速发展和城乡关系急速转型的背景下,当前十分紧迫的是要解决三个问题:"新市民"的"同城待遇"、"新市民"的"身心归属"和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
范虹珏
关键词:城乡关系农民市民化人口城镇化农民城镇化
江苏省休闲果园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被引量:3
2021年
果旅融合作为果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对推动当地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江苏省果园面积趋于稳定,在此基础上利用果园发展休闲农业日趋成熟,并涌现出较多的典型案例及做法经验,但也存在整体发展参差不齐,尤其是规划建设、技术支撑、经营模式、品牌发展等方面较弱的问题。基于此,提出对策并展望数字化、现代化前景,以期为江苏省或相似地区果旅融合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鹿磊殷志华范虹珏
关键词:果业休闲果园
中国城镇化空间发展态势研究——基于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视角被引量:26
2014年
中国目前正处于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变的快速发展阶段,但城镇化发展方式还不够完善。单以非农人口比重这一标准衡量城镇化水平并不能全面反映城镇化的内涵,城镇化应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人口—土地—经济"三维一体的过程。从"人口—土地—经济"三方面相协调的视角对中国城镇化空间发展态势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人口城镇化发展明显滞后于土地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刚性需求、土地征用的非市场化体制、二元户籍制度及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是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发展失调的主要原因。
范虹珏刘祖云
关键词:城镇化
女性主义科学观的演变被引量:1
2008年
女性主义作为一个学术思潮介入科学领域,并以其独特的性别视角对科学作了全面反思。文章介绍了各个女性主义流派的科学观的演变过程、原因以及对此的看法。
范虹珏
关键词:女性主义科学观
中国城镇化:基于社会互动的理论考察被引量:1
2014年
观察中国城镇化的展开可以选择"社会互动"的理论视角。中国城镇化互动展开的社会情境有知识情境、历史情境与政治情境三个方面,它们影响甚至左右着中国城镇化的社会互动行为。中国城镇化的社会互动过程有三个关键环节,即政治宣示、社会响应与知识联盟的形成。城镇化问题上的学术互动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还有不同观点的争论与分歧,其中,学术会议作为一种互动仪式是必要的。
刘祖云范虹珏
关键词:城镇化互动情境社会互动
近代太湖地区的蚕业教育与蚕种改良(1897—1937)被引量:2
2012年
清中叶之后,由于闭关锁国政策和墨守成规的思想影响,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的蚕桑业逐渐开始衰落,有志之士认识到蚕业生产技术改进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在实业救国的背景下,清末太湖地区掀起了如火如荼的蚕种改良和兴办蚕桑学校的浪潮。这些蚕桑学校不但是蚕业生产技术改革的承担者,还在改良蚕种的制造和推广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得近代太湖地区的蚕种改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范虹珏盛邦跃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的市镇发展与劳动力转移——城镇化的视角被引量:3
2015年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的市镇繁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早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笔者认为当时该地区市镇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以及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职业分化和向市镇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城镇化的表现形态。通过对这方面内容的梳理,力图从城镇化的角度来把握其内在本质,以审视当代城镇化的现状。
范虹珏刘祖云曾博涵
关键词:明清时期市镇劳动力转移城镇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