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浩

作品数:154 被引量:2,127H指数:27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8篇经济管理
  • 21篇农业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历史地理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社会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2篇农户
  • 32篇农业
  • 16篇生猪
  • 14篇养殖
  • 14篇实证
  • 10篇污染
  • 9篇畜牧
  • 9篇农产
  • 9篇农产品
  • 9篇农村
  • 8篇畜牧业
  • 8篇影响因素
  • 8篇农业生产
  • 8篇牧业
  • 7篇养殖户
  • 7篇意愿
  • 7篇实证分析
  • 6篇生猪养殖
  • 6篇土地细碎化
  • 6篇猪养殖

机构

  • 152篇南京农业大学
  • 9篇江西财经大学
  • 7篇南京林业大学
  • 4篇皖西学院
  • 3篇江苏省农业科...
  • 3篇江苏远山生物...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淮阴师范学院
  • 2篇金陵科技学院
  • 2篇河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法国诗华动物...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宁波工程学院
  • 1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江苏省行政学...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作者

  • 152篇胡浩
  • 13篇张晖
  • 12篇虞祎
  • 8篇张锋
  • 7篇卢华
  • 7篇郭利京
  • 6篇戈阳
  • 5篇胡中应
  • 5篇闵继胜
  • 5篇陈苏
  • 4篇杨泳冰
  • 4篇耿献辉
  • 4篇王图展
  • 3篇戴炜
  • 3篇郑微微
  • 3篇付江涛
  • 2篇林礼耀
  • 2篇田倩倩
  • 2篇刘莹
  • 2篇周应恒

传媒

  • 9篇农业技术经济
  • 9篇南京农业大学...
  • 8篇中国人口·资...
  • 6篇江苏农业科学
  • 6篇湖南农业大学...
  • 5篇农业经济问题
  • 5篇中国家禽
  • 4篇中国农村经济
  • 4篇中国畜牧杂志
  • 3篇价格理论与实...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江海学刊
  • 3篇中国农史
  • 3篇经济问题探索
  • 3篇农村经济
  • 2篇消费经济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财贸研究
  • 2篇畜牧与兽医
  • 2篇统计与决策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2
  • 10篇2021
  • 8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8
  • 11篇2017
  • 13篇2016
  • 11篇2015
  • 13篇2014
  • 9篇2013
  • 10篇2012
  • 12篇2011
  • 5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8篇2005
  • 2篇2004
1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土壤的还原状况对铁镉形态转化和水稻吸收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采用土壤-蛭石联合培养,以填充蛭石的网袋模拟根际,置于红壤、水稻土、盐土中后淹水栽培水稻13 d。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栽培期间,红壤、水稻土、盐土pH变化范围分别为6.05~6.78、6.47~7.33、6.42~7.44;有机质处理下,除红壤根际pH明显升高外,其余土壤根际和非根际pH均有所下降。各土壤对照根际Eh保持在233~385 mV;有机质处理使根际Eh下降,同时也导致除盐土外的非根际Eh上升。土壤还原溶解Fe与蛭石吸附Fe的90%以上均来自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铁(Oxide-Fe)组分,与溶液Eh、pe+pH均有显著相关性,表明两表面同为Fe的氧化还原反应,但方向相反。水稻根表Fe膜的形成与根际氧化还原状况有关,在对照根际(高Eh)环境下,根表Fe含量随pH升高而降低,在有机质处理根际(低Eh)环境下则随pH升高而升高;在红壤中,根表Fe膜阻碍Fe的吸收,在水稻土和盐土中,根表Fe膜促进Fe吸收。根表Cd含量与根内Cd、地上部Cd有显著正相关;在红壤中,根表Fe膜阻碍了水稻Cd的吸附和吸收;水稻土和盐土中,根表Fe膜促进了水稻Cd的吸附和吸收。
陈雪刘丹青王淑杨亚洲李玉姣胡浩张春华葛滢
关键词:水稻
CSA模式中消费者续约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基于常州市的实际调查数据,对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中消费者续约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影响CSA模式中消费者是否续约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离开城镇、CSA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种;实证分析表明家庭月收入、教育水平、蔬菜品种、安全性和口感是影响CSA消费者是否续约的显著因素,而年龄、保护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
申靖华胡浩
中国化肥投入的污染效应及其区域差异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分别从农业化肥投入总量、强度、结构及其粮食增产效应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化肥投入现状和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清单分析方法,定量测算中国化肥投入面源污染数量。研究发现,中国化肥投入强度已远超发达国家设置的225 kg/hm2的施肥上限,并呈现出从东到西递减的特点;化肥投入结构仍不合理,利用效率偏低,养分流失现象严重;化肥投入的粮食增产效应已变得不显著,单纯靠增加化肥投入以增加粮食产量的做法已逐渐行不通。同时,过量和不合理施用化肥造成了较为严重的面源污染,化肥投入面源污染呈现出典型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密切。
张锋胡浩
关键词:农业化肥投入面源污染
中国生猪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内涵特征与路径选择被引量:8
2022年
中国生猪生产方式转变的历史进程中,生猪生产与猪肉消费产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造成了农牧关系渐行渐远、市场价格波动加剧、地方种质资源流失、优质猪肉供给不足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导致生猪养殖业总体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中国生猪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应该具备多元的内涵特征,一是产出高效的养殖技术与生产组织,二是环境友好的种养结合与适度规模,三是满足消费需求的优质安全多样化的产品结构,四是产销对接的生产布局与供应链系统。为实现中国生猪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本文提出的基本策略和路径选择是,优化组织形式、提高生产效率,回归适度规模、种养结合、低碳养殖,促进产业政策的长效性、稳定性和精准性,建立产销平衡的养殖布局,推进地方种质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胡浩江光辉戈阳
关键词:生猪养殖业环境友好
交易费用、社会资本与生猪销售渠道选择——基于江苏省养殖户的调查被引量:2
2020年
生猪产业涉及生猪的饲养、流通、加工、销售等环节,销售作为生猪产业链的基本环节之一,在生猪产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江苏省245户养殖户的调查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分别从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执行成本、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声望及社会参与等7个方面,对生猪流通中交易费用与社会资本对养殖户生猪销售渠道选择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成本、执行成本与谈判成本对养殖户生猪销售渠道选择的影响比较显著,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社会参与的影响也很明显;此外,养殖户的年龄、文化程度也会影响生猪销售渠道的选择。
陈露胡浩戈阳江光辉
关键词:交易费用社会资本有序PROBIT模型生猪销售
中国生猪养殖规模结构变动是产业政策造成的吗?——基于马尔可夫链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1
2021年
本文利用200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马尔可夫链方法,分析生猪产业政策对养殖规模转移概率的影响,进而揭示生猪产业政策对生猪养殖规模结构变动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生猪产业政策显著促进了养殖场规模转移,从而加速了生猪养殖规模结构变化过程,但不同规模养殖场对政策的敏感性存在差异。生猪养殖补贴强度提高显著降低了100头以下规模生猪养殖场维持原有规模的概率,但显著提高了散养户的退出概率和小规模养殖场向中规模养殖场扩张的概率。环境规制强度提高显著降低了规模养殖场的扩张概率,但显著提高了散养户维持原有规模的概率,并显著降低了其退出概率。环境规制强度对大规模养殖场规模转移概率的影响不显著。此外,小规模养殖场具有规模扩张的动机,对生猪养殖补贴和环境规制强度都十分敏感。
黄炳凯耿献辉胡浩
关键词:马尔可夫链产业政策
环境规制对中国生猪生产布局的影响分析被引量:57
2011年
本文基于2001~2008年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改进的HOV模型,对环境规制是否已经影响到中国生猪生产布局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猪生产正在发生从环境规制严格地区向环境规制宽松地区转移的现象,从而验证了生猪生产布局中存在"污染天堂效应";本文另一表征环境规制的变量"人均收入水平"对生猪生产布局的影响方向与预期相反,应该看作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带来的畜产品市场规模扩大所产生的效应。
虞祎张晖胡浩
关键词:环境规制生猪生产
中国蜂胶酚类成分及胶源植物的研究
蜂胶(propolis)是蜜蜂(Apis mellifera)从植物嫩芽和枝干的表面或伤口处采集的树脂,再混合蜂蜡、花粉及自身分泌物质等物质,最终形成地一种具有树脂芬香味的粘性物质。蜂胶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抗肿瘤、抗糖...
胡浩
关键词:蜂胶酚类成分生物活性
民国中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估算及区域差异研究——基于卜凯的中国农家调查数据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借助留存于南京农业大学的卜凯农家调查资料,对民国中期我国水稻和小麦地带六大农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进行了估算,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劳动力剩余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水稻地带及小麦地带的农业劳动力剩余率分别为69%与79%,两区域存在较大差异。除了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人多地少等因素外,小麦地带的单位作物需工量小、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低、作物复种指数低、灌溉面积少、役畜饲养量较多是形成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
胡浩郑微微
关键词: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
农户兼业化过程中的“兼业效应”、“收入效应”被引量:21
2005年
对1995~1999年农户结构变化的考察、对第一次农业普查各地区农户结构的χ2 检验以及对农户的微观分析表明,我国的农户结构演变很可能走出一条农户兼业化的道路。简单的相关分析表明,兼业能够给农户带来比单纯务农更高的家庭收入,农户兼业化程度与农民收入存在正相关关系。然而,利用第一次农业普查分省数据估计的联立方程结果表明,农户兼业化对农户的农业投资而言兼有“兼业效应”与“收入效应”,而且前者之弊大于后者之利。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规避“兼业效应”主要是要解决农户兼业带来的土地流转滞缓问题。
王图展周应恒胡浩
关键词:农户兼业化农业普查X^2检验正相关关系联立方程务农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