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洪禹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动脉分叉
  • 2篇颈动脉
  • 2篇颈动脉分叉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有限内固定
  • 1篇愈合
  • 1篇造影
  • 1篇智能终端
  • 1篇软斑
  • 1篇软斑块
  • 1篇数据生成
  • 1篇终端
  • 1篇粥样硬化狭窄
  • 1篇肱骨
  • 1篇肱骨干
  • 1篇髂骨
  • 1篇外固定
  • 1篇外固定架

机构

  • 4篇大连大学附属...

作者

  • 4篇范洪禹
  • 2篇于晓艳
  • 2篇张清
  • 1篇于晶
  • 1篇崔大平
  • 1篇苏云
  • 1篇孙强
  • 1篇伍建林
  • 1篇刘芳
  • 1篇赵德伟
  • 1篇付姣慧
  • 1篇宋冬冬
  • 1篇王亮
  • 1篇韩芳

传媒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颈内动脉分叉处MRA数据的流体力学分析初步研究
2012年
目的:旨在通过对3D-TOF及CE-MRA扫描取得的数据进行流体力学分析,观察管壁剪切力分布对于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颈动脉分叉处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MRA图像,进行流体力学分析,得出管壁剪切力分布情况。结果:10例患者颈总动脉分叉处多发斑块,与管壁剪切力分布图像耦合后发现斑块多发生于剪切力较低的区域。结论:MRA图像结合流体力学分析综合分析有利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预测及预后。
张清于晓艳范洪禹付姣慧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MRA
髂骨板有限内固定并骨膜瓣移植联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髂骨板有限内固定并骨膜瓣移植联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7-2018-03采用髂骨板有限内固定并骨膜瓣移植联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的17例肱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结果 1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8~24)个月。无医源性神经损伤、感染、螺钉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4(3~10)个月。末次随访时X线片显示内固定螺钉及外固定针无明显松动及断裂,骨折线消失,并有大量骨痂生长,髂骨板植骨与肱骨干已形成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无肩、肘关节明显疼痛、活动受限,根据X线片影像及肩、肘关节功能综合评定疗效:优5例,良10例,可1例,差1例。结论采用髂骨板有限内固定并骨膜瓣移植联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有效地保护了血运并提供足够的力学支撑,满足了骨折愈合所需条件,遵循了生物学固定原则。
肖驰苏云崔大平范洪禹孙强赵德伟
关键词:骨折不愈合骨膜瓣移植有限内固定外固定架
基于CT动脉造影计算颈动脉分叉粥样硬化狭窄处流体力学的初步研究
2012年
目的通过CT动脉造影(CTA)采集的数据进行颈动脉分叉粥样硬化狭窄处的流体力学分析,预测斑块脱落的风险。方法选取10例颈动脉分叉处粥样硬化伴管腔狭窄的患者,采集CTA数据,进行流体力学分析,着重观察管壁剪切力分布与斑块的关系。结果 10例患者颈动脉分叉处存在湍流区域,不同方位管壁剪切力分布不均,部分软斑块去剪切力较低,为斑块脱落高危病灶。结论通过对于颈动脉分叉狭窄处的流体力学分析有利于预测斑块脱落风险。
张清范洪禹于晓艳刘芳
关键词:CT动脉造影流体力学管腔狭窄软斑块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检测筛查肺结节的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检测筛查肺结节的系统,包括:监测单元、中央控制单元、统计训练单元、筛查评估单元、第一通信单元、第二通信单元、智能终端、显示单元;监测单元用于采集待测者的肺部数据;中央控制单元用于对肺部数据进行降...
伍建林韩芳于晶伍远航王亮阴祖航范洪禹宋冬冬么雨彤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