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强

作品数:168 被引量:724H指数:14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6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67篇医药卫生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2篇骨折
  • 38篇股骨
  • 31篇关节
  • 27篇疗效
  • 26篇坏死
  • 24篇手术
  • 24篇内固定
  • 20篇骨头
  • 17篇愈合
  • 17篇股骨头
  • 16篇韧带
  • 15篇血性
  • 15篇缺血性坏死
  • 15篇腱断裂
  • 15篇股骨头缺血
  • 15篇钢板
  • 12篇自体
  • 12篇骨瓣
  • 12篇骨膜
  • 11篇术后

机构

  • 148篇大连大学附属...
  • 2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4篇大连大学
  • 6篇大连市第二人...
  • 5篇遵义医学院
  • 3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延边大学
  • 2篇无锡卫生高等...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遵义医学院附...
  • 1篇扬子江药业集...
  • 1篇解放军第20...
  • 1篇滨州市中心医...
  • 1篇大连市儿童医...
  • 1篇辽宁省妇幼保...
  • 1篇沈阳市第七人...
  • 1篇榆林市第二医...

作者

  • 168篇孙强
  • 59篇赵德伟
  • 54篇苏云
  • 41篇董新利
  • 27篇王洪勋
  • 26篇郑加法
  • 22篇崔大平
  • 20篇于晓光
  • 19篇王卫明
  • 17篇王本杰
  • 17篇于海波
  • 14篇于小光
  • 13篇崔旭
  • 11篇刘吉斌
  • 10篇丁海祥
  • 8篇姜健
  • 7篇王铁男
  • 7篇廉皓屹
  • 7篇刘宇鹏
  • 6篇禹铭杨

传媒

  • 29篇中国骨与关节...
  • 12篇实用骨科杂志
  • 9篇现代医药卫生
  • 8篇临床骨科杂志
  • 7篇中华创伤杂志
  • 6篇中国骨肿瘤骨...
  • 5篇中国修复重建...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骨与关节损伤...
  • 4篇中华显微外科...
  • 4篇2009年全...
  • 4篇第二届全国创...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华手外科杂...
  • 3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中华解剖与临...

年份

  • 3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10篇2020
  • 4篇2019
  • 9篇2018
  • 9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14篇2013
  • 9篇2012
  • 7篇2011
  • 8篇2010
  • 16篇2009
  • 11篇2008
  • 8篇2007
  • 9篇2006
  • 12篇2005
  • 5篇2004
1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髂骨板有限内固定并骨膜瓣移植联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髂骨板有限内固定并骨膜瓣移植联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7-2018-03采用髂骨板有限内固定并骨膜瓣移植联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的17例肱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结果 1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8~24)个月。无医源性神经损伤、感染、螺钉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4(3~10)个月。末次随访时X线片显示内固定螺钉及外固定针无明显松动及断裂,骨折线消失,并有大量骨痂生长,髂骨板植骨与肱骨干已形成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无肩、肘关节明显疼痛、活动受限,根据X线片影像及肩、肘关节功能综合评定疗效:优5例,良10例,可1例,差1例。结论采用髂骨板有限内固定并骨膜瓣移植联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折不愈合有效地保护了血运并提供足够的力学支撑,满足了骨折愈合所需条件,遵循了生物学固定原则。
肖驰苏云崔大平范洪禹孙强赵德伟
关键词:骨折不愈合骨膜瓣移植有限内固定外固定架
浸润性周围型小肺腺癌(≤2cm)不同病理亚型预后的比较
目的:探讨2011年版国际多学科新肺腺癌分类标准下,浸润性腺癌五种主要病理亚型的临床病理学特点与预后有无差异,以及新肺腺癌分类标准是否对周围型小肺腺癌预后的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
孙强
关键词:病理亚型预后因素
改良微创技术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介绍改良微创技术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月应用改良微创技术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35例。于跟腱断端顶部皮肤做长约1.0~1.5 cm正中纵行切口,U形钳抓取并牵出跟腱近断端,跖屈踝关节,利用空心手柄抓取并牵出跟腱远断端;利用改良Bunnell法缝合修复跟腱断端。修复撕裂的腱周组织,缝合切口。[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3.14±3.51) min,切口长度(2.33±0.44) cm,切口均I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52±1.41)个月。末次随访,踝背伸活动度、跖屈活动度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AOFAS踝-后足评分(92.62±2.73)分,Amer-Lindholm标准评估,足踝功能优29例,良6例,优良率100%。[结论]应用改良微创技术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具有切口小、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治疗费用低的优点。
董新利孙强刘晗苏云崔大平
关键词:跟腱断裂微创手术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联合VSD技术治疗伴有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重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及皮瓣移植术(或植皮术)治疗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重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重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采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进行复位后固定,创面使用VSD技术覆盖,复位术后10d行Ⅱ期清创缝合、皮瓣移植术(或植皮术)修复创面。结果患者术后随访10个月~3年后,所有创面Ⅱ期手术后均完全愈合,32例患者Ⅰ期骨折愈合,2例延迟愈合,1例不愈合,行髂骨植骨术后9个月愈合,所有患者均未感染。结论VSD技术可以促使创面充分引流,持续负压吸引可以刺激毛细血管增生,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重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时,固定安全牢固,手术时操作简单易行,骨膜血运破坏较小,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术后患者的功能锻炼。
王洪勋孙强
关键词:有限内固定外固定架皮肤缺损
自体髌骨膜-髌韧带-骨瓣重建踝外侧韧带的应用解剖
目的:为自体髌骨膜-髌韧带-骨瓣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6侧经防腐固定的成人下肢标本及6侧新鲜标本上观测踝关节外侧韧带起止点及走行径路、髌韧带的解剖形态与起止点,在新鲜标本上摹拟重建手术。结果:髌韧带位...
孙强周捍东郑加法
关键词:外侧韧带移植供体
记忆合金环抱器联合人工骨植入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假体周围骨折被引量:3
2018年
2010年1月~2016年2月,我们采用记忆合会环抱器内固定治疗8例老年脓骨近端假体周围骨折患者,临床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孙强王洪勋董新利丁海祥谷元杰姜健
关键词:记忆合金环抱器人工骨肱骨头置换假体周围骨折
三种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疗效对比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采用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PFLP)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5-01-01-2018-01-01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采用多种内固定方式手术治疗的152例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选择其中采用DHS治疗的41例患者为DHS组,PFLP治疗的54例患者为PFLP组,PFNA治疗的57例患者为PFNA组。通过随访观察其愈合情况,并对髋关节术后功能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3.8±4.2)个月。在手术切口长度(F=49.718,P<0.001)、手术用时(F=2545.283,P<0.001)、术中出血量(F=8086.141,P<0.001)、负重开始时间(F=2020.064,P<0.001)及骨折愈合时间(F=66.979,P<0.001)方面,PFNA组均优于DHS组和PF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患髋Harris评分优良率,PFNA组为87.7%,PFLP组为87.0%,DHS组为56.1%,PFNA组和PFLP组高于DHS组,χ^(2)=17.097,P=0.009。结论对于病情复杂、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的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建议优先选用PFNA系统,小切口基础上备选PFLP系统;对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症或存在PFNA禁忌证的老年骨折患者,建议选用PFLP系统。
孙强董新利刘晗苏云鲁圣助崔大平禹铭扬
关键词: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老年患者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混合唑来膦酸对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混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中的释放效果,并观察缓释液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效果。方法制作骨水泥混合唑来膦酸的试件,提取骨水泥试件的缓释液,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药物释放,用MTT分析法观察缓释液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唑来膦酸均在前24 h释放剂量最大,之后释放量明显递减,2周后释放处于极其微量状态。MTT实验显示,唑来膦酸缓释液对乳腺癌细胞抑制效果明显,抑制率和唑来膦酸浓度总体呈正相关。结论唑来膦酸可从PMMA骨水泥中有效释放,其缓释液对乳腺癌细胞抑制效果明显。
孙强梁庆晨郑加法王洪勋
关键词:唑来膦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乳腺癌细胞
截肢术后出现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
2018年
患者,男,44岁,2017年4月12日不慎被机器绞伤右下肢,右下肢自膝关节处完全离断,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人院后积极补液的同时完善相关检查,于联合阻滞麻醉下急诊行右下肢完全离断伤截肢术。术后人住ICU。术后血常规:WBC7.7×10^9/L,RBC2.84×10^12/L,HGB 89g/L,PIL 75×10^9/L。
姜健姜健孙强丁海祥苏云董新利王洪勋赵家立
关键词:截肢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温抗体
带孔金属骨针钛缆张力带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内踝骨折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比较带孔金属骨针钛缆张力带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内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63例内外踝骨折患者外踝骨折统一行钛板及螺钉内固定;内踝骨折按治疗方法分成两组:A组(32例)行带孔金属骨针钛缆张力带固定,B组(31例)行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观察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内踝术区舒适度,按照AOFAS踝-后足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63例均获得12个月随访。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A组优28例,良2例,中2例,优良率93.8%;B组优25例,良4例,中2例,优良率93.5%;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区舒适度:A组无疼痛病例,异物感2例,无不适30例,舒适度为93.8%;B组疼痛4例,异物感5例,无不适22例,舒适度为71.0%;A组术区舒适度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比较,带孔金属骨针钛缆张力带治疗内踝骨折术区软组织激惹小,患者术区舒适度更好。
赵家立孙强苏云董新利姜健丁海祥
关键词:踝骨折钛缆张力带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