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德辰

作品数:72 被引量:533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4篇天文地球
  • 6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18篇地震
  • 13篇古地震
  • 10篇地质
  • 9篇沉积物
  • 8篇龙门山
  • 6篇盆地
  • 6篇层序
  • 5篇地貌
  • 5篇地质学
  • 5篇火山
  • 5篇大陆科学钻探
  • 4篇叠层石
  • 4篇中国大陆科学...
  • 4篇三叠
  • 4篇三叠世
  • 4篇前陆
  • 4篇前陆盆地
  • 4篇青藏高原
  • 4篇晚三叠世
  • 4篇陆盆

机构

  • 64篇中国地质科学...
  • 9篇中国地质大学...
  • 8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四川省地震局
  • 3篇中国建筑材料...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山西省地质调...
  • 1篇东华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71篇苏德辰
  • 16篇孙爱萍
  • 8篇李海兵
  • 8篇乔秀夫
  • 7篇颜照坤
  • 7篇梅冥相
  • 7篇李勇
  • 5篇闫亮
  • 4篇杨经绥
  • 3篇赵国华
  • 3篇董顺利
  • 3篇郭宪璞
  • 3篇周荣军
  • 2篇云锟
  • 2篇陈荣坤
  • 2篇和政军
  • 2篇张晓西
  • 2篇葛铭
  • 2篇刘树根
  • 2篇吕洪波

传媒

  • 14篇知识就是力量
  • 7篇地质学报
  • 6篇地球
  • 6篇地质论评
  • 5篇中国地质
  • 5篇岩石学报
  • 4篇古地理学报
  • 2篇建材地质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沉积学报
  • 1篇中国矿业
  • 1篇中国非金属矿...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学前缘
  • 1篇桂林冶金地质...
  • 1篇国土资源科普...

年份

  • 3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7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科学钻探——深化岩石学研究的金钥匙被引量:7
2013年
岩石学的研究对象是岩石,但离开具体的岩石标本是无法进行岩石学研究的,而要开展深入的岩石学研究,仅仅依靠从地表获取的岩石样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获得来自地球深处的岩石标本,这就只能依靠钻探工程了。科学钻探可以为岩石学研究提供来自地球深部的岩石样品,而开展对这些来自地球深处、携带大量信息的连续岩心进行系统研究,必然会促进岩石学的发展。而岩石学研究成果又能够为钻探施工提供设计依据,同时,深入的岩石学研究对钻探工程提出的要求还能够促进钻探技术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只有充分重视钻探工程才是真正重视地学研究、重视岩石学研究。
张晓西杨经绥张惠胡郁乐苏德辰
关键词:岩石学岩石可钻性
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其在地勘行业中的应用被引量:2
1996年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信息产业中一个相对独立并且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解决资源、环境、人口、减灾防灾等等重大问题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GIS的概念、功能及其在地勘行业中的应用。
苏德辰
关键词:GIS地勘行业矿产资源勘探
跟着地质学家走读西山(一) 揭秘雪球事件与生命大爆发
2020年
如果你是一个地质迷,你一定会知道"北京西山"。北京境内的西部山区统称北京西山,是太行山的余脉。北京西山是中国现代地质学的诞生地,被誉为中国的地学摇篮。2020年恰逢中国地质事业的开篇之作——《北京西山地质志》正式出版100周年。《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编辑部联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自然资源部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苏德辰老师为大家精心推出了地质科考研学课程——跟着地质学家探秘地球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让我们跟随苏老师的脚步,沿着109国道和108国道,一起走读西山,探索地球奥秘。
苏德辰
关键词:千里之行地质事业
土林揭秘
2023年
20世纪60年代,为了研究元谋盆地的冰川和新构造活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的钱方多次到云南元谋盆地进行野外地质调查,他在元谋盆地的上新统一更新统地层分布区,发现多片被流水冲刷后形成的土柱,这些土柱“高低参差、密密层层,层见叠出,远看如一片森林”1977年,钱方将这种地貌形态命名为“土林”并写进了他公开发表的篇科研论文中。从此,“土林”才作为一种独立的地貌类型,逐渐被地学界所接受。
苏德辰苏德辰
关键词:元谋盆地新构造活动地貌形态地貌类型更新统地质力学
Fischer图解及其在旋回层序研究中的应用──以北京西山张夏组为例被引量:40
1995年
Fischer图解(又称为容纳空间图解)为人们研究沉积旋回在空间上的叠置规律、相对海平面变化、层序级次的划分以及地层层序对比等提供了一种客观实用的方法。本文较详细地讨论了该图解的绘制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运用该图解,将北京西山下苇甸剖面张夏组划分为1个大的三级旋回层序和4个四级旋回层序,根据图解反映的相对海平面变化讨论了旋回层序与构造运动间的关系,提出华北板块晚寒武世之前的"翘翘板运动"应始于中寒武世张夏期之早期到中期。
苏德辰李庆谋罗光文梅冥相
关键词:旋回层序张夏组地层寒武纪
高山仰止三江源--记三江源国家公园
2022年
2021年10月12日我国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正式设立三江源等5个国家公园,标志着我国全面开启了国家公园建设的新篇章。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中。三江之源源远流长“天上流下来一条河,是黄河母亲河,天上流下来两条江,是长江、澜沧江,天上玉龙飞舞是连绵的雪山,这源远流长的三江源哟,是我美丽家园……”一首由藏族作家昂旺文章创作的《守望三江源》歌曲。
苏德辰陈锐(文/图)丁弘(文/图)卓鹏(文/图)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公约》母亲河
中国非金属矿产资源形势分析被引量:4
2003年
本文从非金属矿产资源量的增长趋势、储量构成、工业布局、人均资源量等方面概括了我国非金属矿产资源相对不足的严峻形势,分析了我国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发展前景。
苏德辰龙跃王维
关键词:非金属矿矿产资源资源形势储量勘探
跟着地质学家走读西山(三) 探寻15亿年前北京西山古地震
2020年
上期我们讲了北京西山太子墓村和庄户洼村附近的叠层石,这期我们接着讲与庄户洼村叠层石共生在一起的古地震记录。地震是地球内部结构失衡、应力突然释放并产生巨大能量的灾变事件。现代地震及其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和海啸等通常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因此,研究地震的发生机制和规律、进行有效的地震预测或防范,以减少地震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一直是全人类的伟大梦想和努力方向。
苏德辰
关键词:地球内部结构叠层石灾变事件古地震
甘肃张掖地区白垩系风成砂岩沉积序列:祁连山白垩纪隆升的沉积学响应被引量:9
2014年
白垩纪祁连山隆升过程及其沉积学响应的研究,对认识青藏高原的形成及其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受控于祁连山隆升过程的甘肃张掖地区下白垩统,包括赤金堡组、下沟组和中沟组,其基本特征是:(1)分布局限而且厚度上千米的赤金堡组,主要由旋回性发育的"冲积扇(或洪积扇)—辫状河—滨湖相风成沙丘"序列所组成,形成一种反映了"雨影效应"的粗碎屑岩序列;(2)下沟组总体为一套红层沉积,在盆地边缘发育更多的风成沙丘,可能代表了与祁连山更加快速隆升相对应的更加强烈的"雨影效应"时期的产物;(3)中沟组,从冲积体系演变为一个分布广泛的湖泊沉积体系,总体上属于潮湿气候背景下未受到"雨影效应"影响的产物,与祁连山均衡抬升存在成因联系;(4)研究区上白垩统总体缺失,可能与祁连山的卸载过程产生的山前地壳均衡反弹存在关联。因此,从赤金堡组到下沟组的风成砂岩序列、特殊的沉积相构成及其演化序列,不但成为窥视早白垩世祁连山隆升过程的物质记录,而且为早白垩世东亚大气环流格局的重建提供了另外一个重要的物质记录。
梅冥相苏德辰
关键词:白垩纪
中国不同气候带盐风化作用的地貌特征被引量:21
2017年
盐风化作用是地球表面普遍存在的一种物理风化作用,由于盐类的周期性结晶作用而造成地表岩石和建筑材料的破坏,形成诸如风化穴或蜂窝石构造等地貌景观。盐风化作用也是差异风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然而,到目前为止盐风化作用在中国地学界仍然被严重忽视,以至于盐风化作用造成的地貌景观常常被地学研究者和科普人士误读为海浪冲蚀、流水侵蚀、风蚀作用等。经过近十年的野外观察与探讨,笔者等对盐风化的形成机理和表现形式有了深入的理解。本文以中国境内东部海岸带、华北半干旱区、西北干旱区和东南湿热气候带基岩露头为例,系统地分析了盐风化作用的机理及其在不同气候带的表现形式。盐风化的必要条件是:适当的可溶性盐类(如Na_2SO_4、NaCl等)供应、周期性的干湿交替和温度变化。盐风化作用主要在发育可渗性孔隙的砂砾岩类和富含微裂隙的花岗岩类之露头表面表现明显,可以形成特征显著的盐风化穴。盐风化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在东部海岸带和西北干旱区表现尤为明显,常常形成蜂窝石构造和大型风化穴,与风蚀作用的痕迹明显有别;而在华北半干旱区和南方湿热气候带虽然受到降雨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常常遭受改造、叠加甚或清除,但在某些露头区仍然保留有重要的识别标志,形成大型风化穴以及小型蜂窝石构造。笔者等强调:地表各种地貌景观形成过程中都有盐风化作用的贡献,而建筑物和景观保护也必须考虑到盐风化作用的影响。建议地学同仁重视盐风化作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在相关教材中补充更新盐风化的概念,并以科普的方式通过多种媒体纠正过去的错误认识。
吕洪波苏德辰章雨旭冯雪东李春旺
关键词:砂岩片麻岩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