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烈薇
- 作品数:17 被引量:26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妊娠急性脂肪肝1例及分析
- 杨辰敏喇端端侍庆朱钟治胡烈薇
- 止凝血分子标志物在产后出血中的变化
- 2003年
- 目的 研究在产后出血中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方法 根据产后出血量分组 :出血量 5 0 0~ 80 0ml为第 1组 (2 8例 ) ;产后出血量 >80 0ml为第 2组 (11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发色底物法、免疫比浊法 ,分别检测产后出血患者及同期正常分娩对照组 (31例 )产时及产后 72h止凝血的分子标志物水平。结果 每组的产后与产时比较 ,第 1组抗凝血酶抗原 (antithrombinantigen ,AT :Ag)上升 (P <0 .0 0 5 ) ,D二聚体 (Ddimer ,D D)、纤溶酶 抗纤溶酶复合物 (plasmin antiplasmincomplex ,PAP)下降 (P均 <0 .0 5 )。产时第 1组抗凝血酶活性(antithrombinactivity ,AT :A)比对照组低 ,D D比对照组高 (P均 <0 .0 0 5 ) ;第 2组的AT :A、凝血酶 抗凝血酶复合物 (thrombin antithrombincomplex ,TAT)比对照组低 ,D D、PAP比对照组高 (P <0 .0 5 )。产后第 1组的TAT比对照组低 ,D D比对照组高 (P <0 .0 0 5 ) ;而第 2组的AT :A、TAT比对照组低 (P <0 .0 5 ,0 .0 0 5 ) ,D D比对照组高 (P <0 .0 0 5 ) ;并且产后第 2组的AT :Ag比第 1组明显低 (P <0 .0 5 )。 结论 抗凝血酶 (antithrombin ,AT)、D D。
- 汪昭葵薛梅沈育红王纬杨伶俐胡烈薇
- 关键词:产后出血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D二聚体
- 特康唑阴道栓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评价特康唑阴道栓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将2004年5月至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等4家医院就诊并确诊的139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特康唑组70例)和对照组(硝酸咪康唑组69例)。连续用药7d,分别于给药后1周和4周进行临床疗效、微生物疗效和复发率比较。结果两组VVC患者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均得到有效控制,但治疗组在给药4周后的临床症状和微生物学检查的复发率均为0,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0.17%、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7%和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见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特康唑阴道栓抗真菌谱广、复发率低、安全性好,可作为治疗VVC的一个新选择。
- 汪清郑瑞莲曹斌融狄文张惠英段涛黄冰清王玲戴晓星胡烈薇滕宗荣王敏敏
- 关键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 妊娠急性脂肪肝一例报道被引量:6
- 2006年
- 杨辰敏喇端端侍庆朱钟治胡烈薇
- 关键词:妊娠急性脂肪肝肝移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常规凝血检测指标在产后出血中的意义被引量:6
- 2002年
- 杨伶俐胡烈薇蔡晓敏王学锋璩斌王鸿利
- 关键词:产后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 中孕流产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小剂量肝素应用及预防(7例临床分析)
- 1998年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组严重出血综合征,病理产科容易引起DIC,尤其中孕流产时发病急骤措手不及,发展迅猛病死率高。本文7例以1994年第四届武汉全国血栓与止血会议所定诊断标准进行回顾性分析,就中孕流产合并DIC的诊断、处理(小剂量肝素应用)及预防等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妊娠17周到26周。年龄23、26、27岁各2例,38岁1例。初产4例。
- 王洁群胡烈薇
- 关键词: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肝素
- 肿瘤坏死因子对肿瘤细胞株的杀伤作用
- 1996年
- 肿瘤坏死因子对肿瘤细胞株的杀伤作用陆静胡烈薇华祖德朱佑明张希衡童善庆肿瘤坏死因子(TNF)是由激活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系统所产生的一种多功能蛋白分子,在机体内起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TNF最明显的活性特征是对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然而TNF不是对所...
- 陆静胡烈薇华祖德朱佑明张希衡童善庆
- 关键词:肿瘤细胞株肿瘤坏死因子杀伤作用抗肿瘤作用
- 妊娠急性脂肪肝1例及分析
- 目的:探讨妊娠急性脂肪肝的临床处理。病例资料:27岁,停经35+周,恶心呕吐伴上腹痛1 周,巩膜黄染,呕吐咖啡色样液体2天,急诊入院。体格检查:心率、血压正常,皮肤、巩膜黄染, 宫底剑突下4横指,不规则宫缩,胎膜未破, ...
- 杨辰敏喇端端侍庆朱钟治胡烈薇
- 文献传递
- 腹腔液肿瘤坏死因子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的探讨
- 1994年
- 测定1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值,10例行对照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肿瘤坏死因子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于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病变程度、痛经、不孕亦与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密切相关。
- 胡烈薇华祖德陆静张希衡
- 关键词:腹腔液肿瘤坏死因子子宫内膜异位症
- 产后出血的重新评估被引量:199
- 2002年
- 目的 准确估计产后出血量 ,了解产后出血量与生命体征、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客观测定法 (称重法、容积法、羊水压积测定法 )和主观测定法 (目测法 )测量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妇女的产后出血量 ,同时测定产前、产时和产后血压、心率、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结果 ①自然分娩组产妇平均出血量为( 3 62 2 5± 186 91)mL ,95 %可信性为 710 0 1mL。剖宫产组平均出血量为 ( 5 2 7 77± 3 0 4 15 )mL ,95 %可信性为10 3 4 4 2mL。②目测法测量自然分娩组平均产后出血量 ( 176 4 4± 5 7 71)mL ,仅为客观测量法的 4 8 71% ,剖宫产组平均产后出血量 ( 2 5 4 0 4± 115 61)mL ,仅为客观测量法的 4 8 13 %。③临产前、临产后、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产后 3 0、60和 12 0min两组产妇血压、心率、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分娩的产后出血量可以区别定义。目前临床目测法估计产后出血量较实际出血量减少 5 0 %。机体充足的代偿功能使产妇出血量在 10 0 0mL内生命体征稳定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无明显改变。
- 林建华林其德刘建华潘琢茹胡烈薇王磊
- 关键词:产后出血生命体征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