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窦肇华

作品数:110 被引量:232H指数:7
供职机构:吉林医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6篇医药卫生
  • 15篇文化科学
  • 5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7篇细胞
  • 16篇小鼠
  • 12篇教学
  • 11篇海马
  • 10篇衰老
  • 10篇胚胎
  • 9篇凋亡
  • 7篇胎脑提取液
  • 7篇蒺藜
  • 7篇免疫
  • 7篇老龄
  • 6篇胚胎学
  • 6篇教育
  • 5篇蛋白
  • 5篇神经系
  • 5篇神经系统
  • 5篇神经元
  • 5篇生殖
  • 5篇缺血
  • 4篇正加速度

机构

  • 58篇吉林医药学院
  • 33篇第四军医大学...
  • 19篇空军医学高等...
  • 5篇福建师范大学
  • 4篇济宁医学院
  • 2篇北华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天津市儿童医...
  • 1篇新疆畜牧科学...
  • 1篇吉林省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20...
  • 1篇吉林市中心医...

作者

  • 110篇窦肇华
  • 61篇李质馨
  • 37篇田洪艳
  • 36篇朱辛为
  • 34篇徐冶
  • 25篇潘晓燕
  • 17篇王弘珺
  • 15篇林冬静
  • 14篇鲁质博
  • 12篇刘忠平
  • 9篇蒙一纯
  • 6篇杨秋佳
  • 5篇王正朝
  • 5篇刘晓冬
  • 5篇李宏宇
  • 5篇王喜艳
  • 5篇何玲
  • 4篇刘翠
  • 4篇任旷
  • 4篇温娜

传媒

  • 22篇吉林医药学院...
  • 16篇中国老年学杂...
  • 9篇解剖学杂志
  • 6篇山西医科大学...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中国组织化学...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四川解剖学杂...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军事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11篇2011
  • 8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10篇2003
  • 10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 5篇1999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用X线对老龄大鼠不同造血器官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1994年
选用老龄Wistar大鼠9只,利用PHA体内注射刺激淋巴细胞转化的同时,加用诊断剂量的X线照射,观察大鼠脾、淋巴结、骨髓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徽核率。结果表明,老龄大鼠骨髓的造血细胞对X线最敏感,微核率为9.00±1.52‰,显著高于其他各器官(P<0.01或0.05);其次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为5.55±1.65‰;脾脏与淋巴结最低,分别为3.81±1.44‰和3.86±1.02‰。作者认为骨髓对医用X线敏感,可作为检测机体受医用X线损伤的指标之一。
张红窦肇华沈薇薇顾诤张树滑
关键词:PHA医用X线老龄微核
口服咖啡因对早期妊娠小鼠胚泡植入的影响
2010年
目的研究咖啡因对小鼠妊娠早期胚泡植入的影响。方法将孕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低、中、高剂量咖啡因组(分别给予60、120、240mg/kg剂量的咖啡因)和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口服不同剂量咖啡因的妊娠小鼠胚泡着床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雌激素和孕酮的变化,以及着床点部位子宫内膜厚度、腺体发育和糖原含量的变化。结果高剂量咖啡因组[240mg/(kg·d)]孕鼠着床率显著低于其他两个试验组和对照组(P<0.05),同时发现低剂量组[60mg/(kg·d)]和中剂量组[120mg/(kg·d)]雌激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高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孕酮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低、中浓度咖啡因处理组着床点部位子宫内膜厚度比对照组显著增加,而高浓度咖啡因处理组着床点部位子宫内膜厚度则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与对照组和低、中浓度咖啡因处理组相比,高浓度咖啡因处理组子宫内膜腺腔直径缩小,腺体数量显著减少;另外还观察到着床点部位子宫内膜糖原含量的变化与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是一致的。结论口服高剂量咖啡因可引起雌、孕激素分泌紊乱,阻滞子宫内膜的蜕膜化反应,进而影响早期妊娠小鼠的胚泡植入。
潘晓燕王喜艳王正朝李质馨窦肇华朱辛为
关键词:咖啡因胚泡胚胎植入
多媒体在组胚理论课教学中应用的利弊
2009年
林冬静李质馨朱辛为田洪艳窦肇华
关键词:理论课教学多媒体医学基础课程先天性畸形胚胎学微细结构
高分辨染色体数据分析在完善孕前优生检查中的作用
2022年
目的 了解育龄人群中染色体异常的分布,促进人口健康增长。方法 收集2015-2020年间22740例20-45岁育龄受检者外周血标本,进行550-850条带的高分辨率染色体核型分析,归纳统计结果。结果 全部受检者中,共计发现938例携带染色体异常结果,其中染色体结构异常381例,染色体数目异常557例。染色体结构异常病例进一步细分为以下四类:相互易位192例,罗氏易位59例,染色体倒位63例,其他结构异常67例。结论 在育龄人群中普及推广孕前染色体检查,对优生优育有促进性作用。
席微刘恒涛窦肇华
关键词:染色体异常孕前优生
多媒体技术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6年
随着计算技术的提高,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日益普及。简介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合理利用资源,较好地解决了在医学解剖学中,神经传导路教学的优化设计,将其文字、图像与实物标本的有机结合,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促进解剖学教学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温娜唐泽波陈禹窦肇华牛松青
关键词:解剖学多媒体教学实验课
日龄及遗传因素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受精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为充分利用有限的优质动物资源,缩短世代间隔,提高胚胎工程技术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效率。方法利用未性成熟小鼠模型和性成熟小鼠模型,分别进行PMSG/hCG超数排卵处理与体外受精;统计排卵率、受精率和囊胚发育率;观察小鼠卵巢的组织形态学变化,了解日龄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受精效果的影响,同时分析遗传因素在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受精中的作用。结果未性成熟小鼠超数排卵的可用卵母细胞数量显著多于性成熟小鼠,且其卵巢上有腔卵泡的数量也明显多于性成熟小鼠;未性成熟小鼠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率显著低于性成熟小鼠,但囊胚发育率差异不显著。通过对性成熟小鼠的可用卵母细胞数进一步分析发现,高排卵组(平均可用卵母细胞数≥40枚)小鼠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率和囊胚发育率都显著高于低排卵组(平均可用卵母细胞数<40枚);且同窝小鼠的卵巢卵泡发育情况与排卵数基本一致。结论未性成熟小鼠卵巢对超数排卵反应的敏感性强,性成熟小鼠卵巢的超数排卵敏感性与遗传因素有关,且排卵性状的高低与卵母细胞的质量密切相关。
潘晓燕王正朝李质馨田洪艳朱辛为Brimson Christopher窦肇华
关键词:卵母细胞超数排卵体外受精
回顾历史 任重道远——10届青组会有感
<正>“中国解剖学会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简称青组会)这棵破土而出的新苗,转眼间已经茁壮生长了近20年。回首往事,感慨良多。每2年一届连续召开10届的青组会,已成为中国解剖学会所属各学科中最有生命力的学术研讨会...
窦肇华
文献传递
牛磺酸对大鼠胚胎期海马发育的影响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大鼠胚胎期海马发育的影响。 方法 :大鼠自受孕开始喂以实验饲料 ,分为对照组和 0 .6 %牛磺酸组。观察新生仔鼠海马中蛋白质、DNA和 RNA的含量及海马超微结构的变化。 结果 :0 .6 %牛磺酸组新生仔鼠海马蛋白质、DNA和 RNA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电镜下见 0 .6 %牛磺酸组新生仔鼠海马神经元核仁明显 ,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核糖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 ,线粒体嵴清晰可见。 结论 :母体在妊娠期间补充牛磺酸 。
宋春梅窦肇华李永进罗卫国马洪波王长文
关键词:牛磺酸胚胎期海马发育
脑活素D对鸡胚脑神经细胞影响的图像分析被引量:1
1994年
本实验利用图像分析系统研究了脑活素D对鸡胚脑神经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1)脑活素D能明显促进鸡胚脑神经细胞的生长与发育,表现为细胞贴壁早,成活率高,细胞生长快;(2)细胞体积大,突起数量多而长;(3)各种观察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进口脑活素组,且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文天秀鲁质博窦肇华蒙一纯朱辛为
关键词:脑神经细胞鸡胚
X线对老龄大鼠造血器官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1994年
本实验选用老龄Wistar大鼠9只,利用PHA体内注射刺激淋巴细胞转化的同时,加用诊断剂量的X线照射,观察了大鼠脾、淋巴结、骨髓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率。实验结果表明,老龄大鼠骨髓的造血细胞对X线最敏感,微核率为9.00‰±1.52‰,显著高于其他各器官,P<0.01或0.05;其次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为5.55‰±1.65‰;脾脏与淋巴结最低,分别为3.81‰±1.44‰和3.86‰±1.02‰。作者认为骨髓对医用X线的敏感性,可作为检测机体受医用X线损伤的指标之一。
窦肇华张红沈薇薇顾诤
关键词:PHAX线老龄大鼠微核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