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殊顽固性低血压病3例抢救分析
- 2010年
- 秦颖谢连娜
- 关键词:急救
- 中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与冠脉病变特点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分析中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对106例中青年A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62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本组病例均为男性。临床特点:胸痛84例(79%)、以急性心肌梗死为首发表现66例(62%)、心电图异常89例(84%)、有冠心病家族史51例(48%)、有精神压力与创伤76例(72%)、合并高血压50例(48%)、体质量超重59例(56%)、糖耐量异常36例(34%)、高胆固醇血症81例(76%)、低密度胆固醇升高88例(83%)、吸烟81例(76%)、高尿酸血症82例(77%)。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占73%。95%以上患者选择PCI术。结论中青年ACS患者女性极少,精神压力与创伤为主要诱因。常伴胸痛症状,以急性心肌梗死为首发表现,多为单支病变,心电图大多异常。统计分析表明:精神压力与创伤、冠心病家族史、吸烟、糖耐量异常、肥胖、胆固醇升高为独立危险因素。
- 秦颖谢莲娜刘晓辉
- 关键词:中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
- 代谢综合征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 2011年
-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冠心病(CHD)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关系。方法选择18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其中95例合并代谢综合征组为病例组,92例非代谢综合征组为对照组。以冠状动脉病变积分评价病变程度,并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及生化指标。结果 MS组的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均显著高于非MS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非MS组,两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差异。MS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发生率及冠状动脉造影评分均高于非MS组。结论冠心病患者中合并MS较多,MS又加重了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应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防治,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
- 钟雪焱秦颖于丽常燕王中华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代谢综合征冠状动脉造影
-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骨密度的影响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94例,根据其血浆LDL-C水平给予阿托伐他汀10~20mg/d(平均13.65mg/d),治疗1年。对照组为87例同期在心血管病房住院的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其他患者。于入院时及随访1年后以数字式放射吸收测量法测定左手第2、3、4手指中节指骨的相对骨矿物质密度(BMD),并检测治疗前后血TC及LDL-C浓度。结果:1年后,治疗组患者血TC浓度降低25.86%[(5.22±0.97)mmol/L∶(3.87±0.42)mmol/L,P<0.01],LDL-C浓度均降低24.71%[(3.06±0.60)mmol/L∶(2.26±0.41)mmol/L,P<0.01],手指BMD增加5.78%[(0.588±0.061)g/cm2∶(0.622±0.046)g/cm2,P<0.01]。对照组患者血TC浓度[(4.37±1.03)mmol/L∶(4.67±0.49)mmol/L]及LDL-C浓度[(2.61±0.61)mmol/L∶(2.74±0.26)mmol/L,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指BMD降低0.13%[(0.596±0.062)g/cm2∶(0.585±0.047)g/cm2,P>0.05]。1年后BMD的变化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8%∶-0.13%,P<0.01)。结论:常规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降低血胆固醇水平的同时能增加老年冠心病患者BMD,改善患者的骨质疏松。
- 谢莲娜钟雪焱王丽君孙玉兰王中华秦颖刘新荣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阿托伐他汀骨密度胆固醇
- APACHEⅡ评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05年
- 汤日波刘晓辉谢莲娜刘学田秦颖王中华孙玉兰钟雪焱于晓峰张军侯丽萍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心血管疾病心肌损伤
- 缬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脉压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反应变化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断剂(ARB)改善高血压患者脉作中的作用。方法连续65例门诊就诊的无并发症、半年内未用ARB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缬沙坦组33例,常规降压药物+缬沙坦80mg/d治疗。分组治疗12个月。以动态血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并以逆转录聚合链式反应(RT-PCR)方法测定血白细胞p22^phox mRNA的表达。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血压(包括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及外周血白细胞p220^phox 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缬沙坦组收缩压及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收缩压(134.32±14.52)mmHg比(137.15±12.10)mmHg,舒张压(82.63±13.96)mmHg比(77.35±11.38)mmHg,P〉0.05],但脉压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27.39%比11.9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p22^phox mRNA表达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对照组白细胞p22^phox mRNA表达较治疗前减少1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732),缬沙坦组白细胞p22^phox mRNA表达较治疗前减少76%(P〈0.01)。结论缬沙坦治疗12个月,能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脉压,抑制高血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NAD(P)H氧化酶亚基p22^phox mRNA的表达。缬沙坦改善动脉弹性、抗动脉硬化的效应可能归因于其具有的抗氧化作用。
- 谢莲娜王丽君秦颖王中华于晓峰谭红张军李红涛
-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氧化性应激
- 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被引量:18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不同。方法 :对青年 (≤ 4 5岁 )冠心病 36例和老年 (≥ 6 5岁 )冠心病 5 8例的临床资料 (包括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 :青年冠心病组吸烟、大量饮酒、肥胖、心血管病家族史明显多于老年组 (P<0 .0 0 1或 P<0 .0 1) ,男性患者多 (P=0 .0 0 6 ) ,甘油三酯高 (P=0 .0 0 1)。老年冠心病组高血压病、糖尿病多 ,心血管并发症多。青年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多 (P<0 .0 0 1) ,老年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多 (P<0 .0 0 1) ,侧支循环多见于老年组。结论 :吸烟、大量饮酒、肥胖、心血管病家族史是青年冠心病患者突出的危险因素 ,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促使冠心病提早发生。寻求新的无创检查方法筛选青年冠心病的高危人群 ,做好预防工作 。
- 钟雪焱秦颖王中华谢莲娜刘学田
- 心理干预对阵发性房颤转律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在阵发性房颤转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前来就诊的阵发性房颤病人进行测试,量表分值18分以上的106例患者被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心理干预(地西泮10 mg肌注+多塞平片25 mg,3次/d口服+心理疏导)+胺碘酮(负荷量+维持量)静脉泵入;对照组胺碘酮(负荷量+维持量)静脉泵入。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治疗组复发率(7.2%)较对照组(20.0%)显著减少(P<0.01)。结论:心理干预显著提高阵发性房颤病人的疗效,并减少其复发。
- 秦颖刘晓辉冯京莲
- 关键词:心理疗法心房颤动焦虑
- 胺碘酮致心律失常、休克、意识丧失2例被引量:3
- 2003年
- 秦颖张文洁刘学田
- 关键词:胺碘酮心律失常休克药物不良反应抗心律失常药
- 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 2007年
- 目的:探讨脉压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405例入选患者行冠脉造影术,其中男271例,女134例,年龄33-85(63.02±11.18)岁。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用病变的血管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所有患者在术中测量主动脉血压及外周桡动脉血压。结果:冠脉三支病变组,主动脉、外周桡动脉收缩压(SBP)、脉压(PP)显著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SBP与PP随着狭窄支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主动脉PP、外周PP、年龄与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最为密切。结论:PP是冠心病冠脉狭窄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主动脉PP的预测价值更大。
- 王中华谢莲娜钟雪焱秦颖刘晓辉孙玉兰吴鹤
-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