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正茂

作品数:5 被引量:195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地域性
  • 1篇应急避险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网络
  • 1篇生态主义
  • 1篇情景分析
  • 1篇围合
  • 1篇衔接
  • 1篇绿地
  • 1篇控制性详细规...
  • 1篇工业园
  • 1篇公园
  • 1篇公园绿地
  • 1篇核心区
  • 1篇概念性城市设...
  • 1篇GIS
  • 1篇城市
  • 1篇城市设计

机构

  • 4篇南京大学

作者

  • 4篇秦正茂
  • 2篇尹海伟
  • 1篇孔繁花
  • 1篇祈毅
  • 1篇徐建刚
  • 1篇王红扬
  • 1篇祁毅
  • 1篇王玉虎
  • 1篇周艳妮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华中建筑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湖南省城市群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被引量:190
2011年
大型生境斑块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空间保障。然而,快速城市化使得大型生境斑块变得日益破碎化、岛屿化,连接性不断下降,且日益受到周边土地利用变化的强烈影响,已严重威胁着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通过生态廊道建立或修复破碎生境斑块之间的连接,将非常有利于生态网络生态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基于景观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的相关原理,以湖南省城市群为例,在RS和GIS技术的支撑下,采用最小费用路径和情景分析方法,定量模拟了研究区的潜在生态廊道,基于重力模型对重要生态廊道进行了识别与提取,并就消费面模型对潜在生态网络结果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生态网络优化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和耕地是组成研究区生态网络的优势景观要素类型;不同生境斑块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差异显著,总体上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消费面模型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生态网络的分析结果,因而进行情景分析十分重要和必要。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生态网络的构建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为其他城市群区域生态网络的构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尹海伟孔繁花祈毅王红扬周艳妮秦正茂
关键词:生态网络情景分析
南京老城区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功能空间定量评价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应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以南京市明城墙以内范围作为研究区,结合人口基础数据,模拟人口在地理空间连续分布特征.分别应用缓冲区分析和成本加权距离分析方法,通过网格划分,计算该区域内城市公园绿地的地理辐射范围、空间可达性分布及其辐射的人口分布,对南京老城区现状城市公园绿地的应急避险功能进行定量分析评价.研究发现研究区内公共绿地总量不足且增量空间不大,研究建议通过在对原有公园适当增加面积的基础上,注意公园绿地周边交通路网的改善,应急出入口、引导标志的设置,改善其可进入程度,扩大服务半径,同时应综合考虑理利用现有城市广场、学校操场等开敞空间,设计应急预案,扩大灾时可用的避难空间.
秦正茂尹海伟祁毅
关键词:公园绿地应急避险GIS
围合·融合·复合·聚核——福建长汀稀土工业园核心区概念性城市设计被引量:1
2010年
该文结合福建长汀稀土工业园核心区概念性城市设计,指出对概念的设计是认识概念性城市设计和运用其设计方法的关键。地域是概念灵感发生的源头,概念的构思来源应将文脉、场所与生态设计综合考虑,在此基础上逐步深化研究,将概念进一步纯化、物化。通过详细图解分析结合文字说明展示连续的概念演绎过程,最终运用空间的语言将概念表达出来。
王玉虎徐建刚秦正茂
关键词:概念性城市设计地域性生态主义工业园
城市总体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衔接评价体系研究
目前,我国仍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新的用地需求层出不穷,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是城市建设的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用地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安全。在城乡规划中,城市总...
秦正茂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