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祝亚丽

作品数:7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年代际
  • 3篇年代际变化
  • 3篇气候
  • 2篇涛动
  • 2篇气候变化
  • 2篇南极涛动
  • 2篇降水
  • 2篇北极涛动
  • 1篇遥相关
  • 1篇灾害
  • 1篇中高纬
  • 1篇太平洋年代际...
  • 1篇年代际振荡
  • 1篇气候预测
  • 1篇气温
  • 1篇气温变化
  • 1篇气温变化特征
  • 1篇全球变暖
  • 1篇夏季
  • 1篇夏季降水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南京水利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国家气象信息...
  • 1篇河南省气候中...
  • 1篇浙江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 1篇中国科学院科...

作者

  • 7篇祝亚丽
  • 5篇王会军
  • 2篇孙建奇
  • 1篇李宁
  • 1篇杨晓光
  • 1篇郑景云
  • 1篇姜大膀
  • 1篇陈海山
  • 1篇高清竹
  • 1篇俞淼
  • 1篇郭东林
  • 1篇黄海军
  • 1篇段明铿
  • 1篇刘传玉
  • 1篇孙博
  • 1篇尹云鹤
  • 1篇曾刚
  • 1篇魏伟
  • 1篇许艳
  • 1篇吴绍洪

传媒

  • 1篇自然杂志
  • 1篇气象学报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第33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190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高纬主要模态变异对亚澳季风系统的影响研究
祝亚丽
关键词:南极涛动北极涛动阿留申低压北太平洋涛动遥相关
PDO和AMO对20世纪90年代末东亚夏季降水变化的贡献研究
利用大气环流模式CAM4对东亚夏季降水在20世纪90年代末发生的年代际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局地上升运动增强是导致黄淮中下游地区降水增加的主要原因,太平洋的海温变化(PDO转为负位相)对这一上升运动距平有显著贡献...
祝亚丽王会军马洁华王涛孙建奇
关键词:年代际变化
文献传递
中国极端气候及东亚地区能量和水分循环研究的若干近期进展被引量:4
2012年
本文介绍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能量和水分循环变异及其对我国极端气候的影响(2009—2013)"一年多来的若干主要科学进展,包括对于东亚不同典型下垫面能量和水分循环过程的新认识、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的观测事实分析及其与能量和水分循环变异的联系、短期气候预测新方法以及中国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等方面。最后概要介绍了项目后续的主要研究计划。
王会军孙建奇祝亚丽
关键词:极端气候全球变暖气候预测
近50年黄河流域气温变化特征及背景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利用1961-2010年黄河流域142个气象观测站的资料,详细分析了近50年黄河流域气温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黄河流域四季平均气温均呈现东部高、西部低、南部高、北部低的空间型态。对流域气温进行经验正交分解,第一模态呈现全流域一致的增温形势,上游增温幅度最大[0.40℃(10a)^-1];第二模态表现为东西部反相变化;第三模态为南北部反相变化。四季气温随时间变化均呈现上升趋势,升温幅度冬季最大[0.52℃(10a)^-1],其次是春季[0.30℃(10a)^-1]、秋季[0.26℃(10a)^-1]、夏季[0.14℃(10a)^-1]。进一步分析表明,近50年来,黄河流域的气温增暖除了全球变暖的影响,可能还来自1980年代中期和1990年代后期两次年代际增暖的贡献,这与东亚季风的两次年代际变化时间节点是一致的。
潘攀祝亚丽王纪军
关键词:黄河流域气温气候变化年代际变化
近期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分布型的年代际变化及其相关背景环流
<正>本研究揭示了20世纪末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发生的年代际变化。相对于1979-1999年,2000-2008年黄淮地区夏季降水显著增加,长江流域降水减少,相对应的黄淮地区(长江流域)的上升运动增强(减弱),水汽含量增加(...
祝亚丽王会军周文马洁华
文献传递
“一带一路”区域气候变化事实、影响及可能风险被引量:28
2020年
“一带一路”区域国家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区域内的自然环境、气候资源、水资源等都将面临着显著而复杂的变化,并且干旱、洪涝等多种气候灾害是“一带一路”区域可持续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目前,“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沿线地区的气候变化及其灾害风险关乎“一带一路”倡议能否顺利实施及亚投行的投资安全。在此背景下,2016—2018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学部实施了“‘一带一路’区域气候变化问题”咨询评议项目,项目针对该区域气候变化的事实、未来变化预估、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以及带来的潜在风险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并开展了若干分析和研究。经过两年的努力,项目组完成了有关进展报告四份,包括一份总报告和三份分报告。本文扼要地概括和介绍了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
王会军唐国利陈海山吴绍洪效存德姜大膀周波涛孙建奇段明铿徐影罗勇杨晓光王凡康世昌王毅高清竹左军成张元明魏伟郑景云王国庆高学杰李宁刘传玉曾晓东鲍艳松张弛曾刚孙博黄艳艳施宁尹志聪张杰俞淼陈活泼祝亚丽马洁华燕青郭东林张颖高雅
关键词:一带一路气候变化灾害
基于IPCC AR4耦合模式的南极涛动和北极涛动的模拟及未来变化预估被引量:21
2008年
评估了参加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4次评估报告(IPCCAR4)的耦合模式对南极涛动和北极涛动的模拟能力。分析了24个模式对1970—1999年南极涛动和北极涛动的模拟效能,并与两套再分析资料ERA-40和NCEP-1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式的模拟能力具有一定的季节依赖性,冬季模拟能力最好。大多数模式对南极涛动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趋势的模拟好于北极涛动。根据Taylor图选出具有较好模拟能力的模式并做集合分析,发现经过选取的模式集合可以明显改善模式的模拟能力。分析SRESA1B情景下的南极涛动和北极涛动的模拟、预估结果表明:1970—2099年,南极涛动和北极涛动指数均呈持续上升趋势,北极涛动指数增长略显平稳。相对于1970—1999年、2060—2089年两半球的海平面气压场均呈现极区气压降低、中纬度气压升高的形态,同样表明南、北极涛动在后一时段更强。因此,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南、北极涛动将持续增强,21世纪中期的臭氧恢复可能不会显著影响这种趋势。
祝亚丽王会军
关键词:南极涛动北极涛动IPCC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