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杰

作品数:221 被引量:2,113H指数:27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69篇期刊文章
  • 41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2篇天文地球
  • 2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9篇农业科学
  • 10篇电子电信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3篇水利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1篇雷达
  • 19篇气候
  • 19篇降水
  • 18篇气象
  • 16篇青藏
  • 16篇青藏高原
  • 15篇暴雨
  • 14篇遥感
  • 14篇夏季
  • 13篇多普勒
  • 12篇干旱
  • 12篇值模拟
  • 11篇水汽
  • 11篇同化
  • 10篇数值模拟
  • 10篇气象学
  • 9篇陆面
  • 9篇冰雹
  • 8篇地形
  • 7篇多普勒雷达

机构

  • 70篇成都信息工程...
  • 69篇南京信息工程...
  • 67篇中国气象局兰...
  • 50篇成都军区
  • 19篇甘肃省气象局
  • 18篇兰州大学
  • 17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兰州中心气象...
  • 9篇中国气象科学...
  • 9篇中国气象局
  • 7篇北京师范大学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福建省气候中...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南京大学
  • 3篇教育部
  • 3篇中国气象局国...
  • 3篇成都锦江电子...

作者

  • 220篇张杰
  • 42篇朱克云
  • 36篇张强
  • 17篇李栋梁
  • 12篇郭铌
  • 9篇王胜
  • 8篇郑郁正
  • 7篇禹胜林
  • 7篇范艺
  • 7篇陈立
  • 6篇郑佳锋
  • 6篇田文寿
  • 6篇何毅
  • 5篇王润元
  • 5篇罗辉
  • 5篇黄倩
  • 5篇付双喜
  • 5篇何金梅
  • 4篇康凤琴
  • 4篇戴昌明

传媒

  • 22篇高原气象
  • 20篇成都信息工程...
  • 9篇干旱气象
  • 6篇生态学报
  • 5篇大气科学
  • 5篇冰川冻土
  • 5篇气象学报
  • 5篇高原山地气象...
  • 5篇成都信息工程...
  • 4篇中国沙漠
  • 4篇信息通信
  • 3篇气象科学
  • 3篇干旱地区农业...
  • 3篇气象科技
  • 3篇灾害学
  • 3篇第32届中国...
  • 3篇第34届中国...
  • 2篇气象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水科学进展

年份

  • 2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2篇2018
  • 12篇2017
  • 9篇2016
  • 18篇2015
  • 17篇2014
  • 23篇2013
  • 11篇2012
  • 8篇2011
  • 22篇2010
  • 7篇2009
  • 12篇2008
  • 15篇2007
  • 11篇2006
  • 10篇2005
  • 8篇2004
2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MIP3/5和CCLM模式对长江流域气温与降水的模拟及预估
考虑到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和粮食产区,进行气候变化预估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全球变暖对长江流域气候的影响,揭示长江流域未来极端事件的变化规律,为我国政府决策提供价值依据和参考意见,为适应气候变化服务。 本文基于多模式...
张杰
关键词:长江流域多模式气温降水
文献传递
下击暴流的雷达预警量化指标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下击暴流是一种局地灾害性天气现象,对航空飞行安全有极大危害,也会对地面物体造成严重损害。依据下击暴流发生前母体雷暴(下文简称雷暴)反射率因子核迅速下降的特征,基于雷达体扫数据,定义了判断下击暴流发生、发展的"单位面积等效势能"概念,并结合下击暴流期间雷暴速度场中层辐合的事实,设计得到了下击暴流出流强度公式。结果表明:(1)单位面积等效势能值的变化准确反映了雷暴强中心高度变化。(2)相邻体扫的单位面积等效势能差,反映了雷暴能量的释放量,下击暴流发生前1—2个体扫的单位面积等效势能差达到最大,这反映了下击暴流的爆发;可通过设置单位面积等效势能的释放量为30%,预警下击暴流的发生。(3)单位面积等效势能的释放能够提前6—12 min预警出下击暴流的发生,并通过出流强度公式量化由下击暴流产生的地面大风值。预警风速的误差由雷暴距雷达的距离决定,距离越近风速误差越小,反之亦然。(4)对6次下击暴流预警结果表明,该指标能够准确预警下击暴流的发生,而出流强度受雷暴识别参数的影响较大,远距离误差较大。
罗辉张杰朱克云郑佳锋范艺高细桥
关键词:下击暴流等效势能
FY-3 MWHS资料双权重质量控制方法应用试验
本文针对我国新一代极轨卫星风云三号卫星搭载的微波湿度计(MWHS)资料进行质量控制研究,选取一次降水过程的卫星探测资料FY-3B MWHS资料作为研究样本数据。首先对该样本数据进行极值检验,再采用双权重方法对极值检验后的...
米洁朱克云张杰孙晨
文献传递
2014年2月怀化3次雨雪天气过程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该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分析资料对2014年2月发生在怀化的3次低温雨雪天气过程的成因和降水相态变化特征进行了多种资料诊断分析,得到以下结论:3次过程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发生的,贝加尔湖冷涡稳定维持,冷涡底部多短波槽活动,地面冷高压主体稳定少动,地面冷空气从东路分股南下;低层西南急流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长江流域,冷暖气流在长江流域交汇,导致了持续雨雪天气的发生。3次过程中均有冷锋锋区自地面向高空倾斜,强锋区使低层和地面维持低温天气,暖湿空气则沿锋面强迫抬升,低层不稳定能量得以释放,有利于雨雪的发生。低层偏南气流的发展加强不但为降雪提供了水汽条件,也有利于冷暖气流的交汇和暖湿空气的垂直输送。降水相态的变化与温度层结特征以及气层厚度密切相关,冷式逆温层和700 h Pa与850 h Pa高度差小于155 dagpm的气层更有利于纯雪的出现。
唐群张杰陈红专胡丽丽
关键词:低温雨雪温度层结
贵州08年凝冻天气初析
通过对2008年初贵州发生的大范围持续凝冻天气过程总结,具体分析了500、700、850hPa形势场、地面天气形势以及气象要素演变分析,总结了贵州凝冻天气预报思路和着眼点,我们得出对凝冻天气预警、预报和气象保障有参考意义...
余运河张杰晁卫东沈永伟
关键词:灾害预警气象要素温度条件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非均匀下垫面热力输送系数的估算被引量:7
2017年
利用欧洲中心的再分析资料(2000—2014年)风速和温度再分析资料,结合增强植被指数、植被类型、地面高程等多种卫星遥感资料以及陆面过程观测资料,在廓线-通量法的基础上,对以往动力和热力粗糙度方案加以改进,建立了更准确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和热传输附加阻尼的估算方案,进而求得适用于青藏高原非均匀下垫面的热力输送系数。并利用2008年JICA项目试验的涡动相关观测资料与GAM E-Tibet试验的梯度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与检验。结果表明:改进的估算方案能够体现高原地形和植被的非均匀特征;青藏高原的粗糙度等相关参数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植被高度和密度、下垫面的热力条件密切相关;热力输送系数具有南部大于北部,东部大于西部,夏季大于冬季的特征;高植被和地-气温差偏大的区域热力输送系数偏大。
高世仰张杰罗琦
关键词:青藏高原粗糙度陆面过程参数化
FY-3A MWHS资料的质量控制——以四川“8.19”暴雨为例
2013年
FY-3A MWHS微波湿度计辐射率资料空间分辨率高,同化后能有效地提高中尺度系统的数值预报的准确率。但如果不进行质量控制,任由误差大的离群微波资料进入同化系统,将会降低分析场精度,影响预报准确率。本文选取2010年8月17~19日的暴雨个例,应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找出FY-3A微波湿度计数据中的离群值。结果表明:采用PCA方法,3天的资料总共识别出148个离群值样本,占总数的19.3%,其中通道三离群值占5.5%,通道四离群值占8.2%,通道五占5.4%。去除这些离群值后的MWHS数据总体分布,更靠近数据中心,各EOF方差贡献更加平滑。这说明PCA方法是一种可以抵抗少数离群值对总平均值影响的有效质量控制方法。
张耀晔张杰朱克云米洁
关键词:PCA方法
风廓线雷达部署原则及北京地区应用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从风廓线雷达的探测原理以及气象、环保、航空等行业的需求出发,借鉴国外风廓线雷达布网经验,讨论了部署的一般原则,主要从地形地貌、天气系统的影响路径以及污染源监测等方面分析了北京地区风廓线雷达部署方案的优势并针对不足提出了建议,主要结论有:(1)风廓线雷达的部署应充分考虑应用目的,并针对不同天气系统的监测和使用领域的差异进行选型;(2)地形地貌、不同移动路径天气系统的权重影响以及对污染物扩散的监测等都是进行风廓线雷达部署的重要参考指标;(3)风廓线雷达局地布网应考虑与全局组网的需求接轨;(4)保持适当数量的机动式风廓线雷达,应对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范艺何毅张杰朱克云许五保罗辉颜玉倩
关键词:风廓线雷达
天气雷达产品色标改进
2013年
探讨了天气雷达色标配置规律,提出了两种改进的基本产品色标,利用实例对色标的改进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色标可以使强度图的回波过渡性增强、回波中心更突出、阵风锋辨识度增强;速度图能更好显示出大风速区、急流、风切变和速度模糊、零速度线;谱宽图的过渡性增强,能更好反映出湍流强弱。两种改进的色标能有效满足视觉需求,并突出雷达图像中的关键信息。
郑佳锋张杰朱克云张曙光
关键词:天气雷达
成都地区春季一次持续性灰霾天气过程特征及预测被引量:19
2016年
选取2013年2月25日至3月11日成都地区一次严重污染天气过程,利用成都地区环境监测中心站观测数据、成都市温江气象站观测资料、欧洲中心0.75°×0.75°再分析资料及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风廓线雷达资料,对此次成都地区灰霾天气过程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不同气象条件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并建立了PM2.5浓度预测方程。结果表明:成都地区春季此次灰霾天气过程高空形势稳定,地面由均压场或弱低压控制且未形成降水时,有利于污染物的积聚与加强,但高空有低槽系统,低压一旦增强,灰霾消散的几率增大;垂直方向风速较小且为下沉气流,为灰霾天气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低层0—200 m之间存在较强的接地逆温,接地逆温层的结构对空气对流产生抑制作用,有利于水汽的积聚和雾的形成,出现灰霾天气的几率较大。出现灰霾天气时,混合层高度一般较低。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PM2.5浓度预报模型并进行回代检验,在此基础上利用建立的模型对成都地区春季一次灰霾过程进行预报,结果表明,模型可准确的预报污染等级,预报效果较理想。
颜玉倩朱克云张杰徐铖
关键词:灰霾逆温风廓线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