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瞿灵丽

作品数:8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髁突
  • 5篇成年
  • 4篇成年SD大鼠
  • 3篇软骨
  • 3篇酸蚀
  • 3篇颌间
  • 2篇修复后
  • 2篇修复后牙
  • 2篇软骨下骨
  • 2篇自酸蚀
  • 2篇颌间牵引
  • 2篇微渗漏
  • 2篇后牙
  • 2篇超声
  • 2篇充填
  • 2篇充填系统
  • 1篇型胶原
  • 1篇选择性
  • 1篇牙本质
  • 1篇牙本质粘接

机构

  • 8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四川大学
  • 4篇中山医科大学
  • 4篇南京市口腔医...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8篇瞿灵丽
  • 5篇吴拓江
  • 5篇许跃
  • 5篇陈扬熙
  • 5篇李煌
  • 1篇刘丽
  • 1篇徐艳
  • 1篇李璐
  • 1篇江飞
  • 1篇苏毅

传媒

  • 2篇口腔医学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中华口腔正畸...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 4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对称性颌间牵引作用下BMP2在成年SD大鼠髁突关节下骨中的表达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通过观察不对称牵引引起的成年大鼠髁突关节下骨中与骨改建密切相关的BMP2的表达情况,了解关节下骨对不对称机械应力的反应。方法:选用10周龄雄性SD大鼠220只(分轻力组104只、重力组104只、对照组12只),实验组动物使用关节外固定加力装置,分别施加0.39N、1.18N(轻力组和重力组),加力第28天拆除加力装置。在加力后3、7、14、28d以及停止牵引后3、7、14、28d分别取得左右侧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结果进行计算机辅助的半定量分析。结果:正常的关节下骨也有BMP2的表达,内源性BMP2的表达增加与机械应力有关,BMP2表达的量受到力量的大小的影响。结论:BMP2参与不对称牵引引起的重塑过程。
吴拓江许跃李煌瞿灵丽陈扬熙
关键词:髁突BMP2
不对称牵引对成年大鼠髁突软骨Ⅱ型胶原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通过观察不对称牵引引起的成年SD大鼠髁突软骨中Ⅱ型胶原的变化,了解关节外机械应力对髁突软骨细胞合成Ⅱ型胶原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10周龄雄性SD大鼠220只(随机分为轻力组104只、重力组104只、对照组12只),实验组动物使用关节外固定加力装置,分别施加0.39N和1.18N(轻力组和重力组),加力第28天拆除加力装置。在加力后3、7、14、28d以及停止牵引后3、7、14、28d分别取得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Ⅱ型胶原阳性信号主要在软骨细胞胞浆表达,在成熟带和肥大带细胞中表达明显。在实验的不同阶段,不同部位的发生表达强度不同。在牵引力加载以后,重力组Ⅱ型胶原表达的变化的幅度不如轻力组明显,但2组相对应的加力侧和非加力侧发生的变化趋势相近——加力侧在加力早期出现表达下调,在去除牵引力后出现表达量的增加,随即又下降到在加力阶段最低的水平,然后逐渐升高;非加力侧在加力后表达上调,2组在第14天达到高峰。去除牵引力后,发生下调,然后都再次升高。结论成年个体的髁突软骨在受到外力后仍然出现了Ⅱ型胶原合成的变化。Ⅱ型胶原的表达在蛋白质合成活跃的成熟带和肥大带出现,单侧向前牵引对加力侧的软骨基质合成具有抑制作用,较大的牵引力对抑制作用要强于较轻的牵引力;非加力侧受到的应力性质不同,出现细胞外基质合成加速。
吴拓江许跃李煌瞿灵丽陈扬熙
关键词:髁突
不对称牵引对成年SD大鼠髁突软骨中胶原类型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不对称牵引作用下,成年SD大鼠髁突软骨中胶原类型的变化。方法选用10周龄雄性SD大鼠220只(随机分为轻力组104只、重力组104只、对照组12只),实验组动物使用关节外固定加力装置,分别施加0.39N和1.18N(轻力组和重力组),加力第28天拆除加力装置。在加力后3、7、14、28d以及停止牵引后3、7、14、28d分别取得标本,进行苦味素-天狼星红染色,用偏振光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不同类型胶原的主要分布位置和排列形态不同,Ⅰ、Ⅱ、Ⅲ型胶原出现的部位和数量随着加力的大小和不同的实验阶段出现变化。Ⅲ型胶原较多出现在受力较大、负荷出现时间较长的部位。结论成年个体的髁突软骨在外力刺激下,仍然出现胶原合成和类型的变化,重力组的胶原类型更替在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后仍然持续进行。
吴拓江许跃李煌瞿灵丽陈扬熙
关键词:髁突胶原
自酸蚀和选择性酸蚀釉质处理下SonicFillTM超声树脂充填系统修复后牙Ⅱ类洞微渗漏的体外研究
目的自酸蚀和选择性酸蚀釉质处理下比较SonicFi1lTM超声树脂充填系统与传统3M FiltekTM Z350树脂充填系统修复后牙Ⅱ类洞微渗漏程度的差别,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新鲜拔除的人上下颌恒磨牙制备Ⅱ类洞,随...
瞿灵丽
关键词:微渗漏
文献传递
不同酸蚀条件下SonicFill^(TM)超声树脂修复后牙微渗漏的体外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自酸蚀和选择性酸蚀釉质处理下比较Sonic FillTM超声树脂充填系统与传统3M FiltekTMZ350树脂充填系统修复后牙Ⅱ类洞微渗漏程度的差别,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新鲜拔除的人上下颌恒磨牙制备Ⅱ类洞,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3M Single Bond Universal粘接剂+3M FiltekTMZ350纳米树脂充填(A组)、37%磷酸选择性酸蚀洞壁釉质+3M Single Bond Universal粘接剂+3M FiltekTMZ350纳米树脂充填(B组)、Kerr Optibond Versa粘接剂+Sonic FillTM超声树脂充填(C组)、37%磷酸选择性酸蚀洞壁釉质+Kerr Optibond Versa粘接剂+Sonic FillTM超声树脂充填(D组)。标本经冷热温度循环、亚甲基蓝染色后,近远向沿长轴切片,体视显微镜下分别观察龈壁和侧壁染料渗漏情况。结果龈壁微渗漏程度B组低于A组、D组低于C组,C组低于A组、D组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侧壁微渗漏程度B组低于A组、D组低于C组,C组低于A组、D组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onic FillTM超声树脂充填系统修复后牙Ⅱ类洞微渗漏程度轻于传统3M FiltekTMZ350树脂,临床上充填大体积Ⅱ类洞使用选择性酸蚀釉质的方法可进一步降低微渗漏程度。
瞿灵丽徐艳徐艳
关键词:微渗漏
不对称性颌间牵引对成年SD大鼠颞下颌关节软骨下骨组织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通过观察不对称牵引引起的成年SD大鼠髁突软骨下骨组织形态学变化,了解关节外不对称机械应力对髁突软骨下骨的影响.方法 选用10周龄雄性SD大鼠220只(随机分为轻力组104只、重力组104只、对照组12只),实验组动物使用关节外固定加力装置,分别施加0.39、1.18 N,加力28 d拆除加力装置.在3、7、14、28、31、35、42、56 d取得标本,对髁突软骨的形态、骨小梁密度进行观察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正常髁突软骨下骨骨小梁连续,与髁突表面垂直以顺应髁突的力学环境,在负荷加载后出现骨小梁形态和排列变化,密度发生相应波动.结论 髁突软骨下骨在外力刺激下,出现排列和骨小梁密度的变化以适应变化的机械应力环境.
吴拓江许跃李煌瞿灵丽陈扬熙
关键词:髁突软骨下骨
不对称性颌间牵引对成年SD大鼠髁突胶原成熟和钙盐沉积的影响
2010年
目的:通过观察不对称牵引引起的成年SD大鼠髁突软骨下骨的成骨活性变化,了解关节外不对称机械应力对髁突的影响。方法:选用10周龄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轻力组8只、重力组8只、对照组4只),实验组动物使用关节外固定加力装置,分别施加0.39N和1.18N(轻力组和重力组)的力,加力第28天拆除加力装置,第56天取得标本。在实验前1天、去除牵引装置前1天和处死前1天注射荧光染料,。使用Masson染色和活体荧光技术观察软骨下骨的胶原成熟和钙盐沉积。结果:正常软骨下骨有成骨活动,在负荷加载后,加力侧骨胶原成熟程度高于非加力侧,较小负荷引发的成骨活动更为活跃。结论:成年个体的髁突软骨下骨在外力刺激下出现成骨活性变化,发生适应机械应力环境的重塑,压应力促进胶原成熟,但旋转位移抑制胶原成熟。负荷增加可促进成骨,轻力的促进效应更强。
吴拓江许跃李煌瞿灵丽陈扬熙
关键词:髁突软骨下骨成骨
新型通用型粘接剂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体外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评价3种通用型粘接剂和1种第7代粘接剂粘接牙本质在酸蚀-冲洗和自酸蚀处理模式下即刻和老化后微拉伸强度的差别。方法:128颗无龋第三磨牙根据不同粘接剂[Optibond Versa(OV),All-bond Universal(AU),Single Bond Universal(SU),Adper Easy One(AEO)]随机分为4组。每种粘接剂组各半分别使用酸蚀-冲洗和自酸蚀的模式。牙齿与复合树脂粘接后一半样本储存于37℃纯水中24 h,另一半经5000次冷热循环老化实验。沿长轴将牙齿切割成约0.9 mm×0.9 mm柱状试件,测试其微拉伸强度,使用三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结果。未经冷热循环各组取切片于扫描电镜下观察粘接界面。结果:冷热循环、酸蚀模式分别与粘接剂种类因素存在两因素交互作用,经过冷热循环后和使用自酸蚀处理时3种通用型粘接剂的微拉伸强度均优于AEO(P<0.001)。未经冷热循环时,OV、AU的微拉伸强度均>AEO;OV的微拉伸强度>SU。采用酸蚀-冲洗模式处理时,AU的微拉伸强度>AEO,AU的微拉伸强度>SU。结论:通用型粘接剂的微拉伸强度整体要优于第7代粘接剂,尤其是经过冷热循环后和自酸蚀处理时优势更明显。
李苑苏毅江飞刘丽瞿灵丽
关键词:牙本质粘接微拉伸强度自酸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