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平
- 作品数:21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余姚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波市医学科研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卵巢癌临床分子病理学研究
- 高志斌王德尚王兆平李伟华陈健张兴林
- 卵巢癌的致癌机制十分复杂,有许多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参与,其确切致癌途径至今不明。该课题采用显微切割和PCR-RFLP技术对包括卵巢良性上皮性、交界性和恶性肿瘤的系列病变进行K-ras基因和批P53基因突变及其蛋白表达的研究...
- 关键词:
- 关键词:卵巢癌分子病理学
- 胸膜穿刺活检82例临床病理研究
- 目的研究胸膜穿刺活检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对82例胸腔积液病例进行胸膜穿刺活检术,将活检胸膜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 82例病例中男性44例,女性 38例;年龄19-85岁,平均60.37岁;右侧胸腔积液37...
- 高志斌王兆平黄丽丽
- 文献传递
- 血管球瘤临床及病理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血管球瘤(GT)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方法通过组织学观察,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8例GT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发生于四肢末端,组织学上多由形态较一致的小圆细胞组成,细胞间界限清楚,胞浆透明或嗜酸性,胞核多数较小而圆位于中央,瘤细胞团巢间可见散在分布的薄壁血管。免疫组化显示Vim、SMA阳性,Desmin、CK、S-100、CgA、LCA、Tg、Syn、FⅧa和CD34阴性。结论血管球瘤较为少见,多属于良性肿瘤。典型血管球瘤结合其特殊的好发部位、组织病理学特点和免疫组化标记一般可作出准确诊断,而伴有异型细胞核的血管球瘤和血管球肉瘤诊断较难。
- 高志斌王兆平严树宏黄丽丽付家欣
- 关键词:血管球瘤免疫组织化学
- 皮病性淋巴结炎二例临床病理学观察被引量:2
- 2010年
- 皮病性淋巴结炎是一种继发于皮肤疾病的淋巴结肿大,具有较为特征性的组织学特点,但如果诊断医师不了解临床皮肤病史,对病变区增生的组织细胞以及周边区大量增生的T免疫母细胞等成分认识不清的话,则可造成误诊。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收治了2例典型皮病性淋巴结炎病例,现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和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王兆平鲁洁琼高志斌
- 关键词:临床病理资料淋巴结炎病理学观察病性组织学特点免疫母细胞
- 甲状腺混合性髓样乳头状癌一例被引量:3
- 2008年
- 患者男,51岁,发现颈部肿块1年,近期明显增大于2007年11月28日入院。体检:右颈部可触及2cm×2cm肿块,随吞咽上下活动。临床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中冷冻切片检查发现双侧甲状腺多发性结节,其中2个结节较硬,灰白色,界限均清楚。冷冻切片诊断: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癌。进而行淋巴结清扫术,术后伤口愈合良好,现进一步随访中。
- 高志斌王兆平赵莺余心如
- 关键词:乳头状癌混合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髓样冷冻切片诊断淋巴结清扫术
- 卵巢甲状腺肿类癌2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8
- 2007年
- 高志斌王兆平鲁洁琼付家欣柳君
- 关键词:卵巢肿瘤甲状腺肿类癌
- p16基因与BAP1蛋白表达缺失在腹膜恶性间皮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 2019年
- 目的探讨p16基因及BRCA相关蛋白1(BAP1)表达缺失在腹膜恶性间皮瘤(PMM)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8年12月确诊为PMM的40例以及各30例卵巢浆液性癌和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p16基因在PMM和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中表达缺失,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AP1在PMM、卵巢浆液性癌及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中的表达缺失,分析两者在PMM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PMM标本中p16基因表达缺失率为45%,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标本中缺失率为0.PMM标本中p16基因表达缺失率高于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AP1在PMM、卵巢浆液性癌、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标本中的表达缺失率分别为65%、0和0,BAP1在PMM与卵巢浆液性癌和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的表达缺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p16基因表达缺失在诊断和鉴别诊断PMM时有明确的诊断价值.BAP1在PMM与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和卵巢浆液性癌进行鉴别诊断时,也有确切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又一项重要的免疫组化诊断指标.
- 高志斌王兆平徐瑛傅家欣
- 关键词:腹膜恶性间皮瘤卵巢浆液性癌P16
- 近端型上皮性肉瘤2例病理学观察
- 2010年
- 近端型上皮性肉瘤(proximal—type epitheliod sarcoma,PES)是一种组织来源不明的罕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是上皮样肉瘤(ES)的一种少见亚型,与发生于四肢末端的经典型(又称远端型)ES相比,具有明显不同的组织学特点且更具侵袭性。国内外相关报道较少。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收集了2例,现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和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王兆平高志斌邹云峰黄丽丽
- 关键词:肉瘤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
- Glut1在腹膜恶性间皮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 目的通过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1 (GLUT1)在腹膜恶性间皮瘤、卵巢癌和反应性间皮细胞增生中的表达,探讨Glut1在腹膜恶性间皮瘤(PMM)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lut1在各30例PMM...
- 高志斌王兆平徐瑛傅家欣
- 关键词:恶性腹膜间皮瘤卵巢癌免疫组织化学GLUT1
-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尸检1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诊断及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尸检1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结合文献讨论该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特点。结果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可侵犯全身任何组织,病理改变主要是多脏器纤维化,以肝、胰、脾等实质器官最明显。部分病例还可见脏器内(如脑)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间质性肺炎等改变,因造成多脏器功能障碍而引起各种症状,甚至死亡。结论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复杂,临床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各类血清学检测。其病理学改变也较复杂,但有一定的特征性变化。正确的诊断有赖于对可疑患儿的皮疹、胎盘或脐带的渗出物等进行涂片,在暗视野显微镜下用美蓝、嗜银等染色后可检查到梅毒螺旋体。
- 高志斌谢荣庆李飞王兆平
- 关键词: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尸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