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晓东

作品数:171 被引量:1,225H指数:20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机械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2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5篇建筑科学
  • 7篇机械工程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理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4篇公路
  • 41篇驾驶
  • 37篇行车
  • 29篇隧道
  • 23篇行车安全
  • 21篇交通安全
  • 17篇驾驶员
  • 15篇山区公路
  • 15篇交通工程
  • 12篇高速公路
  • 11篇路面
  • 11篇车辆
  • 10篇线形
  • 9篇评价指标
  • 8篇动车
  • 8篇路段
  • 7篇指路标志
  • 7篇停车
  • 7篇车道
  • 6篇视觉

机构

  • 171篇同济大学
  • 12篇湖南省交通科...
  • 8篇山东交通学院
  • 7篇杭州市城市规...
  • 6篇武汉理工大学
  • 5篇重庆交通大学
  • 4篇安徽理工大学
  • 3篇苏州科技学院
  • 2篇上海市政工程...
  • 2篇福建省交通规...
  • 2篇深圳市城市交...
  • 2篇浙江省公安厅
  • 2篇浙江黄衢南高...
  • 2篇杭州市地铁集...
  • 2篇北京交科公路...
  • 2篇上海市政工程...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上海市政工程...

作者

  • 171篇潘晓东
  • 33篇杨轸
  • 22篇陈丰
  • 22篇杜志刚
  • 12篇喻泽文
  • 11篇蒋宏
  • 10篇宋永朝
  • 10篇方守恩
  • 9篇郭雪斌
  • 8篇胡朋
  • 7篇詹嘉
  • 6篇邓其
  • 6篇林雨
  • 5篇林涛
  • 5篇殷艳红
  • 5篇方青
  • 4篇李君羡
  • 4篇隋永芹
  • 4篇徐明
  • 4篇梁乃兴

传媒

  • 24篇公路工程
  • 15篇同济大学学报...
  • 10篇交通科学与工...
  • 8篇华东交通大学...
  • 7篇公路交通科技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交通与运输
  • 5篇重庆交通大学...
  • 4篇公路
  • 4篇交通标准化
  • 4篇中国公路学报
  • 4篇上海公路
  • 4篇黑龙江交通科...
  • 3篇公路与汽运
  • 3篇浙江交通职业...
  • 2篇交通科技与经...
  • 2篇森林工程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中外公路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7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8篇2015
  • 7篇2014
  • 16篇2013
  • 11篇2012
  • 16篇2011
  • 12篇2010
  • 12篇2009
  • 11篇2008
  • 27篇2007
  • 16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1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露石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评价指标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从露石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行车安全和行驶质量入手,通过大量室内实验、实验路段的施工及性能测试,对露石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露石表面离析问题、抗滑性能、行车噪声、露石表面平整等主要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露石点数、构造深度、抗滑性能等之间的关联,并分别对各评价指标的测试方法、程度评价进行了研究,为确保和提高露石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宋永朝潘晓东梁乃兴刘柳
关键词:露石水泥混凝土抗滑性能路面噪声评价指标
城市高架桥下停车场设置及交通影响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城市"停车难"的问题日益加剧。结合实际案例对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合理利用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桥下停车场实施建设的条件、交通影响分析方法与交通组织方案。
李少帅潘晓东蒋宏杨轸
关键词:桥下空间停车场交通影响分析交通组织
大型交通枢纽交通参与者绿色需求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对现有资料的分析,提出大型交通枢纽的二重性(建筑属性和交通属性)。综合考虑大型交通枢纽的二重性以及马斯洛需求理论,对现有室内设计的评价指标进行比选,提出大型交通枢纽在交通参与者绿色环境需求方面的评价指标,并且建立模糊评价模型。
王文修潘晓东
关键词:交通枢纽交通参与者
公路人行横道预告标示规格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公路交叉口是交通事故多发点,交叉口视认性不足是造成事故多发点的主要原因。根据增强驾驶员视觉醒目性的原理,探讨在驾驶员视觉上提高交叉口可识别性的措施,提出了视认性增强的人行横道预告标示的规格,通过依托工程检验,改善了交叉口的视认性和行车安全,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潘晓东陈聪林涛宋永朝
关键词:交叉口
驾驶员隧道段夜间行车动视点特征模糊聚类评价被引量:4
2013年
通过隧道路段行车试验,利用Smart Eye AB型眼动仪对驾驶员夜间隧道动视点数据进行采集并进行处理。选取视点停留比率、显著可见区域、扫视幅度、扫视峰值速度、扫视持续时间5项指标作为驾驶员动视点特征主要影响因素。利用模糊聚类分析中的传递闭包聚类方法对驾驶员夜间隧道路段行车视觉特点进行了分析与评价。通过驾驶员对路段的熟悉程度可将动视点特征分为6类。结果表明:该模糊聚类评价方法能够有效反映驾驶员夜间路段视觉信息获取与加工特征,可为保障夜间行车安全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国威潘晓东邓其喻泽文
关键词:隧道路段夜间行车视觉信息模糊等价关系
基于驾驶员视觉负荷的格栅式减光罩频闪效应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隧道口路段由于光环境变化剧烈,使得驾驶人视觉能力减弱,对空间距离、行车速度,以及路面障碍物不能准确感知,成为隧道交通事故高发路段.随着对隧道运营节能降耗需求的提高,设置隧道口减光设施已成为有效的解决方案.针对格栅式减光设施,利用微缩模型仿真和驾驶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驾驶员眨眼频率和心率增长率为指标,对隧道口路段不同频闪频率条件下驾驶人生理心理变化规律展开研究.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频闪频率值与心率变化率、眨眼增加次数均呈高斯拟合关系.
陈培焱吴刚马小翔潘晓东苏贵民
关键词:交通安全
视觉干预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的方法与效果被引量:1
2014年
为改变沥青路面车辆轮迹的分布规律,使沥青路面承受荷载趋于均匀,提出了视觉干预方法及其适用条件,根据上三高速公路的观测结果,基于Miner疲劳累积损伤准则,计算分析了视觉干预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17%。
徐明潘晓东
关键词:沥青路面使用寿命
基于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的功能性沥青路面材料优选被引量:1
2013年
根据功能性沥青路面中全面性能的要求,采用GA-ANN法对沥青路面中的矿料配比进行优化,综合考察沥青混合料矿料类型、沥青类型和填加剂等因素。以动稳定度作为评价指标,综合考究其残留稳定度、蠕变速率、摩擦因数、渗水系数以及空隙率等因素,从而提出了功能性沥青路面矿料配比的最佳优化方案。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方案是可行且有效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我国公路运输事业对功能性沥青路面材料配比的要求。
孟繁宇潘晓东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路面
考虑汽车动态响应的人-车-路闭环仿真模型被引量:9
2006年
从轮胎的侧偏性、悬架结构的受力特性等方面着手,并考虑道路横坡和超高的作用,建立了适用于道路安全研究的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结合单点预瞄最优曲率模型和道路线形模型———SK模型,建立了考虑汽车动态响应的人-车-路闭环仿真模型,并提出求解方法.该模型在驾驶仿真和行车安全分析中得到了应用.
杨轸潘晓东
关键词:人-车-路系统驾驶仿真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山区公路桥头跳车分析评价被引量:6
2007年
桥头跳车是山区公路小桥涵运营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影响了行车的舒适与安全。选取了人机工程学指标,包括汽车振动加速度和驾驶员心率,作为桥头跳车对行车安全影响的评价指标;通过行车实验和对比实验,从乘车舒适性和振动知觉两方面,并结合ISO2631全身振动的相关规定,对内蒙古S203线山区某路段桥头跳车的严重程度进行分析评价,并给出了改善建议。
杜志刚潘晓东王富贵
关键词:山区公路桥头跳车人机工程学分析评价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