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治疗的近期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治疗的近期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及丹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胸腔镜手术组45例(作为观察组),常规开胸组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住院时间、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及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声音嘶哑、肺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75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均成功,未出现大出血,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淋巴结清扫数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腔镜辅助下行食管癌根治术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戎国祥 陈锁成 潘忠军关键词:食管癌 胸腔镜 切除 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评估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丹阳市人民医院及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连续58例瓣膜置换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其中非风湿性瓣膜病16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42例。术中房颤消融路线均一致,常规结扎切除左心耳。同期行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置换56例,行主动脉瓣置换25例,行三尖瓣成形38例,行血栓清除术10例。术后常规口服胺碘酮3~6个月,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记录患者术后房颤转复情况。结果:术后恢复为窦性心律44例(75.8%),发生心房扑动8例(10.3%),消融后仍为房颤9例(15.5%),出院前恢复为窦性心律47例(81.0%)。结论:在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临床效果满意,并具有安全性高、容易操作的特点。 潘忠军 戎国祥 施益军 丁国文 丁明 殷优宏 张双龙关键词:体外循环 射频消融 心房颤动 瓣膜置换 胸腔镜辅助肋骨内固定术治疗连枷胸 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肋骨内固定术治疗连枷胸的优势及合理性。方法纳入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因外伤导致连枷胸行肋骨内固定手术40例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对多发性肋骨骨折连枷胸行Ni Ti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20例为胸腔镜辅助组,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44.8±7.7)岁;常规开胸切口进胸探查暴露肋骨骨折并行Ni Ti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20例为传统手术组,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43.0±4.7)岁;比较两组临床结果。结果与传统手术组相较,胸腔镜辅助组无再出血,患者能较早脱离呼吸机并适当活动,术后疼痛症状较轻,住院时间短,6个月后随访无慢性胸痛,伤侧胸部切口无麻木感。结论胸腔镜辅助肋骨内固定术较常规开胸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有优势,值得推广。 丁明 张志宇 潘忠军 邓鹏 毛须平关键词:连枷胸 肋骨骨折 胸腔镜辅助 内固定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诊治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讨论食管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诊治及预防,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于405例食管癌切除术术后食管胃吻合重建,术后观察吻合口瘘的情况。结果 405例食管癌发生吻合口瘘23例,发生率为5.6%。结论吻合口瘘发生原因很复杂,与手术操作、术式、残胃与食管的血运、吻合口张力、胸腔感染及全身营养支持等因素有关。一旦发生,需采取有效的措施,可减少病死率。 潘忠军 张海伟 张志宇 毛须平关键词:食管癌 吻合口瘘 并发症 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手术对肺结节及血流动力学、炎性指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手术对肺结节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9例行单孔胸腔镜下肺结节楔形切除术肺结节患者,术中采用非气管插管自主呼吸麻醉38例为观察组,采用双腔气管插管麻醉4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2.75±0.49)分、下床活动时间(6.52±1.41)h、住院时间(8.82±1.25)d、麻醉苏醒时间(5.52±1.13)min及定向力恢复时间(7.24±1.38)min与对照组(3.28±0.64)分、(10.39±1.49)h、(11.40±2.09)d、(6.65±1.42)min、(8.76±1.80)min,观察组手术时间(97.52±9.67)min长于对照组(92.35±10.04)min(P<0.05)。观察组术后平均动脉压(85.66±5.81)mmHg、心脏指数(2.45±0.26)L/min·m^(2)、每搏指数(12.23±1.38)%与对照组(89.48±6.91)mmHg、(2.77±0.22)L/min·m^(2)、(12.99±1.05)%比较(P<0.05)。观察组术后24 h C反应蛋白(70.35±11.48)mg/ml、白介素-6(76.35±15.15)pg/ml、肿瘤坏死因子α(8.55±1.38)pg/ml与对照组(100.59±16.40)mg/ml、(97.08±14.61)pg/ml、(12.94±2.18)pg/ml(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63%低于对照组21.95%(P<0.05)。结论非气管插管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手术对肺结节的疗效佳,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可减轻炎性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潘忠军 戎国祥 丁明 殷优宏 张双龙关键词:血流动力学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早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近期疗效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早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丹阳市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60例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多孔组(多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75例)和单孔组(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85例),并持续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3 d免疫功能指标与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单孔组患者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多孔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多孔组;切口长度短于多孔组(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术后3 d两组患者外周血CD4^(+)、自然杀伤细胞(NK)百分比及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均降低,但单孔组均高于多孔组(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均降低,且单孔组均低于多孔组(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肺癌患者以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能够进一步优化手术相关指标,减轻免疫功能损伤,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安全可靠,近期疗效显著。 丁明 戎国祥 潘忠军关键词:肺癌 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免疫功能 孤立性房颤在双侧全胸腔镜下行外科射频消融术的临床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孤立性房颤在双侧全胸腔镜下行外科射频消融术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丹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例孤立性房颤患者,患者均在双侧全胸腔镜下行外科射频消融术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治疗结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出院半年后窦性心律比例66.67%(2/3);干预后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干预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针对孤立性房颤患者,在双侧全胸腔镜下行外科射频消融术治疗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水平,预后情况良好,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取得积极的治疗效果。 戎国祥 潘忠军关键词:孤立性房颤 射频消融术 心功能 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18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方法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患者18例中,食管癌术后3d内发生吻合口瘘4例,给予急诊手术治疗,瘘口修补术1例,左颈部吻合口重建3例;食管癌术后5~16d发生吻合口瘘14例,行非手术治疗,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置入鼻胃管2根,1根插入空肠内行肠内营养,另1根经吻合口瘘口插入瘘口外脓腔,以甲硝唑反复冲洗脓腔,然后持续负压引流脓腔;12例有液气胸者同时行胸腔闭式引流,3d后胸管内无引流液,摄片示肺膨胀好,拔除胸管。结果 18例患者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早期诊断,采取手术及非手术治疗等有效治疗措施可改善患者预后。 丁明 张志宇 潘忠军 邓鹏关键词:食管癌 胸内吻合口瘘 术中亚甲基蓝标定清扫淋巴结提高贲门癌患者生存率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术中直视下亚甲基蓝标定贲门周围淋巴结,引导清扫根治,观察对术后3年无病生存率、5年总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小于70岁,贲门癌单瘤体直径小于8cm,Ⅰ期至ⅢB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常规行D2根治术。B组术中在瘤体周围注入亚甲基蓝,显示周围淋巴结,引导清扫切除,术后随访5年。结果 A组术后3年无病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9%和37%,B组为74%和53%。结论术中直视下行瘤体周围淋巴结标定能较完整地切除前哨淋巴结及被染色而肉眼不易发现的<2mm阳性微小淋巴结,提高了术后3年无病生存率和5年总生存率。该技术简单可行、实用性强,临床可以推广应用。 颜云鹏 毛须平 陈建红 张志宇 马人杰 潘忠军关键词:贲门癌 淋巴转移 生存率 覆膜支架治疗37例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7例因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29例,女性8例。术前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及CT血管造影(CTA),术中造影再次评估病变部位及解剖位置,切开股动脉,行覆膜内支架置入,封堵原发破口,手术成功后再次造影检查。结果:37例患者共置入支架37枚,全部获得成功。术中造影见少量内漏4例,3例经支架近端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1例无需特殊处理。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腔明显扩大。结论:采用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安全、创伤小、恢复快,临床效果显著。 戎国祥 陈锁成 潘忠军关键词:主动脉夹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