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德文

作品数:639 被引量:2,522H指数:24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32篇期刊文章
  • 86篇会议论文
  • 15篇科技成果
  • 4篇专利

领域

  • 606篇医药卫生
  • 22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80篇中医
  • 176篇衰竭
  • 165篇肝炎
  • 162篇肝衰
  • 162篇肝衰竭
  • 123篇慢性
  • 115篇解毒
  • 104篇化瘀
  • 98篇解毒化瘀
  • 87篇细胞
  • 82篇中医药
  • 74篇乙型
  • 73篇解毒化瘀颗粒
  • 73篇急性肝
  • 70篇急性肝衰
  • 70篇急性肝衰竭
  • 67篇重型
  • 64篇重型肝炎
  • 60篇乙型肝炎
  • 51篇肝病

机构

  • 387篇广西中医药大...
  • 272篇广西中医药大...
  • 196篇广西中医学院...
  • 23篇湖南中医药大...
  • 19篇首都医科大学...
  • 17篇湖北省中医院
  • 16篇广西中医学院
  • 16篇广西中医药大...
  • 15篇广西中医学院...
  • 15篇北京地坛医院
  • 14篇湖南中医学院...
  • 14篇解放军第30...
  • 1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上海中医药大...
  • 7篇中山大学附属...
  • 7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637篇毛德文
  • 178篇龙富立
  • 171篇邱华
  • 169篇张荣臻
  • 82篇陈月桥
  • 76篇石清兰
  • 74篇王明刚
  • 73篇胡振斌
  • 72篇王娜
  • 56篇黄古叶
  • 49篇王振常
  • 46篇王秀峰
  • 44篇韦艾凌
  • 36篇唐农
  • 34篇黄晶晶
  • 34篇吕建林
  • 33篇黄鸿娜
  • 19篇韦新
  • 19篇陈小明
  • 19篇王丽

传媒

  • 38篇中西医结合肝...
  • 37篇辽宁中医杂志
  • 36篇临床肝胆病杂...
  • 28篇大众科技
  • 28篇辽宁中医药大...
  • 25篇时珍国医国药
  • 18篇湖南中医杂志
  • 18篇广西中医药
  • 18篇中医药导报
  • 13篇中华中医药学...
  • 1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1篇河南中医
  • 11篇新中医
  • 9篇海南医学院学...
  • 9篇现代中西医结...
  • 9篇广西医学
  • 8篇四川中医
  • 7篇内蒙古中医药
  • 7篇胃肠病学和肝...
  • 6篇湖南中医药导...

年份

  • 25篇2024
  • 40篇2023
  • 32篇2022
  • 42篇2021
  • 35篇2020
  • 18篇2019
  • 39篇2018
  • 52篇2017
  • 27篇2016
  • 37篇2015
  • 39篇2014
  • 36篇2013
  • 25篇2012
  • 27篇2011
  • 24篇2010
  • 35篇2009
  • 30篇2008
  • 25篇2007
  • 19篇2006
  • 5篇2005
6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西慢性丙型肝炎感染病毒基因型和治疗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通过分析广西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感染途径、病毒基因型和患者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标准方案(聚乙二醇干扰素α+利巴韦林)治疗的反应,确定广西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传播主要危险因素及患者对标准治疗的应答。方法对110例患者的病史、感染途径、生化、病毒量和病毒基因型进行分析。24例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每周180μg,加利巴韦林900 mg/d,连续48周治疗。结果年龄≥31岁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数量较多。临床诊断为慢性肝炎ALT正常的占15%,持续ALT水平升高的占70%,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分别占13%和3%。54%的患者有输血史,10%的患者有注射毒品史。28%患者无法说出感染原因。在≤40岁年龄组静脉注射毒品比例较高。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1b型占多数(58%),其次是3b型(14%)、2a型(12%)、1a型(10%)和6a型(5%)。基因型1b和2a型见于因输血而感染的患者,但1a、3b和6a型主要集中在由于静脉注射吸毒而感染的患者。治疗结束应答(ETVR)率:1b型81.8%,1a、3b和6a型达到100.0%,持续应答(SVR)率:1b型72.7%,1a、3b和6a型达80.0%。干扰素治疗没有达到ETVR的患者多为高病毒载量(HCV-RNA>4.16E07拷贝/mL)、高龄(>54岁)和基因型1b型的患者。结论从20世纪90年代起献血员抗-HCV的筛选降低了输血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风险,但注射使用毒品在较年轻的年龄组成为感染的危险因素增高。人群筛查可能导致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因素包括有输血史和吸毒史,可以发现丙型肝炎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早期应用标准疗法治疗,将有利于患者获得ETVR。
余晶石清兰陈月桥曾芳杨爱水毛德文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基因型
毛德文运用“毒浊致病”学说论治重型肝炎的经验总结被引量:8
2018年
毛德文教授认为重型肝炎中医病因病机关键在于"毒""瘀""痰",并运用"毒浊致病"学说采用"截断逆转""扶阳培土"和"通腑开窍"法辩治重型肝炎,临床疗效显著。
王挺帅毛德文陈月桥张荣臻吕建林凌春萍周玲瑶
关键词:重型肝炎
中西医结合防治HBV相关性肝衰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8年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重大的全球性健康问题。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自然史,发现(CHB)发生自发性急性加重发生率高,有学者统计累积发病率每年10%~30%”。0。近年数据显示,每年约有30%的慢性HBV感染的10%患者会出现自发性疾病进展至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HBV)。
石清兰蓝艳梅毛德文王娜王明刚吕建林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慢性HBV感染全球性健康问题累积发病率
解毒化瘀颗粒对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预后效果的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解毒化瘀颗粒对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预后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茵栀黄颗粒,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解毒化瘀颗粒。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与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7.1%,高于对照组46.7%(P<0.05);随访1~3个月,采用终末期肝病评估模型(MEU)评分系统评估两组患者预后情况,两组患者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性肝功能衰竭,疗效显著,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石清兰毛德文陈月桥胡振斌
关键词:慢性重型肝炎解毒化瘀颗粒常规西药治疗预后效果
解毒化瘀颗粒对肝衰竭大鼠的作用机制——肝损伤和肝线粒体自噬蛋白Mfn1、Mfn2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研究解毒化瘀颗粒对肝衰竭大鼠肝损害和线粒体自噬特异性蛋白Mfn1、Mfn2表达的作用。将18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解毒化瘀颗粒给药组(JDHYKL组)。采用D-GalN+LPS复制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JDHYKL组给予解毒化瘀颗粒造模前5天开始灌胃给药,延续至成模后24 h,正常组与模型对照组分别给予等量蒸馏水代替。检测各组大鼠ALT,AST和TBIL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自噬特异性蛋白Mfn1、Mfn2表达。经解毒化瘀颗粒治疗后大鼠肝组织肝细胞形态组织结构基本正常,细胞呈条索状排列,部分假小叶形成,肝细胞坏死及空泡化较模型组减轻,同时可明显降低LF大鼠ALT、AST(P<0.05),提高Mfn1、Mfn2表达(P<0.05)。解毒化瘀颗粒可能是通过上调Mfn1和Mfn2的表达抑制线粒体分裂,推动线粒体结合,降低碎片化现象,保护线粒体,而对大鼠肝衰竭发挥保护作用。
吕建林毛德文张文富陈月桥张荣臻潘哲王海燕
关键词:肝衰竭解毒化瘀颗粒肝损伤MFN2
大黄赤芍在肝衰竭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08年
毛德文龙富立邱华黄古叶韦新王丽
关键词:肝衰竭赤芍中医药疗法
联用黄芪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并心肌炎被引量:5
2002年
黄裕红阳航陈兰玲李雅毛德文陈斌
关键词:心肌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药疗法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
基于GEO芯片挖掘联合网络药理学分析解毒化瘀颗粒治疗肝癌的分子机制
2022年
目的采用GEO基因芯片挖掘、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解毒化瘀颗粒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肝癌的基因芯片数据集,利用R软件筛选出显著性差异基因,从TCMSP、SymMap、SwissTargetPrediction等数据库获取解毒化瘀颗粒的活性成分、药物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及STRING、DAVID等平台,对药物-疾病交集靶点进行PPI、GO、KEGG分析,使用PyMOL、AutoDockTools1、AutoDock Vina等软件对活性成分-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得到肝癌显著性差异基因1423个、解毒化瘀颗粒作用靶点682个,筛选出药物-疾病交集靶点122个。PPI拓扑分析得出的核心靶点有ESR1、PTGS2、CYP3A4、MMP9、AR、CYP1A1、PTPRC、TYMS、CDK1等。GO功能富集分析主要涉及氧化还原过程、环氧酶P450途径、细胞外泌体、ATP结合等,KEGG通路分析主要富集在化学致癌作用通路、细胞色素P450代谢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P53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验证显示各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间结合能<-5.0 kcal/mol。结论解毒化瘀颗粒中的异鼠李素、β-谷甾醇、2-甲氧基-3-甲基-9,10-蒽醌、油酸乙酯、茵陈黄酮等活性成分,通过上调ESR1、CYP3A4、CYP1A1、PTPRC及下调PTGS2、MMP9、AR、TYMS、CDK1、PLK1等核心靶点,调控化学致癌作用通路、细胞色素P450代谢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P53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途径,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扩散及对药物的耐药性。
姚元谦吕建林柳琳琳毛德文黄娴黄小英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解毒化瘀颗粒肝癌
鳖甲煎丸对大鼠肝癌癌前病变血管生成和微环境的机制探讨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观察鳖甲煎丸对大鼠肝癌癌前病变各组的血清中TGFβ1、Mmp2、SOD、COX-2、VEGF及肝组织中TGFβ1、Mmp2、SOD、COX-2、VEGF、MVD的影响,探讨鳖甲煎丸通过改变大鼠肝癌癌前病变血管生成和微环境的抗癌的机制。方法选用1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鳖甲煎丸干预组,建立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大鼠肝癌癌前病变组织短期动物模型,在制模过程中给予鳖甲煎丸制剂进行干预,通过观察大鼠动脉血清中TGFβ1、Mmp2、SOD、COX-2、VEGF的变化,免疫组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内TGF、Mmp2、SOD、COX-2、VEGF、MVD的表达水平。结果干预组组织学中TGFβ1、Mpp2、SOD、COX-2、VEGF、MVD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对照组(P<0.01),血清中TGFβ1、Mmp2、SOD、COX-2、VEGF也明显低于模型组及对照组。结论鳖甲煎丸有预防或延缓(DEN)诱发大鼠肝癌发生的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改变肝细胞缺氧微环境抑制TGFβ1、Mmp2、SOD、COX-2、VEGF蛋白的表达,改善肝癌细胞微环境,抑制肝脏微血管生成的病理进程,抑制肿瘤的生长,鳖甲煎丸对肝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黄鸿娜黄晶晶毛德文王振常潘哲
关键词:鳖甲煎丸TGFΒ1MMP2COX-2MVD
肝衰竭肝微循环障碍与中医“瘀”证关系探讨被引量:8
2018年
健全的肝内微循环系统是肝脏功能正常的必要保证。文章首先介绍了肝脏微循环组成与特点及肝腺泡的概念,后探讨了肝衰竭肝微循环的病理改变及与肝细胞再生的关系,作者认为肝腺泡Ⅱ带和Ⅲ带内部微循环改善以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是肝细胞再生的最基本保障。此外,从中医角度探讨了"瘀"的概念及与肝衰竭肝内微循环障碍存在的相关性,认为肝衰竭中医证候虽不尽相同,但病因夹"瘀"则是必然。最后,分析了目前西医治疗手段在改善肝内微循环障碍方面存在的不足及中医药治疗的切入优势,以期中西医优势结合能更好地为本病临床治疗服务。
石清兰王明刚王秀峰毛德文
关键词:肝衰竭微循环障碍肝再生中医药
共6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