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贤才

作品数:36 被引量:149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文化科学
  • 10篇哲学宗教
  • 6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2篇大学生
  • 12篇心理
  • 9篇教育
  • 5篇心理健康
  • 4篇心理学
  • 4篇少年
  • 4篇社会
  • 4篇青少年
  • 4篇理学
  • 4篇教学
  • 3篇辍学
  • 3篇就业
  • 3篇毕业生
  • 2篇大学生就业
  • 2篇大学生社会
  • 2篇大学生社会主...
  • 2篇大学生社会主...
  • 2篇大学生自杀
  • 2篇心理健康教育
  • 2篇心理咨询

机构

  • 22篇广西大学
  • 10篇西北大学
  • 2篇湖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 1篇西安培华学院
  • 1篇广西柳州畜牧...
  • 1篇西安广播电视...

作者

  • 32篇欧贤才
  • 2篇杨晓玲
  • 1篇郑安云
  • 1篇刘刚
  • 1篇杨学成
  • 1篇牙向阳
  • 1篇张慧
  • 1篇申敏婷
  • 1篇闭乐华
  • 1篇刘爱楼
  • 1篇李金德
  • 1篇靳连冬
  • 1篇曹蓉
  • 1篇刘惠珍
  • 1篇刘鹏
  • 1篇苏欣
  • 1篇王凯

传媒

  • 2篇基础教育研究
  • 2篇山东省团校学...
  • 1篇商业时代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南开管理评论
  • 1篇大众心理学
  • 1篇当代青年研究
  • 1篇人文杂志
  • 1篇社会心理科学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广西青年干部...
  • 1篇康定民族师范...
  • 1篇中国农业教育
  • 1篇职业
  • 1篇广西教育学院...
  • 1篇当代教育理论...
  • 1篇广西教育
  • 1篇河北职业技术...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医学与哲学(...

年份

  • 5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现代组织中的非承诺性契约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基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理论,人们一直将契约局限于双方合意与承诺基础上,认为组织中的契约不过是基于私益的“一锤子买卖”;但是,关系契约论则认为组织及其成员都离不开身份、血缘关系、社会文化习俗等非承诺性因素的影响,因而组织中除了承诺性契约之外还大量存在着各种非承诺性契约。非承诺性契约在现代组织中具有普遍性和重要性,因而现代组织的经营和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忽视非承诺性契约的建设。
靳连冬欧贤才
关键词:人力资源企业文化
广西独立学院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测查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SCL-90量表对广西四所独立学院共246名贫困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1)SCL-90各因子问题检出率范围分布在1.63%~6.91%之间,属于较低水平,排名较高的前三个因子分别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其他"。(2)至少存在某方面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任一因子分≥3检出率)为11.38%,大二最高,但无性别、专业和生源地上的显著性差异。
欧贤才牙向阳
关键词:大学生贫困生心理健康SCL-90
不同群体对大学生就业素质的态度差异——基于一项多元评价主体的调查
2013年
通过对用人单位、大学生员工、大学毕业生以及高校教师对大学生就业素质的态度差异的调查发现,这四个群体对大学生就业素质的态度存在多方面的不对称:用人单位更重视工作态度、领悟力等软素质,而毕业生则更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家庭背景等硬素质;相对于用人单位,毕业生和高校教师都不够重视领悟力、可塑性、社交礼仪、面试表现、性格等素质。只有缩小用人单位与大学毕业生之间的素质供求差异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途径。
欧贤才李金德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生求职心理就业素质就业能力
超越心理健康:精神健康的追求被引量:7
2007年
区别于一般心理概念的、狭义的精神概念有三个特征:终极关怀、内发自生以及自由意志。诸如精神信仰危机、生活目标迷茫等区别于传统心理问题的精神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顽疾。现代心理健康标准开始关注并尝试吸纳精神健康。精神健康是21世纪的健康主题,现代人不应仅仅满足于生理和心理的健康,还应寻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健康。
欧贤才郑安云
关键词:心理咨询精神信仰生命价值
从埃里克森的早期人格发展理论谈学前儿童人格教育被引量:4
2006年
埃里克森早期人格发展的理论强调学前各期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人格教育必须从家庭开始,从婴幼儿开始。基于埃里克森的理论,提出早期儿童人格教育的具体实践,包括母婴之间的亲密接触,父母对婴幼儿自主性的培养,通过身教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和积极心理感受,避免过早的专门教育等四个方面。
欧贤才
关键词:人格理论儿童婴幼儿早期教育
心理卫生人才的政策性需求及毕业生就业指导策略
2014年
本世纪初开始,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视,有关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明确要求各类机构增加配备心理卫生人才,使心理卫生人才从社会需求上升为政策性需求。其需求领域主要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基层机构心理卫生、劳教系统吸毒和服刑人员心理矫治、企事业单位员工援助计划、突发事件心理援助和特殊群体心理辅导等方面。本文分析了当前心理卫生人才政策性需求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相应策略。
欧贤才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
浅析死刑认同的心理根源被引量:10
2006年
我国民众普遍认同死刑,这种"死刑认同"具有三种心理情绪根源:死亡情结、社会情感以及正义报复感。死刑认同实质上是国民的一种个人情绪和社会情感的表达和要求。取消死刑是必然趋势,但必须具备相应的社会条件。
欧贤才
壮族和汉族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感和城市融入现状及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比较——基于MIMIC模型与多组结构方程模型被引量:1
2021年
采用标准化量表对广西464名4~6年级壮族和汉族流动小学生的社会排斥感、社会支持和城市融入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基于多指标多原因模型(MIMIC模型)和多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结果显示:(1)壮族和汉族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感水平都比较低,社会支持和城市融入则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汉、壮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感、社会支持和城市融入的合成分和潜变量均值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社会支持对壮族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多个维度都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但在汉族流动儿童中只对其社交融入维度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3)壮族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感对城市融入既有直接预测作用又有间接预测作用(社会支持的中介),而在汉族流动儿童中则主要为直接预测作用。
欧贤才闭乐华郭珍谭琳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会排斥
质疑“死刑民意”:一种社会心理学的视角
2006年
我国普通民众普遍支持保留死刑,但这种“死刑民意”的理由基础却值得怀疑。死刑认同实际上是人们满足个人情绪和社会情感的一种心理诉求,具有深层的心理根源。死刑具有严重弊端,它被人类现代文明所摒弃是一种必然趋势。
欧贤才张慧
关键词:死刑存废民意
青少年日常学校生活事件量表的编制及信度效度与跨学段测量等值性检验:基于有序分类数据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编制一个适用于测量大中学生日常学校生活事件的量表,并检验其在中学生和大学生之间的测量等值性。方法:选取345名大中学生对初始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并在883名大中学生中对正式量表进行基于有序分类数据的信度和效度检验以及跨学段的测量等值性检验。结果:青少年日常学校生活事件量表由经济困扰、学习困扰、人际困扰、恋爱困扰和受罚与失败等5个维度共20个题目构成;其结构效度和复核效度良好,总量表及分量表与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总分均存在中等稍低的显著正相关;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介于0.67~0.77,总量表为0.87)、组合信度(CR介于0.73~0.85)以及重测信度(间隔一周;分量表介于0.68~0.77,总量为0.78);该量表在中学生和大学生之间存在载荷等值,但门栏不等值。结论:青少年日常学校生活事件量表信度效度良好,可用于测量大中学生的短期日常学校生活事件。
欧贤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