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俊伟

作品数:14 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页岩
  • 7篇页岩气
  • 5篇地质
  • 4篇常压
  • 3篇地质工程
  • 3篇盆地
  • 3篇储层
  • 2篇低渗
  • 2篇低渗透
  • 2篇低渗透储层
  • 2篇一体化
  • 2篇渗流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数值模拟研究
  • 2篇水平井
  • 2篇松辽盆地
  • 2篇平井
  • 2篇泉四段
  • 2篇微相
  • 2篇北坡

机构

  • 10篇中国石化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4篇梅俊伟
  • 4篇王伟
  • 3篇彭仕宓
  • 3篇陈祖华
  • 2篇陈贞龙
  • 2篇房大志
  • 2篇何希鹏
  • 2篇马波
  • 2篇王运海
  • 1篇高玉巧
  • 1篇姚军
  • 1篇李阳
  • 1篇王烽
  • 1篇周金煜
  • 1篇李雄炎
  • 1篇卢双舫
  • 1篇袁新涛
  • 1篇张俊
  • 1篇张培先
  • 1篇陈刚

传媒

  • 5篇油气藏评价与...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地球科学
  • 1篇第二届中国油...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川区块平桥背斜页岩气开发层系划分及合理井距优化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南川区块平桥背斜五峰—龙马溪组含气页岩厚度大,目前采用一套层系开发,水平井井距500 m的条件下,存在着纵向动用程度低,平面动用不充分,未能实现页岩储量的充分动用。为了指导该地区页岩气的合理高效开发,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采收率,基于储层精细描述,重点刻画纵向上岩石微相及应力特征,明确其对压裂缝高和缝长的影响,利用微地震监测、气井生产数据历史拟合等技术方法,明确开发层系的划分和平面合理井距的优化。研究结果:(1)南川地区五峰—龙马溪组含气页岩划分为9个小层21个亚层,开发层系划分为上、下2套气层,其中下部气层为(1)—(5)小层,厚度35 m,上部气层为(6)—(9)小层,厚度76 m;(2)平桥背斜合理水平井间距在250 m。
房大志钱劲梅俊伟任建华马波卢比
关键词:页岩气合理井距
扶新隆起北坡庙南地区储层地质建模及有利储集区评价
论文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储层地质学、测井地质学、开发地质学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地质、测井及测试和分析化验资料,以数学地质和地质统计学为方法,开展了层组的划分与对比、沉积相、储层特征描述、储层地质建模以及...
梅俊伟
关键词:低渗透储层地质建模
常压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压后数值模拟研究--以DP2井区为例被引量:5
2022年
页岩储层大规模压裂改造后水力裂缝形态以及压后复杂渗流机理和多种作用机制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压后产能预测及页岩气井网部署的关键。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工作流开展页岩储层水力压裂缝网建模和数值模拟研究,优化开发技术政策,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利用建立的水力裂缝扩展模型模拟压后裂缝网络,该模型考虑水力裂缝间应力阴影、天然裂缝、地应力以及压裂液流动的非均质性,保证了模拟的水力裂缝更接近现场实际,在此基础上考虑气体复杂渗流机理开展压后数值模拟研究。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南川区块DP2井区水平应力差异系数小,压裂可形成复杂裂缝网络,水力裂缝在横向延伸方向上有效支撑较好,垂向上有进一步改进提产空间;考虑应力敏感结合经济效益评价,确定最优生产制度为6×10^(4)m^(3)/d,合理水平段长为2000 m。
王伟陈祖华梅俊伟任建华曾青冬
关键词:页岩气数值模拟裂缝
基于中期基准面旋回变化的沉积微相精细研究--以松辽盆地扶余油田泉四段为例被引量:1
2011年
从区域沉积背景出发,以岩心和测井资料分析为基础,对松辽盆地扶余油田泉四段的岩石类型、粒度分布、沉积构造、泥岩颜色及地球化学特征等各类沉积相标志进行分析,确定其为三角洲沉积,包含三角洲平原和前缘亚相。其中,平原亚相可识别出分支河道、决口扇、天然堤、废弃河道、湖泊沼泽微相;前缘亚相可细分为水下分支河道、河口坝、远沙坝、水下天然堤和支流间湾等微相。依据沉积微相与地层格架的成因关系,在中期基准面旋回的控制下应用取心关键井建立了沉积微相的定量识别图板,对非取心井进行沉积微相的定量识别与划分,并在此基础上绘制了沉积微相的平面及剖面图,总结了微相类型的平面和纵向展布规律及其与含油性的关系,指出分支河道砂体发育规模、连续性、储集性、含油性最好,其次为河口坝砂体,为研究区下一步的开发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梅俊伟彭仕宓袁新涛赵家宏
关键词:沉积微相松辽盆地扶余油田泉四段
南川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优化中的参数敏感性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地质工程一体化综合施策是页岩气降本增效、提高开发效益的重要途径,综合、定量是一体化优化决策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但目前的定量优化更多针对单井进行,常以优化得到的单井最优的裂缝半长/水平井长作为井网部署的依据.在利用运筹学技术构建的单井和区块效益目标函数的基础上,以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为例,对比分析了单井和区块优化结果对主要地质条件和工程参数变化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尽管随着压裂规模(裂缝半长)的增大,单井和区块的效益都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但最优的裂缝半长明显不同.同时,随孔隙度、含气饱和度、压力系数、天然气价格、压裂成本、钻井成本的升高,优化所得的单井和区块的最优裂缝半长变化规律不同.这表明,单井优化的结果不能作为井网部署的依据,区块和单井得到的最优值并不一致,应该以区块地质工程整体一体化优化的结果来布井.这一认识对页岩气及其他非常规油气井网优化部署和效益开发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王惠君卢双舫乔露张俊张俊何希鹏何希鹏高玉巧梅俊伟王伟
关键词:页岩气石油工程
延川南深部煤层气富集规律及开发特征研究被引量:19
2018年
为深入总结延川南深部煤层气的地质特征以及生产规律,研究了其富集规律及产气特征与浅部煤层气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延川南深部煤层气主要富集高产因素为沉积控煤、构造-水文联合控气及物性控产;从煤层气解吸机理出发,降低排采速率,延长见气周期,提高泄压体积的排采方式能保障深部煤层气井高产稳产;井组试采归一化结果表明,深部煤层气初期解吸效率低,但单井控制储量大,具有"见气晚、上产缓、稳产久、单产高"的特点;延川南深部煤层气的高产稳产效果证明此类气藏具备效益开发可行性,研究结果能为同类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借鉴。
陈贞龙王烽陈刚梅俊伟郭涛
常压页岩气田一体化效益开发及智能化评价被引量:9
2021年
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南川地区页岩地质条件复杂、资源禀赋变差,难以实现规模效益开发。为积极推动南川地区页岩气效益开发,坚持推行地质工程一体化、全方位全过程优化的开发理念,围绕“研究部署、井网优化、钻井工程和压裂工程”等方面开展综合研究。坚持地下资源充分动用、地面钻前最优的原则确定钻井平台及井网优化部署;以产能“甜点”为核心优化井位设计,同时应用一体化导向技术,实现精准穿层,提升“甜点”钻遇;以改造缝网复杂程度最大化和产能最大化为目标,优化压裂工艺设计,实现页岩气井效益最大化。基于南川地区页岩气产建实施,形成了南川复杂构造带特点下的“研究部署、设计实施和支撑保障”全过程的一体化模式,实现钻井提速、压裂改造提产,推动南川地区页岩气实现效益开发。
王运海任建华陈祖华梅俊伟胡春锋王伟卢比
延川南山西组煤岩微相特征及其对煤层气开发的指导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延川南山西组含煤岩系发育于三角洲平原亚相,其煤相类型主要为潮湿森林沼泽相,是延川南煤层气田的主要产气层段。以岩心、测井资料、煤岩分析数据为基础,依据成煤物质的形成条件及保存环境,将煤相进一步细分为高位森林泥炭沼泽、中位森林泥炭沼泽及低位森林泥炭沼泽三种微相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煤岩微相与煤层厚度、夹矸厚度、煤岩含气量、煤岩物性及围岩封存性能的关系,揭示煤层气的高产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中位森林泥炭沼泽微相区最有利于煤层气开发,其次为低位森林泥炭沼泽微相区。
梅俊伟王运海杨媛媛
关键词:山西组煤层气
松辽盆地南部扶新隆起北坡泉四段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
松辽盆地南部扶新隆起北坡泉四段储层以长石岩屑砂岩及岩屑长石砂岩为主,成分、结构成熟度均较低,属于典型的低渗、特低渗储层。综合利用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物性等资料,对泉四段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影响储层储集性能的主控...
梅俊伟彭仕宓王金鹏
关键词:松辽盆地泉四段储层特征主控因素
基于地层旋转的地层视倾角计算新方法——应用于水平井地质导向被引量:5
2020年
随着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的逐步深入和开发规模的不断加大,如何更加精确地进行地质导向、指导钻井轨迹的调整、使水平轨迹在优质储层段穿行,对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在三维空间对地层进行旋转,以测井曲线上特征点匹配度最高为原则的地层视倾角计算新方法。新方法以地层等厚对比原则为基础,将地层视倾角的计算问题转化为全局寻优的过程并提出了适用于该方法的二阶段法。较之于常规地层视倾角计算方法,新方法的优势主要表现在:①在靶前大角度扭方位且地层倾向未知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准确计算水平段地层视倾角,同时计算出地层倾向和真倾角;②所选取标准井与水平井钻遇地层的铅垂厚度差别大且地层真厚度未知的情况下,也可以稳定有效地计算地层视倾角。基于实际资料的测试结果表明,利用该二阶段法可以在大角度扭方位情况下准确计算地层综合倾向,继而计算水平段地层视倾角,其结果与实际资料相吻合。结论认为,针对标准井因地层真倾角差异而导致地层铅垂厚度差别大的情况,新方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解飞王蕴梅俊伟陈贞龙
关键词:水平井地质导向全局寻优特征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