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茜

作品数:55 被引量:396H指数:10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佛山市科技攻关项目佛山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血管
  • 13篇动脉
  • 12篇衰竭
  • 12篇基因
  • 11篇心肌
  • 11篇冠状
  • 11篇冠状动脉
  • 10篇心病
  • 10篇心力衰竭
  • 10篇冠心病
  • 9篇心血管
  • 9篇基因多态性
  • 9篇冠脉
  • 8篇心肌梗死
  • 8篇血管紧张
  • 8篇血管紧张素
  • 8篇介入
  • 8篇紧张素
  • 8篇梗死
  • 7篇心血管事件

机构

  • 55篇佛山市第一人...
  • 6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作者

  • 55篇梁茜
  • 33篇杨希立
  • 20篇张健瑜
  • 14篇崔金环
  • 14篇许兆延
  • 14篇杨光
  • 12篇蔡炜标
  • 7篇岑锦明
  • 6篇梅百强
  • 6篇梁日明
  • 4篇董吁钢
  • 3篇李榕生
  • 3篇林爱珍
  • 3篇肖平
  • 3篇李健
  • 2篇韩慧
  • 2篇欧碧英
  • 2篇罗银秋
  • 2篇曾桄伦
  • 2篇陆琼芳

传媒

  • 4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岭南心血管病...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2篇广州医药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医药导报

年份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9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7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汉族人中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活性的关系。方法选取拟行冠脉介入术治疗的中国南方汉族老年CHD患者193例,均给予氯吡格雷300 mg负荷剂量,75 mg qd维持剂量。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聚集率,采用聚PCR RFLP法基因型进行CYP2C19基因型检测。根据不同的基因型人群间氯吡格雷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把携带野生型基因(*1/*1)归为快代谢型,突变杂合型(*1/*2、*1/*3)为中间代谢型、突变纯合型(*2/*2、*2/*3、*3/*3)为慢代谢型。观察患者在服用氯吡格雷等药物治疗后7 d及14 d血小板聚集率的情况。结果野生型与中间代谢型、慢代谢型组间血小板聚集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间代谢型、慢代谢型>7 d组血小板活性降低程度显著优于<7 d组,患者CYP2C19基因慢代谢型的比例为9.84%;心血管事件占8.08%,与野生型基因患者相比有差异(P<0.05)。结论 CYP2C19基因突变与CHD PCI术后氯吡格雷治疗血小板活性有关。
梁茜杨希立张健瑜杨光崔金环肖平
关键词:CYP2C19基因多态性心血管事件血小板聚集率
瑞舒伐他汀防治对比剂肾病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短期大剂量瑞舒伐他汀防治慢性肾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对比剂肾病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拟行PCI术的轻度慢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60例。在全部采用水化治疗基础上,强化治疗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瑞舒伐他汀20mg·d^-1,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10mg·d^-1,观察PCI术前基础血清肌酐(Scr),术后24~72hScr、术前及术后eGFR、mALB等指标。观察两组对比剂肾病及随访6个月内的MACE发生情况。结果120例患者中有13例(10,83%)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强化治疗组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8.3%和13.3%,x2=0.428,P=0.358),术后mALB高于常规治疗组(14.41±8.32和13.75±12.13,P=0.531),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MACE发生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6.6%和18.3%,X2=5.13,P=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短期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可显著降低轻度慢性肾病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后MACE的发生率,有降低对比剂肾病发生率的趋势,且无显著增加蛋白尿的肾脏不良反应。
梅百强杨希立梁茜周昭仑岑锦明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对比剂肾病介入治疗肾病慢性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多态性对随访的佛山地区汉族人冠心病冠脉介入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133例冠心病冠脉介入术后患者,随访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组与无心血管事件组进行比较,并使用基因芯片技术测定其ACE和AGT基因多态性。结果随访36~48个月,联合终点: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或再血管化有38例,心血管事件组AGT基因多态性比无心血管事件组显著增加(P<0.05),ACE基因I/D多态性在两组中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长期随访,AGT基因M235T多态性与中国南方部分汉族人群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有关,AGT基因M235T基因可能是该地区冠心病冠脉介入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梁茜杨希立杨光崔金环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心血管事件经皮冠脉介入术随访
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与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Hcy及LP-PLA2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微循环障碍与LP-PLA2、Hcy的相关性,以及其发生、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63例冠脉造影显示临界病变(狭窄40%~70%,且测量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FR)>0.8),冠脉造影术后测量前降支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值,以IMR中位数为界分为IMR正常组(<21.3 u)和IMR升高组(≥21.3 u)。分别记录和测定两组一般资料、相关生化指标、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和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及同型半胱氨酸(Hcy)值,分析各指标与IMR的关系。结果 63例患者完成IMR测量,IMR范围:6.5~42.3 u,中位数:21.3 u,与正常组比较,IMR升高组HDL-C和CFR更低,而Hcy和年龄较高(P <0.05);IMR值与Hcy、年龄及LDL-C(r=0.263)呈正相关(P <0.05),与CFR、HDL-C呈负相关(P <0.05),与LPLPA2水平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cy是IMR升高的危险因素(P <0.05),HDL-C、CFR是IMR升高的保护因素(P <0.05)。结论 (1) FFR>0.8的冠脉临界病变中,CFR可作为评估冠脉微循环的指标;(2)年龄和Hcy是冠脉微循环障碍的危险因素,CFR和HDL-C是冠脉微循环的保护因素;(3)年龄的增长、HDL-C水平的降低和Hcy可能参与冠脉微循环障碍的病理过程,导致IMR值升高。
岑锦明杨希立郭军张爱东熊卿圆梁茜张健瑜李健蔡炜标梅百强许兆延
关键词: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ACE、eNOS G894T多态性与厄贝沙坦降压疗效的关系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插入/缺失多态性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G894T基因多态性是否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降压疗效相关。[方法]符合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30例,服用厄贝沙坦单药治疗4周,在临床观察疗效的同时,用基因芯片技术对患者ACEI/D、eNOSG894T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含ACED等位基因的患者服用厄贝沙坦后,收缩压下降幅度明显大于I型基因型患者,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OSG894T各基因型之间血压下降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EI/D基因多态性与厄贝沙坦类药物的降压疗效有一定相关性。
梁茜杨希立杨光崔金环
关键词:厄贝沙坦基因多态性
重组人脑钠肽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发急性左心衰中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探讨重组人脑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及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卧床休息、低盐低脂饮食、吸氧、强心利尿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rhBNP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体征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接受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6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发急性左心衰疗效较硝酸甘油好,能明显降低收缩压(SBP),提高心脏排血指数(CI),改善心肌细胞功能,值得进行推广。
张健瑜蔡炜标梁茜
关键词:重组人脑钠肽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竭
冠心病冠脉介入术后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素
2009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原(AGT)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多态性、传统危险因素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物治疗对佛山地区汉族人冠心病冠脉介入术(PCI)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138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使用基因芯片技术测定其ACE、AGT和eNOS基因多态性,比较其随访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组与无心血管事件组的基因型频率。综合患者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物治疗等情况,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AGT基因TT基因型心血管事件组比无心血管事件组显著增加(P<0.05),ACE和eNOS基因多态性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GTTT基因型、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物治疗与冠心病PCI术后心血管事件独立相关(P<0.05)。结论AGTTT基因型、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物治疗可能是影响佛山地区汉族人冠心病PCI术后心血管事件的有效预测因素。
梁茜杨希立杨光崔金环
关键词:冠心病基因多态性心血管事件经皮冠脉介入术
Lp-PLA2及HS-CRP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血清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与冠心病的关系,为临床上对冠心病的预测和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2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15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08例及非冠心病组47例,其中冠心病组根据冠心病的类型不同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40例及急性心肌梗死组38例。比较各组患者血清中Lp-PLA2以及hs-CRP的浓度差异。用冠脉病变支数表示病变程度,分析Lp-PLA2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急性心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Lp-PLA2及hs-CRP浓度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及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或双支+左主干病变、三支或三支+左主干病变的Lp-PLA2浓度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与LP-PLA2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冠心病的预测和诊治,且LPPLA2的浓度能够反映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
张健瑜梁茜蔡炜标
关键词:冠心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炎症因子
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2017年
目的:探讨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甲组(稳定型心绞痛)66例,乙组(不稳定型心绞痛)67例,丙组(急性心肌梗死)6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各指标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观察急性心肌梗死与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的相关性以及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效能。结果:丙组患者空腹血糖、尿酸、肌酐水平及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高于甲组和乙组,乙组患者空腹血糖、尿酸、肌酐水平及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高于甲组(P<0.05);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P<0.05)。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绘制的ROC曲线下的面积是0.846,95%CI:0.75~0.94(P<0.01);切点值是7.01 mm,特异度是67.53%,敏感度是81.52%。丙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甲组和乙组,乙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甲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明显增加,说明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且随着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的增加,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也随之增高。
蔡炜标王飞许兆延梁茜杨希立李健梅百强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
重组脑钠肽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重组脑钠肽(rh BNP)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56例,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方法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29例、接受常规治疗+rh BNP治疗的观察组27例。评估两组治疗效果;采用Swan-Ganz漂浮导管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水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心功能参数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心功能参数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w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心静脉压(CVP)、右房压(R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功能参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压末期内径(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h BNP可改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优化血流动力学状态。
张健瑜许兆延梁茜梁日明蔡炜标岑锦明
关键词:顽固性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心功能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