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刚
-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剂量地塞米松与654-2对重度烧伤患者MODS的防治与机制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与 65 4 2联合应用对重度烧伤患者MODS的防治作用及对患者血清中IL 2、SIL 2R浓度的影响。方法 3 8例早期入院重度烧伤患者 ,随机分为大剂量应用组 (地塞米松 40mg、65 4 2 40mg ,每 8小时 1次 ,3d)与生理盐水对照组 (对照组 ) ,每组各 19例。治疗中对照组已发生MODS患者 18例 ,随机分为大剂量治疗组 (地塞米松 80mg每 4小时 1次、65 4 2 60mg每 8小时 1次 ,1d)与一般剂量组 (地塞米松 40mg、65 4 2 2 0mg ,每 8小时 1次 ,3d) ,每组 9例。ELISA法动态监测血清IL 2、sIL 2R水平 ,并观察患者脏器功能的变化、病情转归及大剂量组的副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一般剂量组相比 ,两大剂量组IL 2水平显著升高、sIL 2R水平显著降低 (P <0 .0 5 )。应用组MODS发生率、受损脏器数和重要内脏器官 (心、肺、肾、胃肠 )受损数均较对照组少 ;治疗组受损脏器恢复时间较一般剂量组短 ,MOF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一般剂量组少。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①大剂量地塞米松与 65 4 2联合应用对防、治重度烧伤后MODS均有积极作用 ,比一般剂量治疗效果明显。②防治机制可能与其影响sIL 2R及IL
- 梁志刚李江黄峻梁达荣霍丽贞刘锡麟
- 关键词:地塞米松烧伤
- “改善大面积烧伤早期处理方案”对其愈后的影响研究
- 2003年
- 目的 分析改善烧伤早期处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愈后的作用 .方法 总结自 1996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大面积烧伤 (烧伤面积均大于 30 % ) 4 2 6例 ,以 2 0 0 0年 1月 1日为界分 2组 ,界前为A组 ,界后为B组 .B组同时应用了经改善的早期治疗新措施 :改良的、更充分的液体复苏 ;山莨菪碱恢复肠道血供 ;尽早的肠内营养 ;更果断的气道支持 ;悬浮床广泛的早期应用保护创面 ;氧自由基清除剂防止氧自由基的损害 ;生长激素早期应用 ,减轻炎症介质失控的损害 ;早期 (或休克期 )大面积切痂植皮 ;有活力的异体皮广泛应用于覆盖创面 ;微粒植皮及网状植皮被作为主要植皮手段等 .结果 A组 311例 ,病死率 16 1% (死亡 5 0例 ) ,B组 115例 ,病死率 7.8% (死亡 9例 ) (p <0 .0 1) ,A组平均治愈时间 86± 3天 ,B组平均治愈时间 4 5± 2天 (p <0 .0 1) .结论 改善了的烧伤早期处理措施 ,可以显著减少病死率 ;
- 梁志刚梁达荣李孝健霍丽贞邓忠远
- 关键词:烧伤生长激素
- 烧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总结烧伤后并发ARDS的预防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5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间该院收治的烧伤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及结果。结果 8年间该院烧伤科共收治体表总面积 (TBSA)30 %以上的成人 4 76例 ,并发ARDS 78例 ,发病率为 16 4 % ;发病时间高峰为伤后 5~ 11d ;脓毒症、延迟复苏或复苏不理想、重度吸入性损伤等为ARDS发病的高危因素。 78例中 ,治愈 6 1例 ,死亡 17例 ,病死率 2 1 8%。死亡 17例中 ,死于ARDS 3例 ,脓毒症 7例 ,MOSF 7例。脓毒症及其引发的MOSF仍为主要死亡原因。结论 严重烧伤后ARDS仍有较高病死率 ,预防重点在于早期复苏、早期切 (削 )痂植皮手术和防治脓毒症等综合措施。治疗关键在于及早诊断和机械通气 ,PEEP是必不可少的通气方式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是治疗的重要内容 ,深度创面的手术等原发病的处理是治疗的根本。
- 李孝建梁达荣霍丽贞谢有富梁志刚邓忠远
- 关键词:ARDS烧伤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
- 烧伤创面外涂红汞致毒性反应六例
- 2000年
- 霍丽贞刘锡麟钟棉梁志刚
- 关键词:烧伤红汞毒性反应外涂汞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