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子晶

作品数:14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渝中区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乳腺
  • 6篇腺癌
  • 5篇乳腺癌
  • 4篇肿瘤
  • 3篇手术
  • 3篇细胞
  • 3篇甲状腺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通路
  • 2篇切除
  • 2篇腺肿瘤
  • 2篇AKT/MT...
  • 1篇导管
  • 1篇导管内
  • 1篇导管内癌
  • 1篇多药
  • 1篇多药耐药
  • 1篇心理
  • 1篇心理评估

机构

  • 9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绵阳市中心医...
  • 1篇涪陵区人民医...
  • 1篇上海城建职业...

作者

  • 14篇林子晶
  • 5篇明佳
  • 3篇贾宗良
  • 3篇樊林
  • 3篇车向明
  • 2篇何纪恩
  • 2篇赵伟
  • 2篇杨露
  • 2篇印国兵
  • 2篇郭丹
  • 1篇周华
  • 1篇刘长安
  • 1篇范胜浩
  • 1篇刘莉
  • 1篇张丹杰
  • 1篇吴诚义
  • 1篇范盛浩
  • 1篇王光辉
  • 1篇刘瑞延
  • 1篇孙治君

传媒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中华乳腺病杂...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科教导刊
  • 1篇陆军军医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1
  • 6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薯蓣皂苷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模型小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效果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0只成年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薯蓣皂苷低、高剂量组,以髓鞘碱性蛋白+完全弗氏佐剂构建EAE小鼠模型。LFB和HE染色观察髄鞘和浸润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T细胞活化标志物(CD4)、巨噬细胞活化标志物(F4/80)、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的表达;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FN-γ、IL-17、IL-22、IL-4、NLRP3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脊髓组织中总蛋白NF-κB、p-NF-κB(细胞核和细胞质)、IFN-γ、IL-17、IL-22、IL-4、NLRP3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Trans AMTM NF-κB p65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NF-κB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脊髓组织中CD4、F4/80、GFAP和IBA-1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薯蓣皂苷低、高剂量组CD4、F4/80、GFAP和IBA-1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和脊髓组织中IFN-γ、IL-17、IL-22、NLRP3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而IL-4水平明显降低(P<0.05);薯蓣皂苷低、高剂量组IFN-γ、IL-17、IL-22、NLRP3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而IL-4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脊髓细胞质NF-κB明显降低、细胞核NF-κB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薯蓣皂苷低、高剂量组小鼠脊髓细胞质NF-κB明显升高、细胞核NF-κB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核中NF-κB p65与DNA结合活性明显增加(P<0.05);薯蓣皂苷低、高剂量组细胞核NF-κB p65与DNA结合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薯蓣皂苷可能通过抑制p-NF-κB的活化而改善外周血和脊髓组织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进而改善EAE小鼠脊髓病理损伤。
夏凡林沈磊莹曹阳林子晶
关键词:薯蓣皂苷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炎症核因子ΚB小鼠
乳腺癌癌旁组织中PCNA、c-erbB-2、p53、ER、PR基因的表达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癌癌旁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C-erbB-2、p53、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蛋白的表达,探讨适合中国女性保乳手术的安全切除范围。方法收集4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切除标本,将每一标本分为癌肿区和癌旁区,癌旁区再划分为癌旁1 cm、2 cm、3 cm及>3 cm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以上5组乳腺组织中非典型增生的发生率以及PC-NA、c-erbB-2、p53、ER、PR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距离原发癌肿越远,癌旁组织发生非典型增生以及c-erbB-2、p53蛋白阳性的比例越低(P<0.05);癌旁1 cm、2 cm组高危因素(非典型增生以及c-erbB-2、p53)的比例明显高于3 cm组(P<0.05),而癌旁1 cm与2 cm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PCNA、ER、PR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推荐以癌旁2 cm作为安全切除范围。
贾宗良林子晶车向明姚璐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手术非典型增生C-ERBB-2P53
胃窦癌胃周淋巴结转移规律的探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探讨胃窦(胃L区)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期间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胃窦癌根治性淋巴结清扫手术的129例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解剖,分组收集切除淋巴结,逐枚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并计算各组淋巴结转移率,分析其与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Borrmann分型等方面的关系.结果 本组129例胃窦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阳性80例(62%).共收获3295枚淋巴结,平均每例25.54枚,中位数24枚/例,转移淋巴结数889枚.胃窦癌患者No.1、No.3、No.4d、No.5、No.6、No.7、No.8a、No.9、No.11p、No.12a、No.14v各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8.60%、48.84%、37.98%、38.76%、44.19%、31.01%、10.85%、14.73%、4.65%、1.55%及0.78%,其中以No3和No6组为最高.结论 在实施胃癌根治手术时,应综合考虑各临床病理因素,并结合胃窦区胃癌淋巴结分组、分站转移的特点,合理选择淋巴结清扫范围,以达到根治目的.
刘瑞延车向明樊林赵伟王光辉张丹杰何纪恩林子晶
关键词:胃肿瘤肿瘤转移淋巴结切除术
内消瘰疬片治疗甲状腺囊肿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内消瘰疬片治疗甲状腺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72例甲状腺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甲状腺素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上增加内消瘰疬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治疗组为94.44%,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消瘰疬片辅助治疗甲状腺囊肿能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林子晶
关键词: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素片
甲状腺微癌4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癌的诊治经验和生物学行为。方法:对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47例甲状腺微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女性40例,男性7例,女:男5.7:1。以甲状腺结节就诊的29例,在健康查体中超声发现甲状腺结节18例。发现结节到就诊时间最长15年。手术前47例均行甲状腺彩色超声检查,其中30例提示甲状腺结节内存在钙化呈细砂粒状。术前行甲状腺结节穿刺19例,有8例诊断为甲状腺癌,4例诊断为甲状腺腺瘤,5例诊断为甲状腺肿,2例诊断为桥本氏甲状腺炎。手术行冰冻快速病理诊断43例(包括术前8例),误诊4例。结论:甲状腺微癌误诊率较高,彩色超声显示甲状腺结节内细砂粒样钙化对甲状腺微癌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甲状腺微癌的手术治疗应与甲状腺癌一样对待,甲状腺微癌同样有较高的转移率。
贾宗良林子晶
关键词:甲状腺钙化手术
浆细胞性乳腺炎合并导管内癌一例
2022年
根据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乳腺癌已成为全球新发癌症病例中占比最高的恶性肿瘤,约占新发病例总数的11.7%[1]。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又称乳腺导管扩张症,是最常见的非哺乳期乳腺炎,好发于30~50岁的非哺乳期妇女,约占乳房良性病变的4%~5%,且发病率呈上升、年轻化趋势[2]。而PCM治疗周期较长,并发乳腺癌的情况容易被忽略,这可能延误恶性疾病的治疗。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一例浆细胞性乳腺炎合并导管内癌患者,现结合相关文献报告如下。
刘莉王清良黄婷林子晶曾斌史艳玲明佳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腺炎
肋间臂神经切断术治疗腋臭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可行性探讨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nerves,ICBN)切除治疗腋臭的可行性,并提供相关解剖学基础。方法对25具成人尸体的50侧腋区进行解剖,观测腋窝被毛区的神经支配情况;另对合并腋臭的20例乳癌患者分两组进行切除或保留ICBN的手术,观察切除ICBN对腋臭的影响。结果 ICBN可分为缺如型(4%)、单干型(10%)、单干分支型(50%)、双干型(28%)及3干型(8%);95.83%的ICBN均参与腋窝被毛区的支配,其中,单干型全部分支进入腋窝被毛区,单干分支型及多干型者则由下支或下干支配腋窝被毛区,其上支、上干单独或与臂内侧皮神经汇合进入上臂内侧;34%的第3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可发支达腋窝被毛区。乳癌根治术中切除ICBN可消除腋臭,保留ICBN者腋臭无变化。结论切除ICBN或其上支、上干,从而消除腋窝被毛区汗腺的分泌以治疗腋臭是可行的。
印国兵郭丹刘长安吴诚义杨露范盛浩林子晶
关键词:腋臭肋间臂神经切除
miR-382-5p通过Akt/mTOR信号通路影响乳腺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极化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s)中miR-382-5p的表达对巨噬细胞极化表型以及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18-2020年本院25例临床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及配对癌旁组织巨噬细胞,用qRT-PCR检测miR-382-5p的表达;利用miR-382-5p过表达慢病毒转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ouse peritoneal macrophages, PMs),qRT-PCR、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的M1/M2极化指标(iNOS、TNF-α、Arg-1、IL-10等)、miR-382-5p以及Akt/mTOR信号通路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86、CD206的表达;将4T1细胞与TAMs、过表达miR-382-5p的TAMs共培养或培养上清液处理后,CCK-8实验检测4T1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4T1细胞的侵袭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4T1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25例临床标本的乳腺癌TAMs的miR-382-5p表达水平较配对癌旁组织巨噬细胞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miR-382-5p的TAMs的M1型极化标记物(iNOS、TNF-α、CD86等)的表达水平升高,M2型极化标记物(Arg-1、IL-10、CD206)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5);4T1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被抑制(P<0.05)。结论 miR-382-5p可能通过改变乳腺癌TAMs的极化状态影响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迁移等过程;其机制可能与miR-382-5p介导Akt/mTOR信号通路调节巨噬细胞极化相关。
周华王园园林子晶明佳
关键词:乳腺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ICRORNA
乳腺外科中如何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型"对年轻医生展开临床教学工作被引量:2
2023年
当代乳腺癌的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应对年轻乳腺癌患者的诊疗难点和心理问题是乳腺外科医生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笔者挖掘了培养过程中的课堂、临床以及院外各个教学活动的细节,总结了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型"培养新一代具有良好观察力、洞察力和共情力的优秀临床医生的经验.应用叙事医学模式,穿插真实病例,带教中鼓励医学生与年轻患者的沟通对话、独立制订治疗方案、病例讨论,全方位构建患者模型,建立以人为本的诊疗思维;鼓励学生加入患者的心理评估和宣教工作,为患者构建更安全、包容的社会环境.通过上述教学过程,可以使医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
林子晶邓琴明佳
关键词:年轻乳腺癌心理评估
8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手术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前诊断,首次手术方式的选择及补充性二次手术的必要性。方法:分析近10年来收治的8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手术的临床资料。再手术中采用快速病理检查,根据肿瘤浸润的范围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行甲状腺残叶、峡部、对侧大部分切除,甲状腺全切及同侧淋巴结功能性清扫术。结果:58例行患侧残留腺体峡部及对侧腺体大部分切除,17例行甲状腺全切术。7例因肿瘤侵及范围较广泛仅行姑息性切除。35例因肿瘤侵及甲状腺包膜或术中发现淋巴结肿大,而行同侧功能性淋巴清扫术。术后病理:淋巴结转移22例(62.9%),癌残留52例(63.4%)。再手术造成喉返神经损伤4例,其中3例半年后恢复,1例未见明显改善。甲状旁腺损伤3例,经近期处理后恢复。食管损伤1例。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前定性诊断较困难,局部切除癌残留率较高,应及时做补充性二次手术。小于一叶切除的手术方式应废止。
贾宗良林子晶樊林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手术癌残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