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
- 作品数:146 被引量:671H指数:14
- 供职机构:航天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航天中心医院科研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大剂量腺苷钴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大剂量腺苷钴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5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腺苷钴胺组和维生素B12组,治疗4周,用目测类比评分法评定疼痛程度,并定期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测试、汉密顿焦虑量表测试。结果:2组治疗前后目测类比评分法疼痛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苷钴胺组优于维生素B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腺苷钴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优于维生素B12。
- 高金颖杨旭
- 关键词:原发性三又神经痛大剂量腺苷钴胺
-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被引量:16
- 2016年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一种阵发性、由头位变动引起的伴有特征性眼震的短暂发作性眩晕,是最常见的前庭疾病。后半规管BPPV(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of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PSC-BPPV)是最常见的BPPV类型,临床上推荐Dix-Hallpike试验作为诊断PSC-BPPV的"金标准",Epley法是目前治疗PSC-BPPV最有效的复位方法。水平半规管BPPV(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of Horizontal Semicircular Canal,HSC-BPPV)发病机制复杂,是仅次于PSC-BPPV的常见BPPV亚型,其实际发病率可能被低估。临床实践中,HSC-BPPV其诊断与复位治疗方法与PSC-BPPV均不相同。本文即围绕HSC-BPPV研究的发展史及流行病学、分类、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复位方法的相关进展做一综述。
- 洪渊焉双梅吴子明杨旭
- 关键词: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八例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例确诊为抗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出现前驱症状;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出现快速进展的精神行为异常、认知障碍,4例为首发症状,此外表现有言语障碍、癫痫发作、运动障碍、意识水平下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8例患者脑脊液抗NMDAR抗体阳性,3例头MRI检查显示异常病灶,位于大脑皮质、丘脑、海马、脑干等部位。6例患者脑电图异常,为弥漫性慢波或局灶性痫样放电。所有患者均接受一线免疫治疗,延误诊治的1例患者对治疗反应差并出现复发。结论:抗NMDAR脑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具有其特点,对于出现不明原因的精神行为异常或认知障碍的青年患者,及时行抗NMDAR抗体筛查十分必要,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 赵静杨静杨旭王培福
- 关键词:免疫治疗
- PU-215应用ASSURE法检测脑梗塞患者HP现症感染的诊断价值评估
- 杨旭高金颖郑志东李继来杜继臣
- 全程规范管理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被引量:6
- 2012年
- 为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医院的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本文总结和归纳了我院近五年来在研究生教育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心得,即从生源质量管控,到入院培养和管理,再到毕业答辩和就业指导等,从各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全程管理。在这种管理机制下,医院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原则,历经几年的探索和发展,研究生培养规模呈现逐年扩大的良好态势,为医院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李瑛方梅杨旭何小芹席家宁
- 关键词:全程管理
- 眼源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被引量:10
- 2014年
- 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MP)是起源于椭圆囊的能够客观反映前庭-眼反射通路完整性一种无创电生理检查,是一项新的前庭功能检查技术,与眼震电图和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用于眩晕相关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全面评价前庭系统的功能状态。
- 李婧杨旭吴子明
- 关键词:椭圆囊
- 白血病神经系统并发症
- 白血病除了疾病本身可直接侵犯神经系统外,而白血病的化疗药物也可以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预后及生活质量。由于白血病神经系统并发症临床表现多样、不典型,且亦不被临床工作者重视,易被误诊误治。本文对白血病一...
- 杨旭杜继臣赵杰
- 关键词:白血病神经系统并发症
- 超声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病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应用超声技术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及斑块形成的程度。方法对10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及31例健康人进行彩色血管超声检查,比较其动脉硬化程度。结果①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硬化较严重。②各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斑块发生率(>60%)及狭窄发生率(>40%)均较高。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较严重,进行颈动脉颅外段超声检测,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诊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宋倩杨旭康春松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脑血管病
- 表现不典型延误诊治的肝豆状核变性3例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辅助检查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3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延误诊治的原因。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均中年隐匿起病,缓慢进行性加重。临床症状例1表现为体重增加,智能减退,逐渐出现言语不能及肢体无力;例2表现为进行性球麻痹;例3表现为肢体震颤,后期出现言语不清,随病情发展,均出现广泛皮质、锥体束及锥体外系损害表现。常规检查2例肉眼可见双侧角膜K-F环,1例裂隙灯下可见;均存在临床下肝脏损害,1例出现多项凝血功能异常;血清铜蓝蛋白均明显降低;头MRI出现双侧脑干、基底核较为对称的多发异常信号,均为T_1WI低信号,FLAIR、T_2WI高信号改变。经低铜饮食及驱铜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搜索既往报道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662例,归纳总结8种首发表现及4大临床症状,并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概括。结论:肝豆状核变性多中青年隐袭起病,缓慢进行性加重,临床出现神经多系统损害表现,头颅MRI以脑干、基底核区对称异常信号为突出改变,应进一步检查角膜K-F环、腹部超声及血清铜蓝蛋白,早期诊疗临床预后较好。
- 赵静温宏峰金迪王培福杨旭
-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血清铜蓝蛋白预后
- 一种支持大数据集成架构的多维分析系统被引量:1
- 2015年
- 面对新型数据管理和分析环境,结合高校信息化建设中业务统计分析要求,本文设计了基于数据仓库架构的多维分析系统,实现了人事主题数据仓库及多维分析模型,满足了灵活高效的教职工信息分析的需求;同时,设计了基于传统数据仓库、Hadoop和数据库集群之上的透明访问网关和支持大数据集成架构的BI分析系统,为未来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数据分析系统建设奠定了基础.
- 刘云峰王倩宜杨旭欧阳荣彬
- 关键词:商务智能ETL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