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世文

作品数:52 被引量:108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哲学宗教
  • 19篇历史地理
  • 4篇文学
  • 2篇社会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经学
  • 12篇儒学
  • 11篇儒家
  • 7篇张栻
  • 5篇文化
  • 4篇宋代
  • 3篇哲学
  • 3篇清代
  • 3篇北宋
  • 2篇道家
  • 2篇道统
  • 2篇新儒学
  • 2篇学者
  • 2篇易简
  • 2篇哲学体系
  • 2篇儒家经典
  • 2篇儒家文化
  • 2篇圣人
  • 2篇圣人之道
  • 2篇思潮

机构

  • 5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华大学
  • 1篇温州大学

作者

  • 51篇杨世文
  • 3篇郑晔
  • 2篇李国玲
  • 2篇张行
  • 1篇李钊
  • 1篇仇利萍

传媒

  • 7篇四川大学学报...
  • 6篇中华文化论坛
  • 5篇儒藏论坛
  • 4篇孔子研究
  • 4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典籍与文...
  • 2篇巴蜀史志
  • 2篇江苏科技大学...
  • 2篇西华大学学报...
  • 1篇文献
  • 1篇周易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人文杂志
  • 1篇中国哲学史
  • 1篇船山学刊
  • 1篇四川图书馆学...
  • 1篇西南民族学院...
  • 1篇西南金融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3篇1996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易简功夫——宋儒的经学取向
<正>清末学者皮锡瑞在其所著《经学历史》中将经学史上的宋代时期称为“经学变古时代”。的确,从宋代经学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特征来看,都与此前的汉唐经学、此后的清人学术有重大的区别。宋代经学重义理,好创获,重发挥,喜新说,在阐释...
杨世文
清代四川经学考述被引量:5
2010年
清代四川经学可以划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清初四川经学基本上可以看成是宋明之学的延续,经学方面很少有影响力的作品问世。中期四川经学有所复兴,但只有到晚清五十年,四川经学才异军突起。从整个清代来看,四川经学虽较江、浙、皖等学术文化大省逊色,但还是在曲折地向前发展。
杨世文
关键词:清代经学
张栻《南轩易说》辑佚
2012年
张拭《南轩易说》是其重要著作,但元明以后,渐无全本流传,以致有人怀疑张拭只注《易传》,或将《南轩易说》与《紫岩易传》相混淆。事实上宋元以后,历代《易》著对《南轩易说》多有征引,涉及三十四卦及《系辞上传》《杂卦》等。张拭曾对整个《周易》经传作注,殆无疑义。通过搜集佚文,读者将此本与传世张拭《南轩易说》结合,自可大体恢复其原貌。
杨世文
关键词:张栻周易
道不远人:张栻的儒家之道被引量:1
2022年
儒家之道贯通天人,而从本质上看,儒家是关于“人道”的学问,“道”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它的实践性和历史性。张栻认为仁即道,道即仁,仁道即人道,而人道本于天道,从而建构起“仁道本体论”。他对于儒家仁道的阐发,植根于儒家传统,而赋予了时代特色。张栻重视“仁道”的实践性,强调其经世之用,反对“慕高远而屑卑近”,认为如此则“将终身无所进益”。由此出发,他系统论述了修身之道、教育之道、治国理政之道,突出了富有实践性的蜀湘学术特色。
杨世文
关键词:张栻儒家
经学与理学研究的贯通——蔡方鹿教授新著《中国经学与宋明理学研究》读后
2012年
宋明理学,是中国儒学在宋明时期的表现形态,也是儒学的新发展,因此被称为“宋明新儒学”。宋明理学与经学的关系,长期以来是一块有待于开垦和深入研究的处女地。蔡方鹿教授的新著《中国经学与宋明理学》(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版,以下简称蔡著),煌煌两巨册,洋洋135万余字,不仅从宏观的角度,对宋代以前中国经学的发展演变、经学的哲学化——宋明理学的形成、宋明理学的发展演变、理论构成、基本特征及其经学观,作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系统的深入分析和研究,而且对北宋、南宋、元代、
杨世文
关键词:宋明理学研究中国经学中国儒学
性二元论及明儒的批判和改造
2021年
早在先秦时代,先贤就对人性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尤其是孟子、告子、荀子围绕着人性善恶与否表达了自己的不同观点。随着宋明理学的兴起,理学家们逐渐形成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性二元论,意在从本体论上肯定孟子的性善说,同时结合宇宙论对孔子的“性相近”与告子的“生之谓性”等人性说加以弥合。但由于性二元论本身存在着否认以“气质之性”为性与割裂理气的倾向,明代理学家据此对性二元论进行了批判与改造。纵观每一次人性论的发展,都离不开学者对于善恶之源的探索。
杨世文陈祎舒
关键词:善恶
论韩愈的儒学文化观及其历史意义被引量:10
2002年
韩愈的新儒学理论 ,尽管后世有不少疵议 ,但现在人们讲新儒学史 ,大体都要追溯到韩愈。韩愈倡导的儒学文化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首先 ,韩愈站在维护儒学文化主体地位的立场上 ,排诋异端 ,攘斥佛老 ,成为后世儒学革新的动因之一。其次 ,韩愈对儒学基本精神的阐扬 ,以及对儒学精神传承脉络的爬梳 ,揭示了一条中华文化的发展主线 ,启迪后人。在儒学文化的各个层面中 ,韩愈突出对心性论的关注 ,开启了后世新儒学之先河。韩愈以后 ,很多新儒学家都致力于理论创造 ,发挥儒学奥旨 ,并以道统的继承人自居 ,推动儒家文化的向前发展。韩愈着重发掘儒学文化的基本精神 ,不为章句训诂之学 ,推动了儒学研究方法的革新。
杨世文
关键词:新儒学道统心性论
抑儒扬孔:廖平孔经哲学体系中的儒家
2021年
甲午之役后,思想界对中学价值的重估也被提上日程,这包括对孔子身份的定位以及儒学与诸子关系的楷定。为使华夏文明不坠于地,赋予诸子学存在的合理性,廖平将百家皆收归于孔学,并将儒家作为论述的重点,围绕孔子、儒家、诸子三者的历史定位,倡言尊经与知圣。生逢古今中西之大变局,惟有求得自救之方才能换来本国文明生机的延续。廖平没有选择尊儒的坦途,而是不避其难,开辟出了一条抑儒尊孔的蹊径。通过对圣人与经典、孔学与儒家、诸子与儒家、汉学与宋学的辨析,廖平揭示了儒家与孔学的差异,从而尊孔子为至圣,退儒家于诸子,达到独尊孔学的目的。
杨世文王雯雯
关键词:儒家孔子经学诸子学
学术大同与全球政教——以廖平《大同学说》为核心的考察
2020年
廖平经学以“六变”著称,在近代独树一帜。其早年的“今古学”思想备受学人关注,至于其后期的经学主张,研究者多斥为“空幻怪诞”,无甚价值。事实上,如果认真研读廖氏著作,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对经学“致用性”的丧失充满了焦虑,故不得不“学随世变”,倡导“经学改良”。故他在戊戌之后放弃了“今古学”之辩,转而泯灭“今古”界限,实现“群经大同”。不仅如此,他还通过将诸子百家皆收归孔门,打通中学与西学,建构起属于自己的“学术大同”体系,并推之治法,为全球政教秩序规划了独特的“大同”之路,以重新确立孔经的普世价值,恢复“通经致用”的学术传统。在近代学术转型的背景下,廖平的思考代表了儒学革新的另一条路径。
杨世文陶亮
关键词:政教
近百年时代思潮与儒家经典研究
2010年
'近百年'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时间概念。大体而言,相当于从晚清民国以来直至本世纪初这样一百年左右的时间段,基本上以20世纪为中心,但不局限于20世纪,前后两端有所延伸,上起19世纪末,下到21世纪初。这样处理的好处在于,照顾到了学术史的传承与流变,避免了人为设定某年某月为起止点的机械性。
杨世文
关键词:儒家学术史思潮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