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全胜

作品数:9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色列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病毒
  • 5篇基因
  • 5篇杆状
  • 5篇杆状病毒
  • 4篇细胞
  • 3篇蛋白
  • 3篇凋亡
  • 3篇荧光
  • 3篇荧光蛋白
  • 3篇细胞凋亡
  • 3篇绿色荧光
  • 3篇绿色荧光蛋白
  • 3篇昆虫细胞
  • 2篇基因表达
  • 1篇凋亡机制
  • 1篇凋亡抑制
  • 1篇毒杀
  • 1篇毒素
  • 1篇毒素基因
  • 1篇多角体

机构

  • 9篇武汉大学

作者

  • 9篇杜全胜
  • 8篇齐义鹏
  • 2篇王福山
  • 2篇黄永秀
  • 2篇裴子飞
  • 1篇张敏
  • 1篇杨远征
  • 1篇王业富
  • 1篇李晓峰
  • 1篇彭艳华
  • 1篇朱反修
  • 1篇岳莉莉
  • 1篇齐兵
  • 1篇吕利群
  • 1篇朱应
  • 1篇李小锋
  • 1篇程介克
  • 1篇屈小玲
  • 1篇李凌云
  • 1篇王宗礼

传媒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国科协首届...

年份

  • 1篇2003
  • 2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高效表达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HBVe抗原被引量:20
1998年
通过基因工程操作,使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融合,用新型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昆虫细胞中高效表达了HBeAg-GFP双功能融合蛋白。经ELISA法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证实,表达产物既能发射易于检测的绿色荧光,又具有HBV的e抗原活性。
岳莉莉齐义鹏杜全胜李燕
关键词:GFP基因
细胞凋亡的诱发/抑制和抗凋亡细胞系的构建
以缺损型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cNPV)感染昆虫细胞(Sf9),诱发了细胞凋亡。由此发现了AcNPV的凋亡抑制基因P35。我们进一步在原核和真核细胞中克隆和表达了粘虫NPV(LsNPV)和棉铃虫NPV(HaNPV)...
齐义鹏王业富李小锋杜全胜彭艳华
关键词:昆虫细胞
一个新的杆状病毒凋亡抑制基因的克隆及鉴定被引量:3
1998年
缺失功能性p35基因的苜蓿尺蠖核形多角体病毒(AcNPV)突变体(vΔP35K/pol+)感染草地夜蛾细胞(Sf9和Sf21)[1]及海灰翅夜蛾细胞(SL2)[2]时,引起细胞凋亡,从而使病毒的感染流产.我们发现海灰翅夜蛾核形多角体病毒(SlNPV)...
杜全胜齐义鹏Nor Chejanovsky
关键词:杆状病毒细胞凋亡
基因工程重组杆状病毒杀虫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新的基因工程杆状病毒杀虫剂,其主要内容是用基因工程手段对苜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基因组进行多方改造:构建两类转移载体,并克隆毒素基因或报道基因的表达盒,与野生的或重组的AcNPV共转染昆虫细...
齐义鹏黄永秀王福山李凌云杜全胜李晓峰吕利群朱印周湘鄂杨芳
文献传递
杆状病毒宿主范围决定的研究
杜全胜
关键词:杆状病毒昆虫病毒核型多角体病毒绿色荧光蛋白细胞程序化死亡
全长和截短的δ内毒素cryIAc基因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
1995年
在昆虫病毒转移载体PVL1393多角体基因启动子下游克隆了全长的苏芸金杆菌δ内毒素基因cryIAc,得到了重组转移载体pThY1,用KpnI将cryIAc基因进行了截短,得到了重组转移载体pVLY2.随后在两种重组转移载体cry基因的下游引入了IE1启动于驱动的neo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和SV40小t抗原终止区作为cry基因的终止信号,得到了重组转移载体pVLYlneo和PVLY2neo,分别用两种重组转移载体DNA与野生型AcNPVDNA共转染昆虫Sf9细胞,用G418筛选后经有限稀释法纯化,得到了携带全长和截短。ryIAc基因的两种重组病毒vVLY1neo和vVLY2neo,分别在昆虫细胞中表达了分子量为133300和82000的cry蛋白,大小分别与cryIAc晶体蛋白和预计的截短蛋白相同,并均具有与原晶体蛋白相同的免疫活性,生物测定表明两种表达产物均具有杀虫活性,和昆虫病毒一起产生协同增效毒性.
杨远征杜全胜朱反修王福山齐义鹏黄永秀
关键词:基因表达内毒素杆状病毒
突变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昆虫细胞和幼虫中的表达被引量:2
1999年
用细菌—杆状病毒穿梭系统(Bac-to-Bac)将一套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S65T)和完整多角体蛋白基因的表达盒转座到AcNPV-Bacmid的Tn7转座接受位点,从而构建出一种带有gfp基因和完整多角体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用这一重组病毒感染细胞能稳定地形成多角体,并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强烈的绿色荧光,以重组病毒感染粉纹夜蛾(Trichoplusiani)幼虫后,在阳光下即可看到发射绿色荧光的幼虫,在手提式长波紫外光照射下绿色荧光更为强烈。
裴子飞杜全胜齐义鹏朱应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杆状病毒GFP昆虫细胞
DNA与水溶性卟啉H_2TMAP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4
1994年
DNA与其它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构成认识某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和一些药物(特别是抗癌药物)治病机理的基础.同时,在阐明DNA结构和功能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DNA与卟啉化合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报道较多。
庞代文齐义鹏杜全胜王宗礼程介克张敏
关键词:DNA水溶性卟啉相互作用
细胞凋亡相关新基因的发现及其功能研究
齐义鹏齐兵裴子飞杜全胜屈小玲
该项目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克隆凋亡诱发基因和缺失凋亡抑制基因构建成工程病毒mtHSV,细胞和动物实验证明它能杀死肿瘤细胞,对正常细胞无影响,具有显著的靶向性、选择性和安全性,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开辟了一条用工...
关键词:
关键词:杆状病毒基因表达凋亡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