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锋

作品数:42 被引量:16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历史地理
  • 11篇生物学
  • 10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5篇石器
  • 23篇旧石器
  • 18篇遗址
  • 15篇石器时代
  • 15篇旧石器时代
  • 9篇石制品
  • 6篇考古
  • 5篇泥河湾盆地
  • 5篇晚更新世
  • 5篇更新世
  • 4篇代人
  • 4篇晚更新世晚期
  • 4篇现代人
  • 4篇旧石器遗址
  • 4篇考古学
  • 4篇古学
  • 3篇水洞沟遗址
  • 3篇细石
  • 3篇旧石器时代晚...
  • 3篇旧石器时代遗...

机构

  • 42篇中国科学院
  • 16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6篇甘肃省文物考...
  • 4篇吉林大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兰州大学
  • 2篇河北大学
  • 2篇图宾根大学
  • 2篇山东省文物考...
  • 1篇赤峰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天津市文化遗...
  • 1篇亚利桑那大学
  • 1篇河北省文物研...
  • 1篇青岛市文物保...

作者

  • 42篇李锋
  • 24篇高星
  • 22篇陈福友
  • 10篇李锋
  • 5篇刘德成
  • 4篇王春雪
  • 4篇张晓凌
  • 4篇李罡
  • 4篇王山
  • 3篇张东菊
  • 3篇关莹
  • 3篇张双权
  • 2篇裴树文
  • 2篇周振宇
  • 2篇张乐
  • 2篇王辉
  • 1篇周新郢
  • 1篇彭菲
  • 1篇姜莉君
  • 1篇徐欣

传媒

  • 28篇人类学学报
  • 2篇考古
  • 2篇化石
  • 2篇中国科学:地...
  • 2篇大众考古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大自然
  • 1篇科学
  • 1篇民族艺术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第十届全国第...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地区现代人起源问题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8年
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现代人起源问题,在国际学术界"近期出自非洲说"和"多地区进化说"两派学说激烈争论的背景下一直存在着"本土连续演化"与"非洲移民替代"两种假说的碰撞,两种观点的主要提出与支持者分别来自古人类学和分子生物学界.随着新材料发现、新分析进展和更多领域介入此项研究,相关认识得到深化,有关假说得以发展和修正,不同人群间发生过基因交流、现代人都经历过复杂的融合与演化过程渐成学术界共识.中国地区新发现的人类化石所揭示的古人类体质特点及其演化,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成果和古DNA信息的提取与破译,正使该地区现代人群起源与形成过程逐渐清晰起来,但不同假说的交锋仍在持续,分子生物学主流观点认定中国地区最早现代人来自西方,古人类学和考古学则在强化对"连续进化附带杂交"观点的论述.本文梳理、总结了近年中国在此问题上的研究进展及西方学术界的相关发展变化,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方向提出了思路与建议.
高星彭菲彭菲李锋
关键词:现代人起源
甘肃省徐家城旧石器遗址发掘简报被引量:13
2012年
徐家城遗址主要埋藏于水洛河右岸第二级阶地上覆的马兰黄土中,出土石制品5500余件、动物化石近600件,并筛选出大量碎屑(石/骨)等。遗址共有分4个文化层,包括第5,第4C,第4B和第4A文化层;各文化层石制品类型与技术相近,反映了中国北方石片石器技术传统的特征。石制品以中、小型为主,包括搬入石材(7.1%)、石核(2.6%)、石片(24.6%)、断块(12.6%)、碎块/片(49.4%)、石器(3.2%)和无法分类者(0.4%);石器类型以边刮器、尖状器为主,石锥、砍砸器为重要类型,凹缺器、端刮器、锯齿刃器等较少且不典型。石器毛坯选择以片状为主,绝大多数为单面加工,加工程度较低。主要文化层第4B、第4C层为原地埋藏,据地貌、地层分析和AMS-14C年龄测定,推断其年龄在约36ka-43ka BP(未校正)之间。
李锋陈福友王辉刘德成王山张东菊李罡张晓凌高星
关键词:石制品晚更新世晚期
广西崇左岩溶洞穴化石考察记
2010年
广西的喀斯特地貌非常发育,石灰岩山体中常常有岩溶洞穴。200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金昌柱研究员在崇左市板栗乡木榄山智人洞内发现了一件古人类下颌骨,其显示出解剖学上现代智人的特征,对于研究现代人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旧石器考古学家高星非常关注含人类化石的堆积中是否有石器等文化遗物,于是让陈福友与笔者加入了金昌柱老师的考察队。2008年11月19日,考察队来到主要工作地点——广西崇左生态园。
李锋
关键词:岩溶洞穴人类化石现代智人古脊椎动物文化遗物
甘肃省葫芦河流域徐家城旧石器时代遗址
李锋陈福友高星王山
克拉克的“技术模式”与中国旧石器技术演化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事物的演化具有阶段性,人类行为的演化阶段通常是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的物质文化组合。作为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人类行为研究重要内容的石器技术演化过程,常被研究者总结为不同的演化阶段。随着区域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对技术演化过程的认知也会发生改变,或将其中的阶段细化,或将其取消。
李锋
关键词:旧石器
“许家窑人”埋藏地层与时代探讨被引量:8
2020年
“许家窑人”化石发现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盆地西端的侯家窑遗址。该遗址20世纪70年代历经数次发掘,发现古人类化石20件、石制品数万件以及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虽然已有大量关于遗址的研究成果发表,但人类化石和考古遗物的出土地层仍有些模糊,文化层时代也存在较大争议;年代数据在20 kaBP到500 kaBP的大范围间变化,影响学者们对“许家窑人”及其文化遗存演化位置的认识。鉴于此,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现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2007~2012年对该遗址开展了持续的考古调查及发掘,重要目的之一在于廓清遗址埋藏的地貌部位和文化层的分布状况等基本信息。侯家窑遗址的地层包含上、下两个文化层;下文化层以下2~3 m(距地表约14.5 m)处确认了不整合接触面,其下为泥河湾层堆积,之上为河流阶地堆积。综合对20世纪70年代发掘的地层描述、新发掘地层以及人类化石保存状态的认识,“许家窑人”化石应出自遗址地层沉积序列的上文化层中,而非湖相的泥河湾层中。通过对目前遗址已有测年数据的重新梳理,我们认为,上文化层即“许家窑人”化石的时代为200~160 kaBP,主要对应深海氧同位素6阶段早期;下文化层的准确年代仍需验证,目前光释光年龄为198±15 kaBP,26Al/10Be埋藏年代为240±50 kaBP。
王法岗李锋
关键词:河流沉积泥河湾层
贵州观音洞遗址石制品剥片技术辨析被引量:6
2020年
近期,英国杂志《自然》(Nature)发表了对贵州观音洞遗址1964-1973年出土石制品的再研究结果,认为该遗址石制品中存在系统的勒瓦娄哇技术;新的光释光测年显示遗址主文化层距今17-8万年。据此,该文作者认为观音洞遗址的石制品组合代表了东亚最早的勒瓦娄哇技术遗存。本文对观音洞遗址石制品的研究历史、勒瓦娄哇技术研究简史和定义等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同时对观音洞遗址相关石制品进行了详细观察分析。在此基础上认为,观音洞遗址石制品组合是一个相对简单的石核-石片技术复合体,与之前学者得出的结论一致;不存在勒瓦娄哇技术。最后,本文对宁夏水洞沟、金斯太、通天洞等遗址发现的勒瓦娄哇技术遗存的简要分析表明,目前尚无可靠证据显示中国在距今5万年前出现过勒瓦娄哇技术。
李锋李锋李英华
关键词:石制品
宁夏水洞沟遗址第2地点发掘报告被引量:24
2012年
水洞沟第2地点是水洞沟遗址群的重要遗址之一,自2003年来共进行了4次发掘,揭露面积约100m2,发现7个文化层,包含用火遗迹、石制品、动物化石、串珠装饰品和磨制骨针等。本文观察和研究的石制品1万余件,总体上显示中国北方石片石器工业的技术特征,但最下部第7文化层出土1件具有水洞沟第1地点特征的石叶石核。动物化石比较破碎,集中分布于火塘内部或周围,反映了古人类围绕火塘进行肉类资源利用的行为。综合水洞沟第2地点的AMS14C及光释光测年数据,该地点主要文化层年龄集中在距今41ka-20ka BP之间。
陈福友李锋王惠民裴树文冯兴无张双权张乐刘德成张晓凌关莹高星
关键词:旧石器时代晚期
天津蓟县东营坊遗址出土的石制品
2015年
东营坊遗址位于天津蓟县境内。2007年,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200m2,出土石制品90件。石制品原料系就地取材于遗址附近的河床或基岩;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器和断块;剥片采用锤击法;石器以小型为主,包括刮削器和雕刻器,由硬锤直接加工而成,方向以正向居多。根据文化层底部哺乳动物化石的测年结果,遗址年代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过渡阶段或旧石器时代晚期早段。
王春雪盛立双周振宇李锋陈雍高星
关键词:晚更新世晚期石制品
叩石有声 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
2021年
石器时代与打制石器“石器时代”是一个我们都熟悉的名词,不做解释也知道这是一个远古的时代。19世纪上半叶,以汤姆森为代表的丹麦学者将人类文明史分为石器、铜器、铁器三个时代,石器时代是第一阶段,以制作和使用石质工具为主要特点。1865年,法国考古学家艾夫伯里将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李锋
关键词: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人类文明史铁器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