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见春

作品数:88 被引量:315H指数:9
供职机构:日照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9篇等效性
  • 29篇色谱
  • 28篇液相色谱
  • 28篇生物等效
  • 28篇生物等效性
  • 28篇相色谱
  • 27篇高效液相
  • 26篇高效液相色谱
  • 19篇药物
  • 17篇液相
  • 13篇药动学
  • 12篇色谱法
  • 11篇血清
  • 11篇液相色谱法
  • 11篇人血
  • 11篇人血清
  • 11篇高效液相色谱...
  • 10篇质谱
  • 10篇人体生物
  • 10篇联用法

机构

  • 62篇蚌埠医学院
  • 19篇合肥合源医药...
  • 10篇蚌埠医学院第...
  • 9篇安徽医科大学
  • 9篇蚌埠医学院第...
  • 7篇日照市人民医...
  • 7篇安徽省药物临...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中山大学
  • 2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蚌埠医学院附...
  • 1篇巢湖职业技术...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
  • 1篇军事科学院
  • 1篇扬子江药业集...

作者

  • 88篇李见春
  • 23篇蒋志文
  • 18篇高署
  • 11篇郑青山
  • 11篇董海军
  • 11篇王秀
  • 10篇祝晓光
  • 8篇吴华璞
  • 8篇张志涛
  • 8篇马涛
  • 7篇朱锦秀
  • 7篇张劲
  • 7篇张俊东
  • 6篇朱娜
  • 5篇张文静
  • 5篇霍强
  • 5篇石庆平
  • 5篇董淑英
  • 5篇张红敏
  • 4篇黄继汉

传媒

  • 11篇蚌埠医学院学...
  • 9篇中国医院药学...
  • 9篇中国临床药理...
  • 6篇中国新药杂志
  • 5篇淮海医药
  • 5篇中国药房
  • 4篇安徽医药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中国新药与临...
  • 2篇中国药业
  • 2篇国际药学研究...
  • 2篇江苏省药学会...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药事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成药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8篇2010
  • 13篇2009
  • 10篇2008
  • 7篇2007
  • 8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7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药动药效学定量方法在心血管药物中的应用研究
黄晓辉李俊郑青山唐松涛李禄金谢海棠杨维维孙彤王夏芹陈纭王钦李见春杨娟黄继汉王鲲
该项目系统地、综合地、创新地应用PK-PD模型、群体PK/PD模型、临床试验模拟等各种药动药效定量方法,对抗高血压、抗凝抗血小板、调脂药物三类药物的代表性药物进行应用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直接应用研究的给药方...
关键词:
关键词:临床合理用药药物治疗
LC/MS/MS测定人血清中环苯扎林的浓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盐酸环苯扎林片在健康人体单、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方法:4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平均分为4组(男女各半),单次给药分别口服盐酸环苯扎林片5 mg、10 mg、15 mg,多次给药10 mg,q8h×6 d。按试验...
李见春陈飞虎蒋志文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药代动力学
文献传递
兰索拉唑肠溶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研究兰索拉唑肠溶片与肠溶胶囊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单剂量空腹口服兰索拉唑肠溶片和肠溶胶囊各30mg,HPLC法测定其血清中兰索拉唑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DAS2.0统计软件处理,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兰索拉唑肠溶片与肠溶胶囊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为1.808±1.031和1.341±0.498h、Cmax为0.764±0.385和0.902±0.369μg·ml-1、Tmax为3.639±0.744和2.500±1.000h、AUC0-10h为3.024±1.941和3.098±1.742μg·h·ml-1。兰索拉唑肠溶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9.57%±59.48%。结论: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李见春胡齐胜高署蒋志文
关键词:兰索拉唑HPLC生物等效性
酸枣仁、肉桂和硝苯地平联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其安全性评价
目的:观察中药酸枣仁、肉桂和硝苯地平联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在给药前、给药后3d、7d、10d、14d,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收缩压、舒张压。用药前后每周测大鼠的体重和摄食量,连续用药3...
黄继汉李见春王小晨郑青山
关键词:酸枣仁肉桂硝苯地平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作用安全性评价
文献传递
羟基喜树碱-磷脂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细胞毒性评价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制备羟基喜树碱-磷脂复合物(HCPT-PC),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并考察其细胞毒性。方法采用马尔文粒径电位测定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粒径和形态进行表征;采用X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对复合机制进行考察;同时考察其溶解度和抗肿瘤活性。结果 HCPT-PC粒径为(145.08±18.37)nm;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呈均匀分布的球形;粉末衍射结果显示,HCPT-PC中HCPT从结晶态转变为无定形状态;红外光谱显示HCPT与PC的极性端存在弱相互作用;HCPT-PC在水、PBS、乙醇、正辛醇中的溶解度分别提高约21.91、20.36、1.42和6.32倍;与Hep G2、SMMC-7721和H22细胞作用48和72 h后,HCPT-PC的IC50值较HCPT分别提高3.57、11.14、2.79、37.26、21.23和24.49倍。结论 HCPT通过与PC的极性端形成弱相互作用复合成无定形状态的HCPT-PC,其溶解度和抗肝癌活性较HCPT显著提高。
张红敏李琬晴高静张慧李迎孙建绪李见春李见春
关键词:溶解度细胞毒性
LC/MS/MS法测定人血清中硫普罗宁的浓度及应用
硫普罗宁(tiopronin),化学名称为N-(2-琉基丙酞基)一甘氨酸,通过侧链的游离活性琉基在体内发挥多种的药理效应,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脂肪肝、药物性肝损害、肝硬化、病毒性肝炎等肝脏疾病的治疗,也可用于腹部手术后对胃粘...
朱锦秀李见春吴华璞祝晓光蒋志文
关键词:硫普罗宁液质联用法生物等效性
文献传递
2种盐酸非索非那定制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盐酸非索非那定口腔崩解片与普通片在正常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分别单剂量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口腔崩解片(受试制剂)与普通片(参比制剂)60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非索非那定血药浓度,用DASver2.1软件计算二者药动学参数以考察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者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后的Cmax分别为(240.01±77.66)、(237.76±89.97)ng·mL-1,tmax分别为(1.85±1.02)、(2.18±0.81)h,AUC0~72分别为(1309.9±467.7)、(1236.3±433.1)ng·h·mL-1,AUC0~∞分别为(1319.2±468.8)、(1245.9±436.2)ng·h·mL-1。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112±36)%。结论:盐酸非索非那定口腔崩解片与普通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王界永高署李见春董海军姜威石和鹏
关键词:非索非那定药动学生物等效性
药事管理学教学案例库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医学院校药学专业学生的特点,建立了适合药事管理学教学要求的案例库,并对教学案例资料的整理加工,课堂案例讨论的组织实施以及案倒库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有助于推进医学院校药事管理学案例教学法改革,提高课程的教学水平。
张志涛石庆平李见春王秀张劲
关键词:药事管理学案例教学法教学案例库
氨氯地平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洽疗轻、中度高血压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了解氨氯地平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有效性及不良反应(安全性)的差异。方法:应用Meta分析对26篇文献28项研究氨氯地平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同质性检验及合并效应量的...
李见春郑青山
关键词:氨氯地平META分析
文献传递
西妥昔联合阿霉素对三阴乳腺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西妥昔联合阿霉素对三阴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法测定药物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JC-1染色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Western blot测定细胞内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Bcl-2及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 MTT结果显示,西妥昔对MDA-MB-231细胞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但作用时间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影响较小。阿霉素对MDA-MB-231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与时间依赖性。西妥昔与阿霉素合用能明显增强对MDA-MB-231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合用组12、24、48 h的细胞存活率与西妥昔组、阿霉素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PI结果显示:单用西妥昔、阿霉素均可诱导MDA-MB-231的凋亡。联合用药可明显提高细胞的凋亡率,合用24 h的凋亡率达到了(43.86±3.62)%,与西妥昔组(11.0±2.32)%、阿霉素组(17.1±1.37)%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JC-1染色结果显示西妥昔、阿霉素单用及联合应用均可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合用组降低更明显。Western blot显示西妥昔可下调Bcl-2、GRP-78的表达,激活Caspase-3。阿霉素对Bcl-2及Caspase-3表达无影响,可增加GRP-78的表达。合用组的GRP-78、Bcl-2表达明显降低,Caspase-3的激活明显增加。结论西妥昔与阿霉素合用可增强对三阴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抑制作用,增加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西妥昔通过下调内质网应激水平,去除内质网应激对细胞的保护作用,进而减少Bcl-2表达,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促进细胞的凋亡。
王秀李见春张竞竞赵素容刘浩
关键词:三阴乳腺癌联合用药阿霉素线粒体膜电位凋亡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