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英华

作品数:88 被引量:20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6篇渗滤
  • 34篇污水
  • 32篇地下渗滤
  • 26篇渗滤系统
  • 24篇地下渗滤系统
  • 16篇污染
  • 15篇生活污水
  • 15篇脱氮
  • 10篇环境工程
  • 8篇水力负荷
  • 8篇土壤
  • 8篇环境工程学
  • 6篇基质
  • 5篇多环芳烃
  • 5篇水处理
  • 5篇纳米
  • 4篇土壤渗滤
  • 4篇脱氮效果
  • 4篇污染土
  • 4篇污染土壤

机构

  • 57篇东北大学
  • 44篇沈阳大学
  • 1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鞍山钢铁集团...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马萨诸塞大学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鞍钢股份有限...
  • 1篇佐治亚理工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山东一诺威新...

作者

  • 88篇李英华
  • 69篇李海波
  • 24篇孙铁珩
  • 18篇王鑫
  • 16篇王洪
  • 9篇邹轶
  • 8篇徐新阳
  • 6篇胡筱敏
  • 5篇王书文
  • 5篇孙丽娜
  • 4篇杨蕾
  • 3篇赵青
  • 3篇宋雪英
  • 3篇陈熙
  • 3篇李哲
  • 2篇戴莹
  • 2篇黄海华
  • 2篇李玉双
  • 2篇段玉龙
  • 2篇宫璇

传媒

  • 12篇安全与环境学...
  • 8篇东北大学学报...
  • 5篇环境工程学报
  • 4篇生态学杂志
  • 4篇环境保护与循...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环境工程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水处理技术
  • 2篇沈阳大学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功能材料

年份

  • 2篇2023
  • 13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3
  • 9篇2012
  • 2篇2011
  • 8篇2010
  • 9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污水地下渗滤散水管的布孔方法
一种污水地下渗滤散水管的布孔方法为:散水管长度12-18米,内壁直径60-80毫米,散水管进水口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以散水管进水口一端为起点,在前4-6米的管壁上,按照间距8-10厘米均匀钻直径为8毫米的小孔,在后8-...
李英华李海波王鑫孙铁珩
一种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农田土壤的生态方法
一种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农田土壤的生态方法为:1、选择具有对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具有修复功能的植物:玉米、大豆、蓖麻和紫花苜蓿,按植物常规方式进行播种,植物生长期为一个生长季,100~150天。2、将高效微生物菌剂于植物播种前5...
王洪李海波王鑫李英华邹轶
文献传递
生化一体化反应器的应用及发展被引量:7
2008年
从不同侧面综述了当前国内外生化一体化反应器的研究进展情况,并结合在沈阳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的相关研究,提出了一体化反应器应用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和主要解决途径。
李英华孙铁珩李海波李晓东
关键词:生化反应器一体化
饮用水氯化消毒副产物的控制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为控制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Trihalomethanes,THMs)的生成,以腐殖酸与富里酸混合液模拟饮用水中天然有机物(Natural organic matters,NOM),采用电絮凝/氧化-超滤(Electroflocculation/oxidation-ultrafiltration,EC/O-UF)协同工艺对NOM进行处理,通过考察NOM去除率以及膜通量的变化对电解时间进行优化。在最佳电解时间下优化消毒剂投加量,通过原水及经EC/O-UF出水2种水样进行168 h的消毒试验,分别在不同时间取样分析其A254、A410、A465/A656及余氯值,进而验证消除THMs隐患的效果。结果表明,EC/O-UF工艺运行5 min时NOMs平均去除率为60%~65.35%,最佳电解时间为30 min,此时对NOMs的平均去除率为83%~87.87%。最佳Na Cl O投加量为10 mg/L(以游离氯浓度计)、接触时间120 min时,出水余氯质量浓度为0.98~1.08 mg/L。与原水直接消毒相比,经电絮凝/氧化-超滤(Electroflocculation/oxidation-ultrafiltration,EC/OUF)工艺处理后的出水可有效减少有机物的初始质量浓度、水体色度以及降低消毒反应中的耗氯量。一级反应方程拟合发现,反应结束时余氯值较高,EC/O-UF能够显著降低此类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风险。
李英华陈天宇苏菲李海波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余氯消毒副产物
东北地区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研究进展
2022年
东北地区污染场地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环境问题,因其周期性冻融的气候环境、特殊的土质情况以及长期复杂的污染类型,土壤污染修复呈现难度大、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分析了其修复难点,针对治理东北地区污染场地提出修复方案及修复技术的发展建议。
孙嘉茹钱杰吴纪国黄天赐李英华
关键词:污染场地土壤修复
城市老工业搬迁区河道PAHs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以沈阳市卫工河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为查明城市老工业搬迁区景观河道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分布特征并评估其生态风险,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期间,以沈阳市卫工河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河水和底泥中16种国家环保部优先控制的PAHs环境滞留情况.通过季节性采样和沿河采样,初步查明了PAHs的时空分布特征,用熵值法初步评价了PAHs滞留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卫工河水中PAHs的平均质量浓度为0.721μg·L-1,底泥中PAHs平均质量分数为3 777.8 ng·g-1.河水与底泥中PAHs含量与溶解态有机碳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熵值法分析结果表明,卫工河PAHs滞留存在中度偏低水平的生态风险,但在某些样点区,底泥中萘和蒽的生态风险值较高.
李英华李海波徐新阳宫璇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生态风险
一种地下渗滤污水处理系统基质的铺设方法
一种地下渗滤污水处理系统基质的铺设方法,将渗滤池土方挖掘后,在池体四周用粘土夯实护围,渗滤池底部先铺设一层粘土,夯实后铺设防渗膜,在防渗膜上方铺设数根集水管,在集水管周围填充一层砾石,同时预埋数根观测管,砾石上方铺设一层...
王鑫李海波李英华王洪
文献传递
一种处理含金雀异黄酮废水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染物降解技术,具体的说一种处理含金雀异黄酮废水的方法。将小分子溶解性有机物质作为敏化剂与含植物雌激素金雀异黄酮的待处理废水混合在自然光照射下进行光解,进而降解废水中的金雀异黄酮。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成本低,反应条...
张思玉杨晨赵青张雪娇李英华李海波
文献传递
生物填料地下渗滤系统对生活污水的脱氮被引量:14
2013年
将草甸棕壤、炉渣和活性污泥等基质按体积比13∶6∶1配制生物填料,研究了生物填料地下渗滤系统(subsurface wastewater infiltration system,SWIS)在不同的水力负荷和污染负荷条件下对校园生活污水的脱氮效果。场地实验结果表明,当BOD5负荷为12.0 g BOD5/(m2·d),表面水力负荷为0.04-0.10 m3/(m2·d)时,SWIS对NH+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4%和82.0%。当水力负荷为0.08 m3/(m2·d),BOD5负荷9.3-16.8 g BOD5/(m2·d)时,SWIS对NH+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为92.7%和81.2%。SWIS中氧化还原电位(oxygen reduction potential,ORP)随进水水力负荷和BOD5负荷的增加而降低,脱氮效率下降。综合出水水质和处理效率,适宜的水力负荷和污染负荷分别为0.065 m3/(m2·d)和12.0 g BOD5/(m2·d)。在此条件下,SWIS的启动周期为25-30 d。出水水质均优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标准,且处理效果稳定,抗负荷冲击能力强。
李英华李海波王鑫王洪徐新阳胡筱敏孙铁珩
关键词:校园污水地下渗滤生物填料负荷率
组合地下渗滤技术处理分散生活污水
详述了利用组合地下渗滤技术处理分散生活污水的工艺和系统设计问题。组合地下渗滤系统将浮动生物床预处理和地下渗滤系统深度处理有机组合,将分散生活污水转换为中水再利用,系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邹轶李海波李英华王鑫王洪
关键词:分散生活污水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