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瞿

作品数:27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2篇多态
  • 12篇多态性
  • 11篇基因
  • 10篇基因多态性
  • 6篇脑梗
  • 6篇脑梗死
  • 6篇急性
  • 6篇梗死
  • 5篇脑脊髓
  • 5篇脑脊髓炎
  • 5篇脊髓炎
  • 5篇播散
  • 5篇播散性
  • 5篇播散性脑脊髓...
  • 5篇成人
  • 5篇成人急性
  • 4篇动脉
  • 4篇血性
  • 4篇缺血
  • 4篇卒中

机构

  • 25篇中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27篇李瞿
  • 14篇何志义
  • 10篇刘旭
  • 9篇张小倩
  • 8篇朱瑞霞
  • 5篇王加璐
  • 4篇张慧媛
  • 3篇张朝东
  • 3篇赵传胜
  • 2篇邓淑敏
  • 2篇李蕾
  • 2篇何振巍
  • 2篇胡畔
  • 2篇张健
  • 2篇刘婷婷
  • 1篇姜懿凌
  • 1篇李晓曦
  • 1篇刘文静
  • 1篇冯娟
  • 1篇冯雪梅

传媒

  • 5篇中国临床神经...
  • 4篇解剖科学进展
  • 3篇实用药物与临...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解剖学研究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TP结合盒转运体G1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ATP结合盒转运体G1(ABCG1)是人类ATP结合盒转运体超家族的成员之一,可促进细胞内的胆固醇和磷脂外流,维持细胞脂质稳态平衡。ABCG1缺乏可参与泡沫细胞形成、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和炎症反应等,进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但是无论在动物实验还是人体研究,ABCG1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都有争议,本文针对ABCG1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李瞿张小倩刘旭张慧媛何志义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单核苷酸多态性
成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成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特点,以提高本病的诊治水平。 方法: 对12例临床初诊为ADEM的成人患者进行回顾及随访研究,并对临床特点、MRI改变及预后等进行分析。 结果: ...
李瞿
关键词: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多发性硬化
文献传递
ABCG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ATP结合盒G亚组成员1(ABCG1)的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收集38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例组)与380名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按改良的TOAST分型将病例组分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型亚组(207例)和小动脉闭塞型亚组(182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方法测定ABCG1基因rs225374位点的多态性。结果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型亚组,rs225374位点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5.6%vs 17.9%,P=0.030;49.8%vs 43.4%,P=0.037);小动脉闭塞型亚组与对照组比较,rs225374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ABCG1基因rs225374位点的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具有一定相关性。
李瞿张小倩刘旭张慧媛姜懿凌何志义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缺血性脑卒中
ABCG1基因和ECE-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正>目的 ABCG1基因和ECE-1基因分别被证实参与脂质稳态和内皮功能等调节,进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本研究探讨ABCG1基因和ECE-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
李瞿
文献传递
LOX-1基因多态性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LOX-1基因G501C位点多态性与腔隙性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方法用PCR-LDR方法检测167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和386例健康对照者LOX-1基因G501C位点基因型。结果腔隙性脑梗死组的CC+GC基因型、GC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2,<0.01)。病例组G501C位点的GC基因型频率,在校正传统危险因素后仍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762,95%CI=1.175-2.644,<0.01)。结论 LOX-1基因G501C位点多态性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密切相关,可能是腔隙性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
刘旭朱瑞霞李瞿何志义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LOX-1基因多态性
OLR1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OLR1基因3′-UTR-C188T及G501C位点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用PCR-LDR方法检测219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和386例健康对照者OLR1基因3'-UTR-C188T及G501C位点基因型。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及对照组3′-UTR-C188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G501C位点的CC+GC基因型、GC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P=0.03)。病例组G501C位点的GC基因型频率,在校正传统危险因素后仍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535,95%CI=1.044-2.256,P=0.03)。结论 OLR1基因G501C位点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
刘旭朱瑞霞李瞿何志义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基因多态性
中国人MMP-9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Meta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评价我国人群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C-1562T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对2015年11月前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人缺血性脑卒中MMP-9基因C-1562T多态性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表明,MMP-9基因C-1562T多态性与中国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等位基因模型:OR=1.47,95%CI:1.25-1.74,P〈0.01;显性遗传模型:OR=1.37,95%CI:1.14-1.65,P〈0.01)。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定,倒漏斗图及Begg检验提示存在发表偏倚可能性小。结论 MMP-9基因C-1562T多态性与中国人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
刘旭李瞿张健朱瑞霞何志义
关键词:MMP-9缺血性脑卒中基因多态性META分析
丰富环境促进颞叶癫癇大鼠神经发生及其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丰富环境对颞叶癫癇大鼠齿状回新生细胞分化和存活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丰富环境+假手术组、癫癇组、丰富环境+癫癇组,各组均n=15。大鼠侧脑室注射海人酸制作颞叶癫癇模型。丰富环境干预30 d后,应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大鼠海马齿状回的新生细胞分化和存活情况,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蛋白激酶A(PKA)表达水平。结果丰富环境+假手术组、丰富环境+癫癇组齿状回新生细胞标记物(Brd U)和新生成熟神经细胞标记物(Brd U/Neu N)阳性细胞数分别多于假手术组、癫癇组(P<0.05),而新生星形胶质细胞Brd U/GFAP阳性细胞数无统计学意义,并且丰富环境+假手术组、丰富环境+癫癇组海马BDNF和pCREB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高于假手术组、癫癇组(P<0.05),而PKA蛋白表达水平无增高。结论丰富环境可能通过增强p CREB/BDNF通路促进成年颞叶癫癇大鼠海马齿状回的神经发生。
张小倩李瞿刘婷婷王加璐赵传胜
关键词:丰富环境神经发生齿状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多发性硬化的观察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型(OSMS)及经典型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型的28例患者为A组,经典型多发性硬化患者28例为B组。所有患者以甲泼尼龙1000mg+生理盐水500mL静脉缓慢滴注,1次/d,连用5d,继之以泼尼松片60mg/d,晨顿服,逐渐减量至停药,疗程4~6周。分别在冲击治疗前1d及治疗后第15天,采用EDS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DSS评分差值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D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DS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多发性硬化疗效满意,但在视神经脊髓型及经典型多发性硬化急性期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冯雪梅李瞿冯娟
关键词:甲泼尼龙多发性硬化
影响急性脑梗死静脉rt-PA溶栓早期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影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早期疗效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82例经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组(NIHSS评分降低≥4分,25例)和神经功能无改善组(NIHSS评分降低<4分或者增加,57例),并应用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明确影响溶栓早期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82例患者平均(63.29±9.82)岁,溶栓前NIHSS平均分为(12.46±7.51)分,发病到用药时间平均(170.48±62.41)min。单因素分析中,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组和无改善两组高血压例数(9例vs.36例,P=0.031)、糖尿病例数(1例vs.18例,P=0.022)、发病到溶栓时间[(145.20±7.81)min vs.(183.30±8.23)min,P=0.00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多因素Logistic分析证实只有糖尿病(P=0.044,OR=8.736)和发病到溶栓时间(P=0.038,OR=1.011)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影响疗效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脑梗死合并糖尿病、发病时间长的患者静脉溶栓效果不佳。
张小倩李瞿何志义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