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星

作品数:35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政治法律
  • 13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1篇主义
  • 13篇社会主义
  • 13篇马克思主义
  • 10篇人权
  • 5篇社会
  • 5篇社会主义核心
  • 5篇社会主义核心...
  • 5篇普遍人权
  • 4篇哲学
  • 3篇中国特色社会...
  • 3篇社会主义核心...
  • 3篇特色社会主义
  • 3篇文化
  • 3篇马克思主义中...
  • 3篇科学社
  • 3篇科学社会
  • 3篇科学社会主义
  • 3篇价值观
  • 3篇核心价值观
  • 2篇正义

机构

  • 35篇中共福建省委...
  • 1篇卡尔加里大学
  • 1篇福建行政学院

作者

  • 35篇李海星
  • 1篇顾越利
  • 1篇孙秀艳
  • 1篇林红
  • 1篇温敬元
  • 1篇胡熠
  • 1篇肖剑南
  • 1篇田恒国
  • 1篇罗海成
  • 1篇何建津
  • 1篇刘大可

传媒

  • 4篇中共福建省委...
  • 4篇中共福建省委...
  • 2篇东南学术
  • 2篇天中学刊
  • 2篇古田干部学院...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国外理论动态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兰州学刊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船山学刊
  • 1篇福建党史月刊
  • 1篇学术论坛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科学社会主义
  • 1篇当代中国价值...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郑州航空工业...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权天赋”的自然法情结——一种审视人权的政治哲学视角
2008年
"人权天赋"作为人性自我张扬的鲜明旗帜,并不是人权对神权的任意剪裁,从理论上讲它也有自己深厚的思想基础。从人的主体自由意识的自我觉醒,经由权利观念的历史生成,再到洛克对自然权利的系统论证,其实就是"人权天赋"原则在自然法的独特话域中获取自己理论根性的一般过程。"人权天赋"虽然没有对人类社会生产实践进行自觉的反思,但是,作为交换领域的必然产物,它却为人们在政治哲学的视阈内审视人权提供了必要的视角和基础。
李海星
关键词:人权自然法洛克
基督教哲学中的神人变奏——普遍人权的价值追问被引量:1
2006年
神学和哲学、信仰和理性的关系问题作为中世纪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神人关系在理论深处的高曲变奏。源于自然法的普遍人权对自身价值的主体性追问一直贯穿在这种神人关系的变奏中。对中世纪哲学中神人关系的历史性理解,是把握普遍人权的前在性说明。
李海星
关键词:普遍人权神学
罗素的哲学观——一种对哲学的元意义阐释被引量:1
2007年
在界划和整合科学与神学的学术归属和社会功能的基础上,罗素对哲学的实质、哲学的任务以及哲学的价值的基本观点作了独特的论述。在罗素的元意义理解中,作为"副品"存在的哲学,不仅具备意义世界的价值审视功能,而且富蕴理性思辨的理论反思特性。罗素强调哲学的分析方法功能,但并没有因此就使哲学降至逻辑分析的水平。
李海星
关键词:哲学
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核心领导力的理论特质
2018年
习近平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是在领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自然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习近平的核心领导力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习近平在长期的工作实践和领导历练中形成的核心领导能力,在立场、观点和方法上都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充分体现了人民性、创新性与科学性的辩证统一。并且,这种理论特质以其内在的开放性,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其他国家民族优秀文明成果相融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创造力。
李海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从人权到“人类解放”
2006年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特别是马克思本人,在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历史视野内,对人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作了科学的阐释和说明,对资产阶级的人权观作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人权对于资产阶级革命,它的伟大在于战胜封建专制和神权统治,实现“政治解放”;对于无产阶级,它的伟大则在于战胜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人类解放”。正确认识人权的普遍性、具体性及其与“人类解放”的内在关系,是理解和把握当前我国人权建设和实践的理论切入点。
李海星
关键词:人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哲学基石——重温习近平《略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时代意义》和《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时代意义》
2021年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这两篇文献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就写下《略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时代意义》和《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时代意义》两篇学术专论,分别发表在《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和《福建论坛》上,深入阐述了马克思这两篇文献所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及其对于指导中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所具有的时代意义,从而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孕育、形成和创立,奠定了重要哲学基础。
李海星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普遍人权的价值抽象被引量:1
2006年
如果对人权的价值普遍性作简单的理解就会抹杀人权价值抽象作为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所具有的丰富理论内涵。人与自然辨证关系的解读是普遍人权价值抽象的第一个逻辑前提;人的神祗情结是普遍人权价值抽象的关键环节;人的自我确认是普遍人权价值抽象的最后完成。
李海星
关键词:普遍人权自然法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新启示被引量:3
2006年
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理论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理论机缘;列宁发展了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并将其变为现实,通过实践进一步印证了它的科学性;立足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进行深刻的反思,一定会获取新的理论启示。
李海星
关键词:东方社会理论科学发展观
文化价值视阈下的“和谐社会”
2013年
从人的文化主体视阈来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通过核心价值培育、民主法治建设和文化境界提升,达致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终实现社会的良性运作和人民需求的理想满足。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原则,偏离这个方向就会因人为降低社会和谐的价值标准而使之陷入肤浅。民主法治作为政治现代性的集中体现,不仅是预防和补救社会道德冲突和行为失范的有效途径,而且还是促成社会和谐的关键性体制保证。作为一种技术考量,社会文化境界的提升是社会和谐的外在表征,而作为一个价值目标,它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向度。
李海星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平正义民主法治文化境界
论“两个结合”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2023年
理论创新是一个国家与民族崛起、文明进步的先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的历史经验与实践总结,也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可实现路径与本质要求。“两个结合”的历史逻辑根植于党百年奋斗的恢宏画卷,“两个结合”的理论逻辑内化于党理论创新的思想结晶,“两个结合”的实践逻辑体现于党与时俱进的不懈探索。
李海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