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建津

作品数:41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哲学宗教
  • 9篇政治法律
  • 5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主义
  • 13篇哲学
  • 7篇社会主义
  • 6篇中国特色社会...
  • 6篇特色社会主义
  • 6篇马克思主义
  • 4篇社会
  • 4篇唯物
  • 4篇马克思哲学
  • 4篇费尔巴哈
  • 3篇人类命运
  • 3篇人学
  • 3篇世界历史
  • 3篇市民
  • 3篇市民社会
  • 3篇青年马克思
  • 3篇唯物主义
  • 3篇马克思主义中...
  • 3篇民社
  • 3篇经济学哲学

机构

  • 32篇中共福建省委...
  • 4篇中共中央党校
  • 4篇福建省委党校
  • 3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福建行政学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作者

  • 40篇何建津
  • 1篇顾越利
  • 1篇孙秀艳
  • 1篇林红
  • 1篇温敬元
  • 1篇李海星
  • 1篇胡熠
  • 1篇肖剑南
  • 1篇田恒国
  • 1篇杨文亮
  • 1篇罗海成
  • 1篇代吉成
  • 1篇刘大可

传媒

  • 6篇中共福建省委...
  • 2篇中共天津市委...
  • 2篇岭南学刊
  • 2篇中共福建省委...
  • 2篇古田干部学院...
  • 1篇理论前沿
  • 1篇哲学动态
  • 1篇兰州学刊
  • 1篇哲学研究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理论界
  • 1篇唐都学刊
  • 1篇桂海论丛
  • 1篇理论研究
  • 1篇西安政治学院...
  • 1篇福建党史月刊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中共山西省委...
  • 1篇宁夏党校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实验及其成果——以黑格尔派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为视角
2014年
青年马克思在大学和《莱茵报》期间深受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哲学的影响,但《莱茵报》期间对社会和政治现实的观察使他意识到存在领域的问题比意识、观念层面的问题更有决定意义;费尔巴哈哲学颠覆了青年马克思在"存在与思维的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上的看法,而马克思对哲学本体论问题"什么是存在"的理解一开始就不同于费尔巴哈。当他从实践来理解什么是存在时,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就完成了。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使他对什么是存在这个哲学本体论问题、对人的本质、人的解放途径等问题都形成了与黑格尔派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根本不同的思想观点。
何建津
关键词:青年黑格尔派费尔巴哈哲学基本问题哲学本体论
试论“六个必须坚持”蕴含的辩证关系
2024年
“六个必须坚持”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其中每一个“必须坚持”都蕴含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做到“六个必须坚持”要善于在实践中把握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即在个体与群体的对立统一中把握“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在独立自主与开放借鉴的对立统一中把握“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在坚持与发展的对立统一中把握“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在理论与实际的对立统一中把握“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在整体与部分的对立统一中把握“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在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的对立统一中把握“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何建津窦雪丹
关键词:对立统一
从文明高度和比较视野看待马克思主义被引量:1
2014年
从文明的高度来看,经典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催生人类新文明的理论,在理论上植根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具有创造人类新文明的实践意义。从比较的视野来看,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内圣的强调,对于个体内心世界的关怀和眷注,可以与马克思主义关注社会历史的外王之学形成互补,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道德分层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类可以形成互补。
何建津杨文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文明儒学
协商政治与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规范化建设被引量:6
2005年
协商政治是当代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一种崭新范式。中国的政治协商制度具备了协商政治的基本特征,但还不能算作现代意义上的协商政治。从协商政治的视角审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规范化建设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建设应以协商政治发展的要求为参照,进一步推进规范化建设。
何建津代吉成
关键词:协商政治多党合作制度
探求人的能力与需求矛盾的良性互动——经济哲学视角中的科学发展观
2006年
从经济哲学的视角来考察,资源稀缺性与欲望无限性的矛盾,其实是现实人的能力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说就是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探索实现人的素质和能力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以形成人的多方面能力与合理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以交换价值为核心的市场,相对于暴力和权力来说,是一条有利于促进人的能力和素质发展的优选路径,但它也可能导致现实人的能力片面发展,尤其是导致物质欲望恶性膨胀。因此,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既要继续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又要注意把握市场的合理边界。
何建津
关键词:良性互动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几点认识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从道路、理论、制度三个方面作了概括和阐述,并对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出了八个基本要求。本文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谈几点认识,并对今后如何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何建津
文献传递
论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哲学及其市民社会理论的共生关系被引量:6
2006年
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哲学存在一种共生关系,这主要表现在马克思早年的理论探索和创建活动始终没有离开过社会历史领域中的问题;而他对社会历史领域问题的思索,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哲学。这两个没有离开催生了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是形成马克思哲学和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市民社会作为其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有明确的内涵、外延和具体表现形式。市民社会具有唯物史观其他范畴所不具有的价值功能。
何建津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市民社会
论共同体思维在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中的创造性运用被引量:1
2021年
近代以来,以原子论、机械论为代表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对人类的行为模式和世界秩序建构产生了较大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和对立。世界历史已发展到用共同体思维扬弃原子论、机械论思维的时间节点。共同体思维,并不是要简单回复到过去那种没有分化、抹杀个体与部分的混沌整体,而是要根据自然本有的系统整体性和人类社会因普遍交往而形成的系统整体性,以及人类实践活动面临的现实困境,在部分与整体、个体与共同体的对立统一中,超越和扬弃原子论、机械论思维对部分与个体的片面强调和对整体、共同体的忽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两个时代命题,是对共同体思维的创造性运用,为化解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和对立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何建津
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两条方法论原则,一是从“现有”出发构建“应有”;二是用实践的哲学思维方式看待“现有”。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社会不和谐的根源在于,两大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矛盾的次要方面严重阻碍了矛盾主要方面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就是通过科学调节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使两大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各方面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让适应不同层次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各种生产关系都能顺其自然得到充分发展。第二,要按照两大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要求,在改革中用法制的手段理顺社会关系结构内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从国家利益出发,以理性和智慧应对和处理各种国际争端,积极营造有利于和平、发展、合作的国际环境。
何建津
关键词:社会理想和谐社会社会基本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的发展
2008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奋斗主题。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搞清这样几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决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面对的"三大课题"。从这"三大问题"看,主要是如何解决传统公有制实现形式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矛盾,如何解决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与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矛盾,如何解决党的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思想价值观念多样性的矛盾。
何建津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复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