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旋

作品数:2 被引量:41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胶质
  • 2篇灌注
  • 2篇灌注成像
  • 2篇成像
  • 1篇星形
  • 1篇星形胶质
  • 1篇星形胶质细胞
  • 1篇星形胶质细胞...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通透性
  • 1篇通透性
  • 1篇肿瘤
  • 1篇肿瘤血管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瘤
  • 1篇瘤血管
  • 1篇毛细血管
  • 1篇毛细血管通透...
  • 1篇脑胶质瘤
  • 1篇胶质瘤

机构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柏亚
  • 2篇吴津民
  • 2篇郑斐群
  • 2篇李旋
  • 2篇张诚
  • 2篇余永强
  • 1篇钱银锋
  • 1篇陈骏
  • 1篇孟晓梅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MR灌注成像对星形胶质细胞瘤肿瘤血管通透性的评价研究被引量:21
2002年
目的 运用磁共振灌注成像 (PWI)获取对比剂首过期间的兴趣区图像 ,研究Ⅱ~Ⅳ级星形胶质细胞瘤肿瘤血管的通透性。方法 Ⅱ~Ⅳ级星形胶质细胞瘤共 2 3例 ,常规MR检查后以双倍剂量钆喷替酸葡甲胺 (Gd DTPA)行灌注加权成像 (PWI) ,获取兴趣区准T2 (T2 )增强的灌注图像 ,绘制出病灶的信号强度下降百分率 时间曲线 ,根据首过期末信号下降百分率与首过时间之比计算肿瘤血管的相对通透性 (P )。结果 正常脑组织信号在首过期末几乎恢复至基线 ,胶质瘤则仍有一定程度的信号下降 ,对比剂再循环引起的信号下降最早发生于首过期结束后 5s。Ⅱ、Ⅲ和Ⅳ级星形胶质细胞瘤的P 值分别为 0 19~ 0 4 8(0 32± 0 0 9)、0 71~ 1 2 9(0 98± 0 16 )、1 4 0~ 2 2 4 (1 92± 0 2 1) ,各组P 值两两比较经t检验发现Ⅱ级、Ⅲ级和Ⅳ级的P 值任意两者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Ⅱ /Ⅲ ,t=7 2 8,P <0 0 0 1;Ⅲ /Ⅳ ,t=8 2 7,P <0 0 0 1;Ⅱ /Ⅳ ,t=14 0 ,P <0 0 0 1)。结论 灌注成像对评价星形胶质细胞瘤肿瘤血管通透性具有重要作用 。
钱银锋余永强陈骏郑斐群张诚柏亚李旋吴津民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瘤磁共振成像毛细血管通透性
脑胶质瘤灌注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被引量:27
2001年
目的 :运用磁共振灌注成像(PWI)获取对比剂首过期间的兴趣区图像 ,评价rCBV和rCBF在术前评估脑胶质瘤组织学分级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本组共30例颅脑胶质瘤 ,均经病理证实。常规MRI扫描后行PWI ,PWI序列为GRE -EPIT2 * WI ,由灌注资料获取rCBV、rCBF图像 ,计算最大rCBV和rCBF并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对照。结果 :Ⅲ~Ⅳ级胶质瘤(18例)的rCBF、rCBV分别为1.8~7.4和2.67~10.48 ,均值分别为5.4±1.8和5.75±3.85。Ⅰ~Ⅱ级胶质瘤(12例)rCBF、rCBV分别为0.5~1.7和1.36~3.16 ,均值分别为1.4±0.3和1.75±0.65。两组间rCBF和rCBV差别有显著性(p<0.01 ,studentt检验)。结论 :灌注成像对颅脑胶质瘤的术前分级有重要价值。
余永强郑斐群柏亚张诚李旋吴津民孟晓梅
关键词:胶质瘤灌注病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