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斐群

作品数:39 被引量:313H指数:10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成像
  • 14篇灌注
  • 14篇灌注成像
  • 13篇磁共振
  • 9篇肿瘤
  • 9篇胶质
  • 8篇胶质瘤
  • 8篇磁共振成像
  • 7篇磁共振灌注
  • 7篇磁共振灌注成...
  • 5篇血管
  • 4篇细胞
  • 4篇流感
  • 4篇脑胶质瘤
  • 4篇肺炎
  • 4篇MR灌注
  • 4篇MR灌注成像
  • 3篇栓塞
  • 3篇脓肿
  • 3篇肿瘤血管

机构

  • 17篇安徽医科大学...
  • 13篇深圳市第三人...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安徽省六安市...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5篇郑斐群
  • 18篇余永强
  • 15篇张诚
  • 14篇钱银锋
  • 12篇柏亚
  • 10篇陆普选
  • 4篇吴津民
  • 4篇李苑
  • 3篇彭程
  • 3篇邓莹莹
  • 3篇杨根东
  • 3篇朱文科
  • 3篇郑广平
  • 3篇叶如馨
  • 2篇盛强
  • 2篇张莉萍
  • 2篇吴彬
  • 2篇陈骏
  • 2篇李旋
  • 2篇黄湘荣

传媒

  • 5篇中华放射学杂...
  • 5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放射学实践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国外医学(神...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第六届全国磁...
  • 1篇全国医学影像...
  • 1篇第十届中国介...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7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肿瘤MR灌注成像的研究
课题的第一部分运用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 PWI)对比剂首过期间的兴趣区图像,探讨肿瘤血流容积、血流速度在术前评估胶质瘤组织学分级中的价值.并与微血管密度对照,评估二者相关性...
郑斐群
关键词:脑肿瘤磁共振灌注成像脑胶质瘤颅脑病变
文献传递
肺外体循环动脉栓塞在肺结核大咯血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肺外体循环动脉在肺结核咯血中的供血特点及肺外体循环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价值.方法:7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经内科治疗无效,采用Seldingers技术行股动脉穿刺,将导管插至胸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探查病灶供血...
朱文科黄湘荣陆普选郑斐群郑广平张丽萍李苑庄密燕
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胸部CT表现及动态变化特点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胸部CT表现及动态变化。方法对60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患者进行胸部CT扫描(含HRCT),回顾性分析、比较病变的影像学特点及动态变化并进行半定量CT评分。结果甲型H1N1流感胸部CT表现及动态变化特点:①主要表现为片状肺实质渗出病灶,早期和吸收期主要CT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②两肺小叶性或节段性散在分布,以胸膜下和支气管周围多见,下叶较重;③肺组织、胸膜及纵隔受累可同时存在;④病程早期CT评分4.41且逐渐下降,渗出性病灶短期内吸收较快,后期遗留纤维化病变CT评分1.64分。结论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动态胸部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熟悉其胸部CT表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与疗效观察,但确诊需依靠流行病学史及实验室检查。
邓莹莹陆普选刘映霞杨根东朱文科郑斐群彭程刘艳周伯平
关键词:肺炎
母亲苯丙酮尿症后代的脑MRI表现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提高对母亲苯丙酮尿症 (MPKU)后代脑MRI表现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报告 2例生化及临床检查证实为MPKU双胞胎的MRI改变 ,并复习文献。结果 文中 2例表现与文献报道不一致 ,与苯丙酮尿症患儿的表现相似。常规T2 WI及FLAIR均显示室周白质、侧脑室三角区、半卵圆中心条片状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 (DWI)除更清楚地显示上述改变外 ,尚显示双侧内囊后肢及胼胝体压部信号增高。结论 常规T2 WI及FLAIR上可显示MPKU后代脑白质异常 。
王啸余永强钱银锋郑斐群刘斌潘义广彭传勇李康
关键词:MRI磁共振成像脑疾病后代
MR灌注成像对星形胶质细胞瘤肿瘤血管通透性的评价研究被引量:21
2002年
目的 运用磁共振灌注成像 (PWI)获取对比剂首过期间的兴趣区图像 ,研究Ⅱ~Ⅳ级星形胶质细胞瘤肿瘤血管的通透性。方法 Ⅱ~Ⅳ级星形胶质细胞瘤共 2 3例 ,常规MR检查后以双倍剂量钆喷替酸葡甲胺 (Gd DTPA)行灌注加权成像 (PWI) ,获取兴趣区准T2 (T2 )增强的灌注图像 ,绘制出病灶的信号强度下降百分率 时间曲线 ,根据首过期末信号下降百分率与首过时间之比计算肿瘤血管的相对通透性 (P )。结果 正常脑组织信号在首过期末几乎恢复至基线 ,胶质瘤则仍有一定程度的信号下降 ,对比剂再循环引起的信号下降最早发生于首过期结束后 5s。Ⅱ、Ⅲ和Ⅳ级星形胶质细胞瘤的P 值分别为 0 19~ 0 4 8(0 32± 0 0 9)、0 71~ 1 2 9(0 98± 0 16 )、1 4 0~ 2 2 4 (1 92± 0 2 1) ,各组P 值两两比较经t检验发现Ⅱ级、Ⅲ级和Ⅳ级的P 值任意两者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Ⅱ /Ⅲ ,t=7 2 8,P <0 0 0 1;Ⅲ /Ⅳ ,t=8 2 7,P <0 0 0 1;Ⅱ /Ⅳ ,t=14 0 ,P <0 0 0 1)。结论 灌注成像对评价星形胶质细胞瘤肿瘤血管通透性具有重要作用 。
钱银锋余永强陈骏郑斐群张诚柏亚李旋吴津民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瘤磁共振成像毛细血管通透性
腺病毒介导HGF基因逆转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2013年
目的评价腺病毒介导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8周,诱导肝纤维化产生。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Ad-HGF或病毒。A组注入PBS,B组注入5×109PFU病毒;C组注入1×109PFU Ad-HGF,D组注入2.5×109PFU Ad-HGF;E组注入5×109PFU AdHGF。定时采大鼠血清样品,以动态监测大鼠肝功能。8周后处死大鼠,并采血和检测肝组织。采用ELISA法测定在体外和体内的HGF表达;并测定血清中腔脯氨酸(Hyp)含量;病理分析肝脏组织变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和胶原蛋白沉积。结果在细胞培养液中HGF分泌增加约44倍,达到8.8 ng/ml。在注射Ad-HGF大鼠组内,血浆HGF的浓度增加约5倍,超过50 ng/ml,并持续至少10 d。在基因治疗后谷丙转氨酶(GOT)、谷草转氨酶(GPT)、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明显恢复(P<0.05)。离体肝组织显示,D及E组肝脏形态有明显恢复。在注射CCl48周后,肝组织Hyp含量明显增加,D及E组Hyp含量低于B组及C组。病理研究提示Ad-HGF同样也减弱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和胶原蛋白的沉积。结论静脉注射AdHGF可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和提高胶原溶解能力,有利于缓解肝脏纤维化。
郑斐群李玮吴彬许尹方佳
关键词:肝纤维化基因治疗肝细胞生长因子腺病毒
MR灌注成像在评价神经胶质瘤肿瘤血管中的价值被引量:20
2003年
目的 运用磁共振灌注成像 (PWI) ,探讨肿瘤血流容积在术前评估胶质瘤组织学分级中的价值。并与微血管密度 (MVD)对照 ,评估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共搜集了 3 2例神经胶质瘤 ,均系常规MR扫描后 ,在首过期间行PWI ,通过非弥散示踪模式 ,获得局部相对脑血流容积 (rCBV)彩图 ,并计算肿瘤局部血容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技术测量MVD ,以判断血管形成活性。将rCBV、rCBV比值与术后病理分级 ,以及rCBV与MVD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分级高的胶质瘤 ( 18例 )rCBV比值在 5 3 0~ 14 80之间 ,均值为 8 3 2± 1 68。分级低的胶质瘤 ( 14例 )rCBV比值在 0 89~ 5 40之间 ,均值为 2 93± 1 19。经组间t检验 ,两组rCBV比值均数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t=9 618,P =0 0 0 0 )。分级高的胶质瘤rCBV值在 43 55~ 2 90 54之间 ,中位数为 113 60。分级低的肿瘤rCBV值在 9 66~168 76之间 ,中位数 2 8 84。经组间Wilcoxon检验 ,两组rCBV值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 |Z| =4 0 2 7,P =0 0 0 0 )。rCBV和MVD的关系用线性回归分析 ,二者密切相关 (r =0 87,P <0 0 0 1)。结论 胶质瘤MR灌注成像与病理分级和MVD有良好的相关性 ,和常规MR联合应用 ,可显著提高胶质瘤术前分级的准确性 ,有效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
郑斐群余永强柏亚张诚吴津民钱银锋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肿瘤血管MVDMR灌注成像均值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性重症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及动态变化特点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性重症肺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胸部X线、CT影像表现及动态变化特点。方法:对17例(男9例,女8例)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性重症肺炎患者行胸部X线摄片和薄层CT扫描检查,由2名影像学专家对其影像表现及动态变化进行评价分析。结果:①早期病变位于一侧肺下叶15例,位于上肺叶者2例。进展期病变累及双侧肺16例(16/17,94.1%),累及一侧肺叶1例(1/17,5.9%),病变累及4-6个肺叶共16例(94.1%)。②早期和进展期影像学表现见磨玻璃样影和/或肺实变影17例(17/17,100%);13例患者出现胸膜腔积液(13/17,76.5%)。③恢复期主要表现为多发小斑片影(14例)、片状磨玻璃影(9例)、条索状影(16例)及肺气囊(3例)。出院前胸部CT检查以网格状及胸膜下线影(6例)间隔旁肺气肿、瘢痕型肺气肿及纵隔旁胸膜下肺大疱等(4例)为主。2例合并有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其中1例还合并双侧股骨头缺血坏死。有15例符合最早出现的病灶晚吸收,较晚出现的病灶最早吸收的特点。结论:人感染 H7N9禽流感病毒性重症肺炎患者具有明显磨玻璃样影及肺实变表现,病灶以两下叶及背部为著,变化快且广泛,病灶吸收缓慢,恢复期见肺纤维化等特点。影像学的动态观察对指导临床诊断、治疗以及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陆普选曾政郑斐群郑广平臧建王明星袁静李国保刘映霞周伯平
关键词:肺炎病毒性禽流感
MR灌注成像的回波时间和对比剂剂量的选择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研究回波时间 (TE)和对比剂剂量对MR灌注成像 (PWI)的图像质量和计算参数的影响作用 ,确定二者的最适值。方法  35例健康志愿者 ,分别以TE =2 0、30、4 0ms和 0 1、0 2mmol/kg的钆喷替酸葡甲胺 (Gd DTPA)及TE =30ms、0 3mmol/kg的对比剂行PWI ,观察PWI图像的质量 ,计算脑白质的最大信号强度下降百分率 (SRRmax)和平均通过时间 (MTT)。结果 未用对比剂的PWI图像 ,TE =2 0、30、4 0ms时各组间脑白质信噪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q2 0ms,3 0ms=18 3,q2 0ms,40ms=2 5 9,q3 0ms,40ms=7 5 ,P <0 0 1)。剂量相同或TE相同时各组白质的SRRmax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F0 1mmol/kg=31 5 ,F0 2mmol/kg=131 5 ,F2 0ms=12 1 9,F3 0ms=4 6 9,F40ms=91 4 ,P <0 0 1) ,但MTT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F =0 0 9,P >0 0 5 )。对比剂剂量为 0 3mmol/kg、TE =30ms时与 0 2mmol/kg、TE =30ms方案相比SRRmax差异无显著意义 (F =0 91,P >0 0 5 ) ,而MTT则差异有显著意义 (F =10 2 ,P <0 0 5 )。结论 TE =30ms和 0 2mmol/kg的对比剂剂量 。
张诚钱银锋余永强郑斐群柏亚
关键词:磁共振灌注成像回波时间对比剂剂量图像质量
幕上脑内肿瘤磁共振灌注成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在幕上脑内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56例幕上脑内肿瘤,行双倍剂量PWI后,计算病灶的相对局部脑血流容积(rrCBV)。 结果 Ⅲ、Ⅳ级星形细胞瘤和Ⅱ级少突胶质瘤为高灌注,而Ⅱ级星形细胞瘤和淋巴瘤为低灌注,低、高灌注肿瘤的rrCBV间差异显著,而高灌注肿瘤之间和低灌注肿瘤之间无差异。肺癌和乳腺癌脑转移瘤的rrCBV高于消化道癌肿脑转移瘤。 结论 PWI在幕上脑内肿瘤的鉴别诊断、星形细胞瘤的分级和寻找转移瘤原发灶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钱银锋郑斐群余永强张诚
关键词:磁共振灌注成像星形细胞瘤肿瘤血管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