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新蓉

作品数:62 被引量:31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2篇金融
  • 13篇银行
  • 11篇货币
  • 8篇融资
  • 8篇资本
  • 7篇利率
  • 5篇商业银行
  • 5篇实证
  • 5篇资本市场
  • 5篇货币政策
  • 4篇信贷
  • 4篇信用
  • 4篇人民币
  • 4篇通货
  • 4篇企业
  • 4篇资产
  • 4篇金融危机
  • 3篇中国金融
  • 3篇实证研究
  • 3篇市场化

机构

  • 56篇中南财经政法...
  • 6篇中南财经大学
  • 3篇九江学院
  • 2篇湖南工程学院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华夏银行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山东经济学院
  • 1篇温州大学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作者

  • 62篇朱新蓉
  • 6篇李虹含
  • 5篇危慧惠
  • 4篇胡胜
  • 4篇周先平
  • 2篇姜莹
  • 2篇邓瑛
  • 2篇罗晶
  • 2篇徐灼
  • 1篇宋清华
  • 1篇戴国强
  • 1篇张中华
  • 1篇张亦春
  • 1篇魏岩岩
  • 1篇何泽荣
  • 1篇白钦先
  • 1篇岳正坤
  • 1篇杨志坚
  • 1篇宋逢明
  • 1篇王广谦

传媒

  • 8篇武汉金融
  • 5篇中南财经政法...
  • 4篇金融研究
  • 3篇财贸经济
  • 3篇中国金融
  • 2篇科技进步与对...
  • 2篇学习与实践
  • 2篇上海金融
  • 2篇全球化
  • 1篇经济问题
  • 1篇银行家
  • 1篇金融理论与实...
  • 1篇当代经济
  • 1篇中南财经大学...
  • 1篇高等教育研究
  • 1篇求索
  • 1篇财经研究
  • 1篇上海经济研究
  • 1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4篇2000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防范政府外债风险的金融思考被引量:5
2002年
面对已经到来的外债偿还高峰期 ,我国利用政府外债的风险日益凸现出来 ,防范和化解外债风险已成为利用政府外债可持续性的关键。目前 ,对使用政府外债的“还贷难”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在积极争取拓展国际资本市场高层次合作的同时 ,把现实性与前瞻性有机结合的切入点界定为借“新”还“旧”,以政府引资的“新规则”,锁定风险 ,努力提高政府外债的使用效率。
朱新蓉
关键词:政府外债金融对策国际资本市场汇率风险
论金融环境的可持续性被引量:10
2000年
发展中国家在收入水平低、资源缺乏时期的经济发展 ,一般选择增长在前环境治理在后的安排 ,经济学家认为这是一个高成本的社会发展战略 ,已经或将要威胁经济增长本身的可持续性。与此相关 ,研究和探讨保护经济环境的“绿色”意义目前尤其显著。在实施经济意义上的“绿色工程”战役中 ,金融环境的优化包括 :强化金融伦理约束 ,构造金融环境净化的微观基础 ,确定金融环境可持续建设的基本运作原则 ,将金融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有机结合。
朱新蓉
关键词:金融环境可持续发展金融理论
信用衍生品监管:理论分析与模式选择被引量:9
2008年
在信用衍生工具交易中,信用保护购买者在降低信用风险的同时会增加流动性风险、定价风险等多种风险以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信用衍生工具市场的巨大风险,随时可能造成金融机构危机,或者破产而导致金融恐慌。当前信用衍生品的市场统一监管模式应是中间型监管模式,即以政府的行政监管和交易市场的自我监管相结合的形式。信用衍生工具的监管主要问题是信用事件的界定、资本保证金要求及监管归类问题。建立中国信用衍生工具监管体系应从加强相关的立法工作、市场准入监管和资本监管、完善信息披露内容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入手。
胡胜朱新蓉
关键词:信用衍生品金融风险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创新研究被引量:31
2003年
金融全球化为各国经济、投资者与储蓄者带来很大的收益 ,同时它也改变了市场结构 ,为市场参与者和决策者带来了新的风险。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金融业将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中 ,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内外矛盾日益突现 ,我们应正视金融监管的现实差距和问题 ,推进金融监管的制度创新 ,努力战胜全球化的挑战。
朱新蓉
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体系金融体制经济监督金融服务
协同数字技术与绿色金融发展
2023年
绿色金融作为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有力抓手,近年来备受关注,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支持污染防治、优化能源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机构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不仅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内在要求,也是自身践行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但总体来看,我国绿色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漂绿”风险仍然存在、环境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升、配套基础设施亟须完善等。随着近年来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科技赋能绿色金融发展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以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为解决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推动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有助于提升金融机构的数据获取、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从而发挥数据要素赋能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作用。
朱新蓉刘霄汉徐嘉艺
关键词:绿色金融金融机构金融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机制
金融科技与结构性货币政策选择——基于定向降准政策的研究
2023年
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与货币政策协同优势,以助力小微企业提质增效。文章利用新三板企业数据,构建三重差分模型,考察了金融科技对定向降准政策信贷引导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减弱了小微企业对定向降准政策的信贷依赖,这主要表现为金融科技通过改变银行负债结构和风险承担而减少了银行信贷供给,从而弱化了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金融科技对定向降准政策的冲击效应存在异质性,上述效应在内部现金流较少或者处于成长期的小微企业中尤为明显。在金融资源充裕的条件下,金融科技对定向降准政策调控效果的削弱作用更加显著。在金融发展不足的情形下,金融科技更易减弱小微企业对定向降准政策的依赖。文章的研究为加强金融科技与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深度融合以优化金融服务质效提供了经验借鉴。
朱新蓉刘银双
关键词:金融科技信贷传导机制
加入世贸与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创新
2000年
朱新蓉邓瑛
关键词:WTO金融监管
加入WTO与湖北金融改革和发展
世界经济进入了以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全球金融一体化、自由化程度正在不断加深,金融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各国政府对金融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金融机构通过兼并、重组方式寻求全新的功能定位,金融技术...
朱新蓉杨文捷邓瑛鲁蔚
关键词:入世湖北金融
文献传递
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股票价格报酬之间的相关性--基于2005年至2007年的实证分析被引量:39
2008年
本文以2005年7月21日至2007年9月18日的中国股价与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数据,利用GARCH模型来探讨在这段时间内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股票价格报酬的影响。实证结果得知,在这段时间内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波动是负向影响中国股票价格报酬的,也符合有价证券余额理论的主张;汇率市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在宏观决策中应予以高度重视。
朱新蓉朱振元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波动GARCH模型
银行信贷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被引量:3
2011年
本文在流动性影响资产价格的理论框架下,研究了银行信贷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认为银行信贷是货币流动性能否影响资金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的关键,银行顺周期的信贷扩张或者收缩造成资产价格过度上涨和下跌,并且是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诱因。作者在实证中用VEC模型证实了在中国银行业信贷与资产价格成正相关关系,银行信贷与资产价格如果偏离其长期均衡关系会得到修正,银行信贷和资产价格的变化都会对后期的银行信贷和资产价格造成正面影响。银行信贷的滞后期对资产的价格有影响但不显著。
王进朱新蓉
关键词:银行信贷流动性资产价格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