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培良

作品数:32 被引量:279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美国洛克菲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稻瘟
  • 12篇稻瘟病
  • 12篇瘟病
  • 11篇水稻
  • 9篇白叶枯
  • 8篇叶枯病
  • 8篇枯病
  • 8篇白叶枯病
  • 6篇抗病
  • 6篇抗病性
  • 6篇病菌
  • 5篇稻瘟病菌
  • 5篇真菌
  • 4篇拟盘多毛孢属
  • 4篇盘多毛孢属
  • 4篇抗稻瘟病
  • 3篇稻瘟菌
  • 2篇稻白叶枯病
  • 2篇稻种
  • 2篇稻种资源

机构

  • 15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中国水稻研究...
  • 4篇浙江大学
  • 4篇浙江农业大学
  • 2篇广西大学
  • 1篇晋中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际水稻研究...

作者

  • 29篇朱培良
  • 20篇沈瑛
  • 20篇袁筱萍
  • 5篇赵新华
  • 5篇黄世文
  • 5篇赵新华
  • 4篇徐同
  • 2篇葛起新
  • 2篇张大羽
  • 2篇梁天锡
  • 2篇柴荣耀
  • 2篇金敏忠
  • 2篇毛立新
  • 1篇王慧阳
  • 1篇苏锦文
  • 1篇李成云
  • 1篇陈国华
  • 1篇王艳丽
  • 1篇程式华
  • 1篇熊守仁

传媒

  • 8篇植物保护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真菌学报
  • 2篇作物品种资源
  • 2篇第三届全国真...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农药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激光生物学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0
  • 1篇1996
  • 4篇1995
  • 3篇1994
  • 5篇1993
  • 4篇1992
  • 3篇1991
  • 3篇1990
  • 2篇198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常见园林植物上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真菌的鉴定及其分类学研究
朱培良
不同叶期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病性
1995年
不同叶期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病性赵新华,沈瑛,袁筱萍,朱培良(中国水稻研究所)长江流域栽培水稻品种类型繁多,水稻白叶枯病的为害也较普遍,方中达等1990年报道长江流域白叶枯病菌以致病型Ⅱ(Ⅱ型菌株)和Ⅳ(Ⅳ型菌株)为主[1],其中Ⅱ型菌株分布较为广泛....
赵新华沈瑛袁筱萍朱培良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抗病性
稻瘟病菌体细胞色素的变异性及其突变体被引量:4
1992年
利用紫外光诱变,从来自菲律宾田间的一个具有广谱毒性的流行菌株PO6—6中获得一些浅黄色素突变株,并检测了它侵染水稻的频率;同时对利用浅黄色的表现型来研究体细胞变异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在所测试的13个浅黄色素突变株中,有6个能使水稻产生病斑。在品种CO39、IR50、IR36上能重新分离到浅黄色素突变株。由此表明,某些浅黄色的突变株具有侵染水稻的能力,它们没有通常的黑色素合成。从一些浅黄色突变株引起的病斑上获得的单孢培养菌中,野生菌株(Wild type)色素的频率范围为10%~100%。由浅黄色突变株引起的病斑中也可重新获得白色的变异物。在室内培养试验中,出现色素变异的频率未超出10^(-3)~10^(-4)的范围。用一个浅黄色突变株和野生类型的分离菌株进行的相互接种中,从品种IR50的病斑上分离的单孢中,浅黄色菌株占绝对优势。在一次实验中,由浅黄色素培养菌所引起的一个病斑中,同时获得了浅黄色和灰黑色的培养菌。这些结果表明,体细胞色素的变异也许表现在与寄主植物之间的互作。
沈瑛朱培良袁筱萍Hei LEUNG
关键词:体细胞色素
稻瘟菌对三环唑的抗药性研究——逐代诱导菌株的分离及其致病性的比较被引量:21
1993年
田间稻瘟病野生菌株经不同浓度三环唑处理后,对其逐代分离获得的13代诱导菌株(PI_1-PI_(13))进行了致病力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致病力随诱导代次的增高而加强。
沈瑛梁天锡朱培良赵新华袁筱萍毛立新张大羽
关键词:稻瘟菌三环唑抗药性
常见园林植物上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otiopsis)真菌的鉴定及其分类学研究
朱培良
对苯二胺对小鼠骨髓细胞致突变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对苯二胺(PPD)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致突变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的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PPD高剂量组(215.00mg/kg),次高剂量组(107.50mg/kg),中剂量组(53.75 mg/kg),低剂量组(26.88mg/kg),采用腹腔注射0.2ml法染毒,每天1次,连续2d;给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0.2ml。染毒后,测定并计算小鼠PCE的微核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测定骨髓细胞的彗星细胞数和彗尾长度。[结果] PPD可致小鼠PCE微核率明显增加,引起拖尾细胞数相应增加。且都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结论]PPD对小鼠PCE具有较强的致突变性。
王慧阳朱培良
关键词:小鼠微核单细胞凝胶电泳
国外水稻品种(系)对我国白叶枯病菌致病型的反应及其利用被引量:4
1994年
1991-1993年,用我国田间流行的7个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型,对由国际水稻所提供的285份水稻品种(系)进行了田间成株期鉴定。筛选出一批具有稳定抗性和综合性状亦优的材料,可供育种和生产部门参考。
赵新华沈瑛朱培良袁筱萍
关键词:水稻抗病性
稻种资源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性鉴定简报
1991年
四年来,通过对14400份次稻种资源进行抗稻瘟病、白叶枯病性的初、复筛鉴定,从中筛选出抗病品种33份、抗丰兼优品种24份,可为育种和生产部门利用。
沈瑛袁筱萍朱培良黄世文邱德文
关键词:稻瘟病白叶枯病
鄂、湘、赣、滇、黔、川六省稻瘟病菌有性态的研究被引量:10
1994年
作者对湖北、湖南、江西、云南、贵州和四川六省水稻栽培区184个稻瘟病菌Magnaporth grisea(Hebert)Barr菌株(其中32个采自马唐草)的能育性和交配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间能育性差别很大,四川和贵州两省菌株有性态的形成率分别为53%和50%,而湖北的菌株全部表现不育。测得的所有可育菌株皆属交配型A。杂草菌株有性态子实体形态结构与水稻菌株的十分相似。
朱培良沈瑛袁筱萍
关键词:稻瘟病菌有性态交配型
山茶灰斑病病原菌斑污拟盘多毛孢的研究被引量:15
1993年
山茶灰斑病病原菌的正名为斑污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aculans(Cda.)Nag Raj,山茶盘多毛孢Pestalotia guepini Desm.和山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guepini(Desm.)Stey.均为其异名。本文根据作者对自1978年以来采集的大量标本和分离菌株的研究,记述了斑污拟盘多毛孢的形态学、培养性状、致病性及寄主范围、电泳图谱等特征,并附有讨论。
葛起新徐同孙小桉朱培良
关键词:山茶灰斑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