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建敏

作品数:6 被引量:232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作物生理与栽培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水稻
  • 3篇氮效率
  • 2篇利用率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型
  • 1篇氮肥
  • 1篇氮肥利用
  • 1篇氮肥利用率
  • 1篇氮高效
  • 1篇氮利用
  • 1篇氮利用效率
  • 1篇氮素
  • 1篇氮素利用
  • 1篇氮素利用率
  • 1篇稻米
  • 1篇稻米品质
  • 1篇性状
  • 1篇生化特性
  • 1篇生理生化
  • 1篇生育

机构

  • 6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国际水稻研究...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作者

  • 6篇曾建敏
  • 3篇贺帆
  • 3篇黄见良
  • 3篇崔克辉
  • 3篇彭少兵
  • 1篇李炜
  • 1篇王强
  • 1篇孙昊
  • 1篇廉云
  • 1篇吴伟
  • 1篇王凯

传媒

  • 2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全国第十一届...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热带水稻光合特性及氮素光合效率的差异研究被引量:18
2006年
在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农场试验条件下,选用6个不同的热带水稻材料,其中包括2个常规籼稻、2个杂交籼稻和2个新株型稻(NPT),研究氮肥农学利用率(AE)和氮素光合效率(PNUE)及其相关叶片参数的基因型差异,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新株型稻的净光合速率(Pn)大于常规籼稻,杂交籼稻居中。各基因型间的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Ci/Gs的差异趋势不同。不同基因型叶片的氮浓度(N%)和比叶重(SLW)存在一定的差异。常规籼稻的单位叶绿素的净光合速率(Pn/Chl)较NPT低,杂交籼稻为中间类型;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单位面积含氮量(Na)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本研究所选用的热带杂交籼稻的PFP(氮肥偏生产力)和AE比新株型稻和常规籼稻高,两者最低的均为常规籼稻。氮素光合效率与AE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表明后期的氮素光合效率对氮肥利用率具有一定的指示和预测作用,这对于判断水稻品种氮肥利用率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曾建敏彭少兵崔克辉黄见良
水稻氮效率鉴定指标及不同氮效率种质资源筛选的研究
选用30个国内外已报道的氮效率不同的材料,采用土培试验,进行全生育期氮效率指标的统计分析和筛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材料对氮反应差异明显,在营养生长期筛选以相对分蘖率为主要指标,并结合生物量和SPAD值更好;在收获期...
曾建敏崔克辉黄见良彭少兵
关键词:水稻氮效率种质资源
文献传递
水稻氮效率评价系统的建立与氮高效形成机理的研究
随着粮食生产水平和产量的提高,化肥的施用量不断增加,特别是氮肥。与其他主要水稻生产国相比,中国稻田氮肥施用量较高而利用率较低。稻田氮肥利用率低和大量的氮素损失在造成资源浪费、水稻生产成本增加、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同时还导致一...
曾建敏
关键词:水稻基因型差异氮素利用率生理生化
不同基因型水稻氮效率与生育后期根系性状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以两优培九、扬稻6号、珍汕97B、香晚、猫牙、丝苗、Ceys和IR4共8个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在盆栽条件下,采用4个氮肥水平,研究了抽穗期与成熟期主要根系性状品种间的差异及其与产量、氮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品种间水稻氮素吸收总量、干物质积累量差异显著;不同品种间根系性状差异显著,抽穗期氮吸收效率高的品种其不定根干重及吸收面积较大;根系性状与干物质重、吸氮量和稻谷产量成正相关。氮素吸收效率高的品种在生育前期有较大的根干重与根表面积;而氮素利用效率高的品种表现为在生育中期与后期均有较高的根系活性,增加了生育后期的干物质及氮素的积累量与转运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较高。
王强李炜贺帆曾建敏孙昊吴伟廉云王凯
关键词:水稻氮效率根系
水稻生理生化特性对氮肥的反应及与氮利用效率的关系被引量:91
2007年
选用水稻氮高效基因型IR72和9311及氮低效基因型Lemont和PECOS,采用土培方法,在5个施氮量(0、0.51、1.02、1.53、2.04 g N钵-1,分别相当于0、75、150、225、300 kg Nhm-2)处理下,研究了生理生化特性对氮肥的反应及与氮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幼穗分化期,氮高效基因型水稻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对低,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高;不同氮效率基因型间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含量的差异不大;两种氮效率基因型间的净光合速率(Pn)在幼穗分化期差异不明显。而在齐穗期,氮低效基因型的Pn比高效基因型的低28.66%左右;氮低效基因型在两个时期的单位叶绿素光合速率(Pn/Chl)比氮高效基因型分别低18.51%和29.67%左右。在成熟期,氮高效基因型干物质积累能力强,籽粒产量高。这些结果说明氮效率不同的基因型对氮肥的生理反应差异大。相关性分析表明,低氮水平时(0-1.53gN钵-1),GS酶活性与收获时生物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氮肥偏生产力(PFP)、氮肥农学利用率(AE)及氮素生理利用率(NUEb)分别与GS活性、Pn/Chl和齐穗期的Pn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可溶性蛋白含量、Rubisco含量显著负相关;氮肥吸收效率(RE)与这些生理指标没有显著相关。结果表明水稻光合特征及氮代谢与水稻氮效率间存在紧密的关系,GS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对评价水稻氮肥利用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曾建敏崔克辉黄见良贺帆彭少兵
关键词:水稻
实时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12
2007年
【目的】探讨实时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于2004和2005年在大田条件下,以两优培九、汕优63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叶绿素仪(SPAD)预设阈值指导下的实时实地氮肥管理方式的产量与产量形成以及相应的稻米品质特性。【结果】在实时氮肥管理(RTNM)模式下,两优培九和汕优63各施氮处理比不施氮处理增产幅度分别达21.12%~57.65%和15.00%~31.18%。在实地氮肥管理(SSNM)模式下,两优培九和汕优63SSNM处理比不施氮小区增产幅度分别达45.44%~50.71%和28.53%~32.40%。两优培九SPAD阈值分别由34~45的RTNM模式下,当SPAD阈值介于38~41之间时(氮肥用量120~165kgN·ha-1)可以改善稻米的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汕优63则以SPAD阈值36~39(氮肥用量:120~165kgN·ha-1)范围内有利于改善米质。SSNM模式下以SPAD施肥阈值为37-39(氮肥用量130kgN·ha-1)进行氮肥运筹能显著改善两优培九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SSNM模式下汕优63以SPAD阈值为35~37时稻米品质相对较好,同时产量也比较高。【结论】实时实地氮肥管理能较好地协调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关系,关键措施是依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预设SPAD阈值。在本试验条件下,实时实地氮肥管理模式两优培九以SPAD38~39、汕优63以SPAD35~37左右时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部分地改善米质,可以作为生产上应用实时实地氮肥管理时的推荐阈值。
贺帆黄见良崔克辉曾建敏徐波彭少兵R J Buresh
关键词:水稻稻米品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