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帆

作品数:132 被引量:1,249H指数:22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烟草专卖局基金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1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8篇农业科学
  • 29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7篇烤烟
  • 63篇烘烤
  • 49篇烟叶
  • 24篇密集烘烤
  • 24篇烘烤过程
  • 20篇烤房
  • 17篇密集烤房
  • 12篇叶质
  • 12篇叶质量
  • 10篇学成
  • 10篇上部叶
  • 10篇化学成分
  • 9篇淀粉
  • 9篇烟叶质量
  • 9篇上部烟叶
  • 9篇水稻
  • 9篇评吸
  • 9篇评吸质量
  • 7篇定色
  • 7篇烟草

机构

  • 124篇河南农业大学
  • 17篇云南省烟草公...
  • 6篇河南省烟草公...
  • 5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湖南农业大学
  • 4篇安徽皖南烟叶...
  • 4篇云南瑞升烟草...
  • 3篇国际水稻研究...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云南省烟草农...
  • 2篇贵州省烟草科...
  • 2篇四川省烟草公...
  • 2篇安徽中烟工业...
  • 2篇四川省烟草公...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32篇贺帆
  • 94篇宫长荣
  • 58篇宋朝鹏
  • 28篇王涛
  • 13篇詹军
  • 12篇徐成龙
  • 11篇武圣江
  • 10篇杨晓亮
  • 9篇王文超
  • 9篇董艳辉
  • 8篇刘建利
  • 8篇孙建锋
  • 8篇王胜雷
  • 8篇何亚浩
  • 8篇王建安
  • 8篇周义和
  • 7篇吴洪田
  • 7篇王梅
  • 7篇赵华武
  • 7篇李伟

传媒

  • 11篇江西农业学报
  • 8篇河南农业大学...
  • 6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湖南农业大学...
  • 5篇中国烟草学报
  • 4篇江西农业大学...
  • 4篇江苏农业科学
  • 4篇河南农业科学
  • 3篇烟草科技
  • 3篇湖北农业科学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3篇南方农业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技...
  • 2篇中国烟草科学
  • 2篇浙江农业科学
  • 2篇福建农业学报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12篇2014
  • 13篇2013
  • 23篇2012
  • 24篇2011
  • 17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1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时实地氮肥管理对不同杂交水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61
2008年
【目的】探讨两系和三系杂交水稻在实时实地氮肥管理模式下对氮素的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差异。【方法】试验于2004和2005年在大田条件下,以两优培九、汕优63为材料比较研究了实时实地氮肥管理模式下不同叶绿素仪(SPAD)预设阈值对其吸氮特性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水稻叶片叶色存在基因型差异,汕优63顶叶的SPAD值比两优培九平均低1.7~2.0个数值单位。在实时氮肥管理模式下,施氮量与SPAD预设阈值呈指数相关关系。对于汕优63而言,Nrate=0.9956e0.132SPAD(r2=0.8338**),对于两优培九则为Nrate=0.1565e0.173SPAD(r2=0.9508**)。在SPAD预设阈值介于36~40的范围内,若要保持两个品种同一时期顶叶的SPAD值相同,汕优63比两优培九需要多施用氮肥37.3kgN·ha-1。【结论】在实时实地氮肥管理模式下,当氮肥平均用量接近160kgN·ha-1时,两优培九的吸氮能力、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与汕优63相当;其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肥农学利用率高于汕优63;其氮素收获指数低于汕优63。此外,两优培九比汕优63表现出较高的耐肥抗倒伏能力。
贺帆黄见良崔克辉王强汤蕾蕾龚伟华徐波彭少兵Ronald J.Buresh
关键词:杂交水稻氮肥利用率
可控释肥施用条件下水稻的生长生理效应及土壤养分状况的研究
该研究分早、晚两季进行,于2002年早季在湖南宁乡基点和晚季在长沙点开展了等量与减量肥料试验.供试水稻品种早稻为早凡5号,晚稻为新香优80;供试肥料为普通复合肥(N:P<,2>O<,5>:K<,2>O=17﹪:7﹪:12...
贺帆
关键词:控释复合肥生理效应土壤养分光合作用
文献传递
纳米涂料对密集烤房烘烤性能及烟叶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2
2011年
研究纳米材料涂抹密集烤房装烟室和加热室内壁对烤房烘烤性能和烟叶质量的影响,为烘烤环境的优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密集烤房的装烟室和加热室内壁涂抹纳米涂料后,烤房内垂直和平面温差分别降低1.5℃和1.7℃,缩短烘烤时间15 h,降低烘烤能耗0.32元/kg,提高烤后烟叶上、中等烟叶质量6.2%,均价提高了1.03元/kg,并且明显地改善了上部烟叶外观质量。
王建安武圣江郭燕宋朝鹏王胜雷贺帆宫长荣
关键词:烤烟烘烤密集烤房纳米涂料
密集烘烤干筋期温湿度对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7
2011年
为进一步改善上部烟叶质量和优化密集烘烤工艺,研究了密集烘烤干筋期不同温湿度对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致香物质含量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筋阶段的湿度状况对上部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适当提高干筋后期(60℃以后)湿度能够明显改善上部烟叶的烘烤质量,其中以处理T3(干球温度54~59.9℃,湿球温度为38℃,干球60℃及以后,湿球温度41℃)对烤后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的改善效果较为突出,显著提高了烟叶主要香气物质的含量,其烤后烟叶香韵好,香气量较充足,香气质纯净,刺激性小,浓度和劲头适中,杂气少,口感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上部烟叶的可用性.
詹军武圣江贺帆李伟霍开玲宫长荣
关键词:烤烟密集烘烤温湿度
密集烘烤定色期升温速度对烤烟类胡萝卜素降解和颜色的影响被引量:14
2012年
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设计的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研究了密集烘烤定色期不同升温速度对烤烟类胡萝卜素降解组分、降解香气成分含量及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类胡萝卜素含量随烘烤时间的推进逐渐降低,β-胡萝卜素、叶黄质、新黄质和紫黄质在定色期的降解幅度均为:慢速升温(1℃/2.0 h)>中速升温(1℃/1.5 h)>快速升温(1℃/1.0 h),慢速升温处理类胡萝卜素总量降幅达76.11%.烤后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香气物质含量以慢速升温处理最高(39.73μg·g-1),其次为中速升温处理(35.07μg·g-1).烟叶各颜色参数在定色期开始后的18 h前后均有一个高峰,定色过程中亮度(L*)、红度值(a*)与烟叶类胡萝卜素及其各组分含量均呈负相关,其中a*与类胡萝卜素组分含量的相关性较好.可见,定色期以1℃/2.0 h升温利于烟叶类胡萝卜素的充分降解和外观质量及香气质量的改善.
詹军周芳芳贺帆李伟王涛宫长荣
关键词:密集烘烤
控效肥及其在水稻上的应用被引量:3
2002年
概述了控效肥的发展历程、有关概念、类型、养分释放特性与机理和评价养分释放的方法;综述了控效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应:提高水稻对肥料的利用率,改善水稻的农艺性状,以及对水稻各种生理指标的影响,提高了水稻生产的经济效应与环境效应;探讨了控效肥在水稻上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贺帆邹应斌
关键词:水稻施肥
2种类型烤房烘烤过程中气体成分变化的差异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研究烘烤过程中密集烤房和普通烤房内气体成分变化的差异,探讨其原因及对烟叶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烟株中部烟叶为试验材料,参照三段式烘烤工艺烘烤,利用气体分析仪测定烘烤过程中关键温度点密集烤房和普通烤房2种烤房内气体成分的变化。【结果】烘烤过程中,2种烤房内O2体积分数和O2/CO2均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且在各温度点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CO2体积分数和O3含量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密集烤房中CO2气体分数变化较为剧烈,且在42℃止显著高于普通烤房;在38℃起、止密集烤房内O3含量分别极显著或显著低于普通烤房,在42℃起~54℃止极显著高于普通烤房。【结论】烘烤过程中2种烤房内气体成分相同,变化趋势相似,其中CO2体积分数和O3含量差异明显,可以用作密集烤房气调指标,以改善烟叶质量。
樊军辉陈江华宋朝鹏贺帆宫长荣
关键词:烤烟密集烤房普通烤房
密集烤房的热风循环结构
一种密集烤房的热风循环结构,该密集烤房由热风室和装烟室构成,热风室设于装烟室前面,装烟室比热风室宽,该热风循环结构包括冷风进风口、热风室与装烟室之间的热风口、设于热风室内的循环风机、加热炉和换热器,热风室通过冷风进风口与...
周义和宫长荣陈江华吴洪田刘建利王胜雷孙福山宋朝鹏贺帆
文献传递
不同光质对烤烟旺长期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为研究不同光质对烤烟在旺长期(移栽后第40~70天)烟叶生长发育特性、色素含量和光合指标的影响,运用不同有色膜对盆栽烟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蓝膜和红膜处理增加了叶长、叶宽和叶面积,绿膜处理则相应减小;蓝膜处理烤烟鲜质量、干质量均最大,红膜鲜质量次之,但红膜干质量低于对照处理;叶绿素含量大小为蓝膜>红膜>绿膜>对照;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均表现为红膜>蓝膜>对照>绿膜,绿膜蒸腾速率最低,胞间CO2浓度则最大;不同光质对烤烟叶片净光合速率影响极为显著。蓝膜和红膜处理较绿膜处理更能提高烟叶旺长期植物学特性和光合性能。
石盼盼宋朝鹏贺帆王文超霍开玲董艳辉宫长荣
关键词:旺长期光质生长发育光合特性植物学特性
密集烘烤定色期升温速度对上部烟叶吸食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1
2011年
为改善上部烟叶的吸食品质和优化密集烘烤工艺,采用密集烤房研究了定色期不同升温速度对上部烟叶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度的降低,烤后上部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不断升高,而总氮、烟碱、蛋白质、淀粉含量有减少的趋势,快速升温(CK:42~47℃以2/3℃/h升温,47~54℃以1℃/h升温)不利于细胞内各种反应的进行,导致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差和各类香气物质含量最低,而适当降低升温速度能明显提高各类香气物质的含量,改善上部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尤其对香气量、香气质、刺激性和口感的改善最佳。可见,定色前期以1/3℃/h升温,后期以1/2℃/h升温能明显提高上部烟叶吸食品质。
詹军李伟王涛刘建军贺帆宫长荣
关键词:密集烘烤上部叶中性致香物质吸食品质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