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扬

作品数:44 被引量:774H指数:20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7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4篇人工林
  • 13篇土壤
  • 13篇刺槐
  • 11篇黄土丘陵
  • 9篇油松
  • 9篇丘陵区
  • 9篇黄土丘陵区
  • 8篇碳储量
  • 7篇油松人工林
  • 6篇水分
  • 5篇生态系统
  • 5篇碳密度
  • 5篇土壤水
  • 5篇土壤水分
  • 5篇黄土高原
  • 5篇根系
  • 4篇凋落
  • 4篇凋落物
  • 4篇叶片
  • 4篇有机碳

机构

  • 44篇西北农林科技...
  • 34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榆林学院
  • 1篇云南省环境科...

作者

  • 44篇曹扬
  • 32篇陈云明
  • 8篇彭守璋
  • 5篇赵忠
  • 4篇吴旭
  • 3篇王迪海
  • 3篇张旭
  • 3篇渠美
  • 2篇崔静
  • 2篇张娟娟
  • 2篇张硕新
  • 2篇周建云
  • 2篇张婷
  • 2篇成向荣
  • 2篇张萍
  • 2篇薛文鹏
  • 2篇侯磊
  • 2篇崔高阳
  • 2篇唐亚坤
  • 2篇艾泽民

传媒

  • 6篇生态学报
  • 6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水土保持学报
  • 4篇西北林学院学...
  • 3篇植物生态学报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陕西林业科技
  • 1篇草地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植物科学学报
  • 1篇第七届全国森...
  • 1篇中国科协20...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5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布格局分析被引量:41
2015年
为明晰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布格局,基于2009年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和2011年调查所得样地实测数据,对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790.75 Tg,土壤层、植被层和枯落物层碳储量分别占总碳储量的72.14%、26.52%和1.34%;其中,栎类碳储量在各森林类型中所占比重最大(44.17%),中、幼龄林是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主要贡献者,约占总碳储量的49%。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密度为123.70 t·hm–2,土壤层最大,枯落物层最小,植被层居中;碳密度均随龄级增加而升高,同一龄级表现为天然林高于人工林生态系统。此外,陕西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碳密度分布格局不尽一致,反映了森林覆盖面积及森林质量对碳储量的影响。未来应加强林地抚育管理水平,增加造林再造林面积以增加碳储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崔高阳陈云明曹扬安淳淳
关键词:碳储量森林生态系统龄级栎类
绿盲蝽对不同抗性棉花品种(系)寄主选择机制初步研究
本研究比较系统地研究了绿盲蝽对不同抗性和虫害处理棉花的选择趋性;分析了不同抗性和虫害处理下棉花挥发性物质的组分与含量。得出主要结果如下:1.在2008-2009年调查基础,通过在2010-2011进一步筛选,采用目测法调...
曹扬
关键词:棉花绿盲蝽植物挥发性物质EAG
刺槐根系的土壤水文效应研究
在陕西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安塞县和半湿润区的长武县,用土钻法对刺槐人工林的细根空间分布状况进行调查,用中子仪对根系分布层及其以下土壤水分在生长季的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刺槐细根的分布深度不超过2.5 m,且在半干旱区的分...
赵忠曹扬王迪海成向容薛文鹏
关键词:刺槐土壤水分土壤水文效应
文献传递
黄土丘陵区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被引量:33
2014年
以子午岭林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探讨了幼龄9a、中龄23a、近熟33a和成熟47a等不同林龄林分的生物量、含碳率、碳密度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油松林各群落平均生物量大小排序为:乔木层(76.12 t/hm2)>枯落物层(14.56 t/hm2)>林下植被层(3.66 t/hm2)。乔木层生物量随林龄增大而持续增加,各器官中树干所占比例最大(38%—46%),其次为叶和根,枝和皮所占比例最小;林下植被层生物量随林龄增大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枯落物层生物量随林龄增大则明显增加。(2)油松乔木、林下灌木、草本、枯落物平均含碳率依次为50.2%、44.5%、43.8%和40.6%。林龄对乔木各器官含碳率无显著影响,不同器官之间含碳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叶(53.3%)>枝(51.4%)>皮(50.6%)>干(49.8%)>根(47.3%);灌木各器官含碳率表现为枝(46.0%)>叶(44.8%)>根(42.5%),草本则是地上(45.2%)>地下(40.2%)。土壤(0—100 cm)含碳率在0.3%—2.7%之间,且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表层含碳率高,并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3)9、23、33和47年生油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分别为70.49、100.48、167.71和144.26 t/hm2,其空间分布序列表现为土壤层>植被层>枯落物层,且植被层和土壤层是油松人工林的主要碳库。林龄是影响油松林木及群落碳密度积累的主导因子之一。随林龄增加,土壤碳密度所占生态系统碳密度份额逐渐降低,乔木层和枯落物层则逐渐增加。
杨玉姣陈云明曹扬
关键词:油松人工林含碳率碳密度黄土丘陵区
刺槐根系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影响
本文对黄土高原沟壑区主要造林树种--刺槐细根系及其林地土壤水分进行了调查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在阴坡立地上刺槐细根水平分布无明显差异,最大分布深度为200cm;阳坡立地上刺槐细根仅在距树干0.5m处垂直分布可到200cm...
赵忠曹扬成向荣王迪海
关键词:刺槐根系深层土壤水分
文献传递
陕西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被引量:22
2014年
采用森林植被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法,估算了2009年陕西省森林植被碳贮量和碳密度及其地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陕西省森林植被碳储量为19942.20万t,以栎类最大,占全省碳储量的58.13%。天然林是森林植被碳储量的主体,占全省碳储量的95.30%。陕西省森林植被碳密度为31.20t/hm2,以桦木最高,为45.92t/hm2。天然林的碳密度为36.23t/hm2,是人工林的4.57倍。陕西省森林植被碳储量主要分布在管辖区内涉及黄龙山、桥山、关山、秦岭和巴山林区的行政区,其中以汉中最大,占全省碳储量的26.16%。森林植被碳密度以西安最高,为45.58t/hm2,而处于陕西省最北部榆林的碳储量和碳密度最低。根据碳储量与碳密度的空间差异,陕西省应采取分区森林经营与管理措施,一方面通过科学抚育和管理提高现有自然林的碳汇能力,另一方面加强重点造林工程,扩大人工林覆盖面积,增加森林碳汇潜力,使陕西省森林在全球碳汇中发挥重要作用。
曹扬陈云明晋蓓渠美
关键词: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
子午岭林区两种天然次生林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变化被引量:9
2017年
为阐明不同天然林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季节变化规律,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以陕西省子午岭林区桥山林场的油松和辽东栎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季内不同月份叶片的C、N、P含量及其计量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油松叶片C、N、P含量及其计量比分别为48.06%,1.15%,0.11%和42.58,473.22,11.02,辽东栎叶片C、N、P含量及其计量比分别为43.16%,2.10%,0.19%和25.47,380.18,14.49;两树种叶片各指标季节间变异系数表现为C含量最小,P含量最大。(2)两树种叶片C、N、P含量及其计量比在整个生长季内的变化规律不一致,油松叶片C含量在4—6月显著下降,之后保持平稳状态,8月后显著上升,至10月基本与4月持平;而辽东栎叶片C含量在整个生长季内变化不明显。油松叶片N含量在6月前较稳定,6—8月显著下降,随后显著上升,至10月基本与6月持平;辽东栎叶片N含量在4—6月显著下降,随后保持稳定,8月后再次显著下降,并在10月达到最低值。油松叶片P含量在8月前变化不明显,8月后显著上升,并在10月达到最高值;辽东栎叶片P含量在4月到6月显著下降,随后基本不变。两树种C∶N和C∶P的变化与N、P浓度相反;油松叶片N∶P在4—6月显著下降,6—8月显著上升,8—10月再次显著下降,辽东栎叶片N∶P在6月前显著上升并达到最高值,6—10月显著下降。(3)叶片C含量和C∶N主要受树种的影响,其他各指标受树种与月份交互作用的影响最大。(4)油松叶片C含量显著高于辽东栎,N含量显著低于辽东栎,因此,C∶N显著高于辽东栎,而辽东栎叶片的N∶P显著高于油松,但P含量和C∶P在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除叶片C含量外,各指标季节间变异系数均表现为油松小于辽东栎。研究结果丰富了天然林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同时也为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森林恢复与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李茜曹扬彭守璋陈云明
关键词:子午岭林区天然林化学计量
刺槐根系与土壤水分之间关系的研究
以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刺槐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土钻法和中子仪法,分别对处于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不同水分生态环境,不同坡向立地条件下刺槐人工林根系(细根)空间分布状况进行调查,及其林下土壤水分在生长季节内的变化规律进行监...
曹扬
关键词:刺槐根系深层土壤水分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利用半湿润地区土壤水分变化
文献传递
黄土高原子午岭辽东栎林植物和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被引量:21
2015年
选取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的幼龄林、近熟林和成熟林3个林龄阶段的辽东栎林为对象,通过测定林内植物、枯落物和土壤的碳(C)、氮(N)、磷(P)含量,研究不同生长阶段植株、枯落物及土壤的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显示:林内植物各器官(叶、枝、干和根)之间C、N、P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在245.3~492.6 g/kg,1.57~20.6 g/kg和0.11~1.63 g/kg之间;枯落物C、N和P含量分别在283.5~329.0g/kg,11.5~13.2 g/kg和0.73~1.06 g/kg之间.在不同生长阶段,植物C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植物N和P含量,枯落物和土壤C、N和P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随着林龄的增加,植物叶片C∶N和C∶P显著增加,N∶P先增加后减小;枯落物C∶N、C∶P和N∶P均显著增加;土壤C∶N显著减小,C∶P先增加后减小,N∶P无显著性差异.植物叶片和枯落物与土壤N和P含量和化学计量特征呈显著的线性相关,说明土壤中N、P供应量影响植物体中的N、P含量.
陆媛陈云明曹扬宋超
关键词:NP辽东栎
根系周围介质阻抗影响电容法测量植物根系有效性被引量:1
2017年
为检验电容法能否用于测量植物根系特征值(表面积、长度、鲜重)以及根系周围介质阻抗大小是否影响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本研究进行水培、盆栽两项试验,水培试验以绿萝(Epipremnum aureum)为研究对象,将根系约2/3部分浸入溶液中,标记液面与根系接触位置,测量其根系电容值,在标记处将根系剪成液面上、液面下两部分,分别分析电容值与这两部分特征值的关系。盆栽试验以玉米(Zea mays L.)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溶液离子浓度,得到土壤阻抗值不同的试验组,分别分析不同阻抗条件下测得的电容值与根系特征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培试验测得的电容值只与液面以上绿萝根系特征值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盆栽试验只在蒸馏水浇灌、土壤含水率为24.86%的实验组和1 000倍稀释霍格兰德营养液浇灌、土壤含水率为25.18%的试验组中,测得的电容值与玉米根系表面积存在显著线性关系,其试验组中其他二者相关性不显著。说明电容法能够用于测量植物根系特征值,但根系周围介质阻抗是影响电容法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彭源远曹扬曹扬
关键词:电容法根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