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国滨

作品数:20 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胜利石油管理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勘探
  • 5篇油气
  • 5篇震源
  • 4篇地震采集
  • 4篇地震勘探
  • 3篇地表
  • 3篇油气勘探
  • 3篇分辨率
  • 2篇地震采集技术
  • 2篇地震勘探技术
  • 2篇地震数据
  • 2篇地震数据采集
  • 2篇油气藏
  • 2篇油田
  • 2篇震源激发
  • 2篇胜利油田
  • 2篇气藏
  • 2篇浅海
  • 2篇勘探技术
  • 2篇复杂地表

机构

  • 13篇中国石油化工...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胜利石油管理...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作者

  • 20篇曹国滨
  • 7篇崔汝国
  • 6篇张旭
  • 3篇耿绍宇
  • 3篇张交东
  • 3篇李云伟
  • 2篇王彦春
  • 2篇皮金云
  • 2篇魏继东
  • 1篇徐淑合
  • 1篇于世焕
  • 1篇徐春华
  • 1篇王尚旭
  • 1篇付大志
  • 1篇刘德良
  • 1篇谈迎
  • 1篇雷敏
  • 1篇朱伟强
  • 1篇李录明
  • 1篇杨晓勇

传媒

  • 4篇石油地球物理...
  • 4篇石油物探
  • 2篇物探与化探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石油仪器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勘探地球物理...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3
  • 2篇200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炸药震源在济阳坳陷粘土介质中的激发理论初探被引量:9
2009年
针对济阳坳陷的粘土介质,对影响激发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理论探讨。应用爆炸动力学和介质力学等理论,对济阳坳陷粘土介质爆破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爆炸应力随距离的变化规律;给出了空腔区、破碎区和塑性区的半径计算公式;论证了炸药爆炸能量在粘土介质中的能量分配理论,讨论了炸药爆速、密度等参数以及激发介质的速度、密度、弹性模量对地震波能量的影响。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在济阳坳陷WHZ探区的不同激发介质中进行了13种不同爆速的炸药震源试验,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比较吻合,地震资料质量有了改进。
崔汝国王尚旭宁鹏鹏曹国滨
关键词:爆速
电火花震源能量传输和释放系统的改造被引量:1
2005年
电火花震源是VSP施工中的一种较好震源,但由于电火花震源的能量传输和释放系统存在同轴放电电缆易损坏及放电电极使用寿命短等问题,使电火花震源安全隐患大、效率低、重复性较差,子波和激发频带不稳定。通过分析能量传输和释放系统存在的问题,将同轴放电电缆改为单芯放电电缆并研制新型放电电极,有效地解决了电火花震源能量传输和释放系统存在的问题。
曹国滨付大志张旭王军
关键词:电火花震源放电电极
炮检距选取对斜交观测系统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斜交观测系统与正交观测系统相比,在不增加检波点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炮点的排列方式达到改变炮检距分布的目的,斜交观测系统炮检距的分布以及不同范围的炮检距在数量上的变化规律都与正交观测系统不同.本文着重分析了斜交观测系统不同范围炮检距在数量上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这种炮检距的变化对斜交观测系统的影响,最后通过斜交观测系统与正交观测系统所得的地震资料进行了对比验证.
曹国滨
影响VSP层位标定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8
2006年
通过对VSP与常规地震二者的野外观测、室内资料处理、深层地质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影响VSP层位标定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减小对比差异的处理方法,建立了一套优化的VSP资料处理流程,在实际资料处理中见到了较好的效果。
崔汝国曹国滨王彦春皮金云
关键词:层位标定震源子波反褶积
小折射分析法在合肥坳陷地层标定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2年
通过对小折射信息的二次开发 ,提出了小折射标定地震地质层位的方法 ,即根据高速层速度反映基岩物性 ,不同物性的前第四系基岩折射波速度存在差异的特点 ,利用折射波速度的差异标定地层。通过在合肥坳陷的成功应用 ,以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合理性和经济性。
徐希坤雷敏徐春华曹国滨耿绍宇
关键词:地震勘探
胜利油田滩浅海地区地震勘探技术被引量:22
2006年
滩浅海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表条件和复杂多变的表层结构,既不同于陆上勘探也不同于海上勘探,尤其在两栖地带存在海陆2种施工方式。笔者对滩浅海地区地震勘探的激发震源、检波器和观测系统等野外采集各环节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解决滩浅海地区野外难以采集到高品质地震资料问题的方法,开展了地震记录上的干扰波压制、差异校正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形成一整套适用于滩浅海地区油气资源探查的高精度实用性的特色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崔汝国王彦春曹国滨皮金云
东营凹陷深层地震资料采集中的噪音分析与压制被引量:4
2003年
随着胜利油田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 ,东营凹陷的深层逐渐成为重要的勘探目的层系 ;由于深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 ,严重影响了对深层的地质研究。根据近年东营深层地震采集实践 ,分析了不同噪音的特征 ,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 ,深层资料质量明显提高 ,为深层油气勘探奠定了基础。
曹国滨张旭魏继东耿绍宇张交东
关键词:东营凹陷胜利油田
平原复杂地表采集区震源研究
2013年
随着油田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地质任务要求越来越高,由寻找构造油气藏向岩性、断块等隐蔽油气藏转变,而地表条件也越来越复杂,对地震采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针对平原复杂地表采集区减震震源和地下震源进行研究,对比不同结构、不同壳体和不同药型的8种震源(钢壳TNT超速聚能延迟震源、钢壳TNT超速聚能震源、钢壳TG50超速聚能震源、塑壳TNT超速聚能震源、塑壳高能超速聚能震源、常规延迟震源、高能常规震源、常规震源)的激发效果,选取最佳的激发方式,取得了明显效果。
曹国滨
关键词:构造油藏隐蔽油气藏地震采集震源激发
现代城区地震采集方法研究与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区地表条件变得原来越复杂,以往的技术方法难以完成地质任务,给地震勘探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从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出发,针对现代城区极其复杂的地表条件,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地震采集技术措施。 本文从...
曹国滨
关键词:地震勘探复杂地表
文献传递
东营城区地震数据采集质量控制与评价被引量:2
2006年
在现代城区进行地震采集,由于大量物理点位偏移、多次观测系统设计和多次测量等原因,使得质量控制存在诸多的难点,为此对东营城区地震数据采集质量控制与评价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东营城区地震数据采集质量控制的难点,形成了一套适合在城区开展地震数据采集的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首先利用相应的软件对东营城区地震数据采集进行物理点坐标精度、面元重合的物理点、观测系统进行控制,以实现城区物理点位精度的控制;其次采取数字化数据流系统管理,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和质量的动态监控;最后利用实时覆盖次数分析,保证资料品质。在东营城区,采用该地震数据采集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确保了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得到了高保真的地震资料,满足了后期室内校正和资料处理的需要。
曹国滨李云伟崔汝国
关键词:地震数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