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汝国

作品数:11 被引量:10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医药卫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地震勘探
  • 3篇震源
  • 3篇勘探
  • 2篇地震采集
  • 2篇地震勘探技术
  • 2篇浅海
  • 2篇勘探技术
  • 2篇分辨率
  • 2篇VSP
  • 1篇道集
  • 1篇地层
  • 1篇地层格架
  • 1篇地震
  • 1篇地震采集技术
  • 1篇地震反演
  • 1篇地震数据
  • 1篇地震数据采集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效果
  • 1篇叠前

机构

  • 7篇中国石油化工...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作者

  • 11篇崔汝国
  • 7篇曹国滨
  • 3篇李云伟
  • 2篇王彦春
  • 2篇皮金云
  • 1篇于富文
  • 1篇覃天
  • 1篇宋维琪
  • 1篇段卫星
  • 1篇王尚旭
  • 1篇何京国
  • 1篇张志林
  • 1篇王成礼
  • 1篇凌勋
  • 1篇段云卿
  • 1篇牟风明
  • 1篇贾明辰
  • 1篇沈财余
  • 1篇宁鹏鹏

传媒

  • 3篇物探与化探
  • 3篇石油地球物理...
  • 3篇石油物探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海NMH工区谐波干扰特征及压制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青海NMH工区地表复杂,近地表岩石硬度差异大,有必要开展不同地表耦合条件下可控震源谐波干扰的分布特征研究和压制方法试验。通过理论计算和对实际资料的统计分析,总结了谐波干扰变化规律,确立了相应的谐波干扰压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可控震源与地表耦合产生的谐波干扰与地表岩石硬度密切相关,一般随地表岩石硬度增加,谐波干扰强度显著增强,但相位畸变相应减小。通过优选激发点位置、有针对性地改善地表耦合条件、合理调节相位控制增益,甚至研究和采用诸如新型震源平板等多种技术措施,尽可能保证在硬度值约40(即接近"半刚度")的地层中激发,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谐波干扰的影响,提高地震资料的品质。理想情况下,可使得谐波干扰能量降低约30%,单炮地震记录信噪比提高约260%。
于富文何京国段卫星张志林崔汝国
关键词:可控震源地震采集谐波干扰
胜利油田滩浅海地区地震勘探技术被引量:22
2006年
滩浅海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表条件和复杂多变的表层结构,既不同于陆上勘探也不同于海上勘探,尤其在两栖地带存在海陆2种施工方式。笔者对滩浅海地区地震勘探的激发震源、检波器和观测系统等野外采集各环节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解决滩浅海地区野外难以采集到高品质地震资料问题的方法,开展了地震记录上的干扰波压制、差异校正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形成一整套适用于滩浅海地区油气资源探查的高精度实用性的特色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崔汝国王彦春曹国滨皮金云
炸药震源在济阳坳陷粘土介质中的激发理论初探被引量:9
2009年
针对济阳坳陷的粘土介质,对影响激发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理论探讨。应用爆炸动力学和介质力学等理论,对济阳坳陷粘土介质爆破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爆炸应力随距离的变化规律;给出了空腔区、破碎区和塑性区的半径计算公式;论证了炸药爆炸能量在粘土介质中的能量分配理论,讨论了炸药爆速、密度等参数以及激发介质的速度、密度、弹性模量对地震波能量的影响。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在济阳坳陷WHZ探区的不同激发介质中进行了13种不同爆速的炸药震源试验,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比较吻合,地震资料质量有了改进。
崔汝国王尚旭宁鹏鹏曹国滨
关键词:爆速
影响VSP层位标定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8
2006年
通过对VSP与常规地震二者的野外观测、室内资料处理、深层地质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影响VSP层位标定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减小对比差异的处理方法,建立了一套优化的VSP资料处理流程,在实际资料处理中见到了较好的效果。
崔汝国曹国滨王彦春皮金云
关键词:层位标定震源子波反褶积
叠前时间偏移成像技术及其应用被引量:13
2006年
零炮检距剖面是地震反射成像过程中的重要成果。通过弯曲反射界面模型,分析了共中心点(CMP)道集与共反射点(CRP)道集的差别,认为当反射界面倾斜时,常规处理中的CMP叠加不能得到准确的零偏移距剖面,而沿CRP道集叠加的叠前时间偏移能得到准确的零偏移距剖面,另外,还介绍了叠前时间偏移的实现方法和步骤,包括预处理、偏移速度场的建立和偏移后CRP道集的处理等,并结合实际资料进行了效果分析。
崔汝国覃天凌勋贾明辰段云卿
关键词:共中心点道集叠前时间偏移
影响测井约束地震反演地质效果因素的分析被引量:34
2003年
从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出发 ,分析了叠后地震反演解决地质问题的本质。从基础资料的品质 ,测井约束地震反演的方法及反演参数的选择 ,地层格架模型的建立和外推控制这几个方面分析影响测井约束地震反演的地质效果。笔者认为 ,测井约束地震反演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是有限的 ,并提出了提高测井约束地震反演的地质效果应采取的若干措施。
沈财余崔汝国
关键词:测井约束地震反演地质效果反演方法地层格架地震勘探
东营城区地震数据采集质量控制与评价被引量:2
2006年
在现代城区进行地震采集,由于大量物理点位偏移、多次观测系统设计和多次测量等原因,使得质量控制存在诸多的难点,为此对东营城区地震数据采集质量控制与评价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东营城区地震数据采集质量控制的难点,形成了一套适合在城区开展地震数据采集的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首先利用相应的软件对东营城区地震数据采集进行物理点坐标精度、面元重合的物理点、观测系统进行控制,以实现城区物理点位精度的控制;其次采取数字化数据流系统管理,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和质量的动态监控;最后利用实时覆盖次数分析,保证资料品质。在东营城区,采用该地震数据采集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确保了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得到了高保真的地震资料,满足了后期室内校正和资料处理的需要。
曹国滨李云伟崔汝国
关键词:地震数据
济阳坳陷岩性油气藏地震采集技术被引量:1
2007年
济阳坳陷岩性油气藏存在砂体内部及层间地震反射弱,资料分辨率低的问题。通过较小炮检距、较小面元、较宽方位角、较大非纵距和较高的纵、横向覆盖次数等面元属性的优化组合,提高了该区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建立了表层条件“特征网”,通过寻找表层变化“突变带”,可为最佳激发因素的选取提供可靠依据;总结了频谱分析的有效方法,提出要以砂体解释的需要为目标,避免陷入盲目追求高频率的误区。以上技术与方法在济阳坳陷官7地区岩性油气藏地震采集中取得了明显效果,显著地提高了资料的分辨率,解决了小砂体及内部的弱反射问题。
曹国滨李云伟崔汝国
关键词:岩性油气藏分辨率
垦71地区多波采集方法研究及应用效果被引量:13
2007年
多年来,胜利探区多波多分量地震采集所得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较低,无法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为此,以胜利垦71区块为先导实验区开展了多波采集方法研究.首先,通过单点三分量检波器与常规检波器小面积组合分析了该区转换波发育情况,认为该区转换界面较强,转换波特征明显,转换横波速度约为纵波速度的1/2;然后,通过数字三分量检波器的室内各种组合研究,进行了超线元叠加,由此可以有效地改善资料的信噪比,并对分辨率基本没有影响;最后,利用三分量检波器扩展排列进行转换波最佳偏移距的设计,通过垂直排列追踪放炮进行最佳非纵距设计,从而得出该区多波采集的最佳观测系统参数.通过上述合理的设计和多项试验研究,在垦71地区多波采集中,数字检波器Z分量剖面的频率优势非常明显,分辨率明显高于常规检波器的纵波剖面,对于搞清小断层及微幅度构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转换横波能量强、信噪比和分辨率高,使多波采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曹国滨李云伟崔汝国
关键词:分辨率信噪比
VSP浮动坐标系偏振滤波被引量:3
2010年
偏振滤波是三分量VSP纵、横波波场分离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传统的偏振滤波方法中,偏振角的计算是基于直达波的传播方向而确定,没有针对所需要的上行波。本文通过建立针对反射波的主能量方向计算偏振角,建立随反射深度变化的坐标系,即浮动坐标系,以有效提高波场分离精度。理论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在浮动坐标系下,偏振滤波方法以所需波场为基础,能够实现波场的最优分离。
崔汝国牟风明宋维琪王成礼
关键词:滤波方法VSP波场分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