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曲俊彦

作品数:44 被引量:271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耐药
  • 11篇杆菌
  • 8篇不动杆菌
  • 6篇替加环素
  • 6篇抗菌
  • 6篇鲍曼不动杆菌
  • 5篇药物
  • 5篇乙型
  • 5篇乙型肝炎
  • 5篇碳青霉烯
  • 5篇碳青霉烯类
  • 5篇青霉烯
  • 5篇青霉烯类
  • 5篇携带者
  • 5篇慢性
  • 5篇耐药机制
  • 5篇HBV
  • 4篇细胞
  • 4篇细菌
  • 4篇免疫

机构

  • 32篇四川大学华西...
  • 6篇成都中医药大...
  • 5篇昆明医学院第...
  • 4篇仁寿县人民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阿坝藏族羌族...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44篇曲俊彦
  • 23篇吕晓菊
  • 6篇胡田雨
  • 5篇游晶
  • 4篇钟册俊
  • 4篇张传涛
  • 3篇叶慧
  • 3篇扈晓宇
  • 3篇刘焱斌
  • 3篇陈昌金
  • 3篇辜海英
  • 3篇钟森
  • 3篇李晖
  • 2篇谢轶
  • 2篇俞岚
  • 2篇唐宝璋
  • 2篇陈红英
  • 2篇杨尧
  • 2篇高惠芸
  • 2篇廖志鸿

传媒

  • 6篇西部医学
  • 4篇中国抗生素杂...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传染病杂...
  • 3篇中国感染与化...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第二届京港感...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肝脏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世界感染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第三届中医药...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6
  • 2篇2005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ET-CT辅助诊断以全身多处肉芽肿为特征的结核病一例
2021年
目前临床早期诊断结核病非常困难,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微生物学及影像学检查综合评估,虽然有多种检测手段,但仍有部分患者漏诊或误诊。最新研究表明,18F-氟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对结核病诊断有较高的敏感度,能有效识别患病区域并指导进一步诊断及治疗[1]。笔者现报道1例经18F-FDG PET-CT辅助诊断的结核病病例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和讨论,为今后在临床使用18F-FDG PET-CT协助诊断结核病提供参考。
刘新冰程俊珺向玲亚以斯玛曲俊彦
关键词:氟脱氧葡萄糖临床早期诊断结核病诊断病例资料肉芽肿
第五届上海国际胃肠病学会议
2006年
曲俊彦游晶
关键词:胃肠病学消化系疾病消化疾病
第455例腰背痛-发热-念珠菌合并曲霉菌性脊椎病变被引量:1
2018年
病历摘要患者女,43岁,因“腰背痛5个月余,间断性发热1个月”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科。2014年1月患者于夜间睡眠时突发腰背痛,呈针刺样疼痛,阵发性发作,俯卧时疼痛减轻,疼痛反复发作,逐渐出现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疼痛,伴双下肢乏力。
钟册俊曲俊彦李峥艳吕晓菊
关键词:腰背痛脊椎病变疑难病例发热霉菌性念珠菌
64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无菌部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情况、感染危险因素及耐药情况,为临床防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提供相关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 年1 月~2011 年12 月31 日无菌部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培养阳性...
胡田雨曲俊彦谢轶吕晓菊
关键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无菌体液抗菌药物
四川省眉山市8例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了解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眉山市仁寿县人民医院2020年1月24日至2020年3月14日共8例COVID-19确诊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结果8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29~63岁,中位年龄为50岁,3例有武汉地区旅居史及确诊患者接触史,4例为两起家庭聚集性发病,潜伏期为7~20d,中位数14d,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7例(87.5%)、头痛、乏力、腹泻各3例(37.5%),口干、头昏、食欲减退各2例(25%),鼻塞流涕、膝关节疼痛各1例(12.5%),气促1例(12.5%)。2例患者有基础疾病(分别为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实验室检查方面,8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正常,3例淋巴细胞数减少,2例降钙素原轻度升高,所有患者甘油三脂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胸部CT主要以单侧肺及双肺斑片状、磨玻璃影、间质性改变为主,累及双肺6例、累及单侧肺2例,以右肺为主。所有患者均以干扰素-α及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抗病毒治疗,5例继发细菌感染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到目前为止,8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其中1例患者新冠病毒核酸持续阳性(33d/6次深部痰液呼吸道标本监测)。结论本地区所有COVID-19患者均为普通型,大多具有明确流行病学史,以输入型为主,胸部影像大多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表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持续阳性的原因目前尚未明确,尚需对新冠病毒的致病特点进一步观察及研究。
王曲倔黎秋芬徐力超曲俊彦
关键词:流行病学
肺炎克雷伯菌Ⅵ型分泌系统的研究进展
2023年
肺炎克雷伯菌可引起多系统感染,是临床常见的病原菌。Ⅵ型分泌系统(T6SS)是广泛存在于革兰阴性菌膜内的分泌装置,通过接触依赖的方式将毒性效应物质传递给靶细胞,T6SS与细菌运动能力、黏附能力、定植能力、细菌间竞争能力、生物膜形成、细菌耐药相关的基因水平转移等相关。对T6SS的结构及其在肺炎克雷伯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包括肺炎克雷伯菌T6SS的调节、效应因子和临床研究)进行阐述,以期为肺炎克雷伯菌T6SS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许剑曲俊彦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
参附注射液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证患者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于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证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84例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加参附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共治疗28d。结果:治疗组在综合疗效、腹水消退时间、肝功能及血常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对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证患者有一定治疗作用。
曲俊彦扈晓宇钟森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参附注射液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年版)》要点解读被引量:11
2022年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一类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且应用广泛的抗菌药物。该类药物的规范皮试问题一直备受临床关注与不断讨论,对于皮肤试验的临床意义、适应症、皮试方法和结果解读仍存在较多分歧。现通过对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颁布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要点并结合相关进展进行解读,以便让更多医务工作者关注并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学习,规范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临床实践,以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曲俊彦刘焱斌吕晓菊
关键词:皮肤试验
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的形成机制被引量:1
2006年
HBV感染后可呈现多种临床表现,本文分别从高危因素、病毒变异、基因整合及宿主免疫状态、遗传背景等方面探讨感染HBV后发展成AsC的机制,从而有助于发现预防、治疗AsC的有效措施。
游晶曲俊彦
关键词: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HBV免疫
成人耐碳青霉烯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探讨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CR-GNB)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为临床耐药菌感染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年7月—2016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明确诊断的CR-GNB血流感染患者157例,根据致病菌是否为广泛耐药,分为XDR组及非XDR组,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并对CR-GNB血流感染者临床转归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R-GNB血流感染者XDR组68例,非XDR组89例。患者主要分布在ICU病房及血液科,基础疾病以重症胰腺炎及肿瘤多见。CR-GNB血流感染全因病死率55.41%,XDR组高于非XDR组(P<0.05)。CR-GNB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多见。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似能改善CR-GNB血流感染者的临床转归,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3.059,95%CI 1.117~8.380)及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OR=2.541,95%CI 1.179~5.477)是CR-GNB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可能危险因素(P<0.05)。结论目前CR-GNB感染形势严峻,入住ICU的高龄患者预后差,需要加强各种感控措施,尽量延缓或避免CR-GNB的产生与感染,需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提高疗效。
曲俊彦康梅陆杨秦家元吕晓菊
关键词: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耐药血流感染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