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景舒南

作品数:28 被引量:153H指数:6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动脉
  • 12篇冠状
  • 12篇冠状动脉
  • 11篇心肌
  • 11篇心肌梗死
  • 11篇梗死
  • 10篇介入
  • 8篇介入治疗
  • 6篇经皮冠状动脉...
  • 6篇急性心肌梗死
  • 6篇冠状动脉介入
  • 6篇病变
  • 5篇型心
  • 4篇动脉介入
  • 4篇动脉介入治疗
  • 4篇血管
  • 4篇经皮冠状动脉...
  • 4篇冠脉
  • 3篇动脉造影
  • 3篇心绞痛

机构

  • 14篇昆明医学院
  • 13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泰安市第一人...

作者

  • 28篇景舒南
  • 18篇光雪峰
  • 17篇赖碁
  • 9篇方杰
  • 7篇尹小龙
  • 7篇杨芳
  • 5篇左明鲜
  • 5篇彭春花
  • 5篇鲁一兵
  • 5篇何臣德
  • 5篇陈志鹏
  • 4篇张小勇
  • 4篇杨栋
  • 4篇方杰
  • 4篇尹昵
  • 4篇张伟华
  • 4篇盖起明
  • 2篇戴海龙
  • 2篇李汝红
  • 2篇卢静

传媒

  • 12篇昆明医科大学...
  • 5篇昆明医学院学...
  • 4篇云南医药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股动脉血管闭合器的临床应用
2015年
评价经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后,应用血管闭合器Perclose Proglide闭合股动脉术口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通过股动脉途径进行介入治疗的76例患者,应用血管闭合器Perclose Proglide对股动脉术口进行闭合止血,观察闭合止血术后即刻止血成功率、使用闭合器的操作时间、术肢制动时间及术后24h内出血事件发生率。
赖碁光雪峰方杰景舒南何臣德陈志鹏尹小龙
关键词:血管闭合器介入治疗止血
合并室间隔穿孔的AMI患者长时间植入IABP治疗的临床管理探讨
2012年
本文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为出现室间隔穿孔导致泵功能衰竭需要长时间植入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治疗时,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4例的临床管理经验。通过对一组长时间植入IABP治疗患者的临床管理经验进行总结,探讨长时间植入IABP治疗患者的临床管理方法。
赖碁光雪峰左明鲜景舒南杨芳卢静
关键词:室间隔穿孔临床管理
急诊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后血色素变化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us,PCI)已成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TMI)的首选治疗方式.随着急诊PC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逐步应用,越来越多的临床观察研究显示对于AMI患者,单纯使用传统的PCI术,常常导致血栓的碎裂与脱落,引起远端大量微小血管栓塞,造成“无再流”或“慢血流”现象,从而影响到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增加急诊PCI患者的病死率[1].目前,急性心梗患者在行急诊PCI治疗时,对于使用血栓抽吸导管处理冠状动脉内血栓从而减少“无再流”或“慢血流”的发生已经达成共识.然而,对于急诊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治疗后患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变化如何,是否会造成不良事件,尚有疑惑.为此,本文通过回顾、
景舒南光雪峰盖起明赖碁方杰蒋立虹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血栓抽吸导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血红蛋白
急性ST段抬高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急诊与择期PCI术血浆NT-proBNP变化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STAMI)急诊与择期PCI术前后血浆N氨基酸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方法:7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急诊PCI组37例与择期PCI组35例。分别于入院24h内或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及术后第6天检测血浆NT-proBNP。结果:直接PCI组与择期PCI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浆NT-proBNP明显下降(P<0.05)。直接PCI组与择期PCI组之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急诊和择期PCI术前后,血浆NT-proBNP均明显下降。PCI术对于患者的远期预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益处。
景舒南赖碁杨芳彭春花方杰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梗死部位和病变血管与肌钙蛋白I和NT-proBNP的变化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广泛前壁和下壁心肌梗死,不同梗死部位和相应病变血管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和N氨基酸末端脑鈉肽前体的变化。方法 6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电图、心肌坏死标记物及冠脉造影分为急性ST段抬高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组37例和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组32例。于发病24h内抽取静脉血,行血浆cTnI、NT-proBNP检测。结果急性ST段抬高广泛前壁和下壁心肌梗死血浆cTnI、NT-proBNP均高于正常,且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组的cTnI、NT-proBNP高于下壁心肌梗死组,两者比较,NT-pro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n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nI、NT-proBNP增高可反映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损害的程度及预后。
景舒南赖碁杨芳彭春花方杰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肌肌钙蛋白I冠状动脉狭窄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变化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血浆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hrombin activated fibri-nolysis inhibitor,ATFI)作为新的凝血与纤溶调控因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发病过程中TAFI、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以评价TAFI在UA患者凝血及纤溶功能变化中的作用。
高辉景舒南董玉琳杨舒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绞痛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AFI
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梗死部位与冠脉病变血管血浆hs-CRP和Hcy变化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不同梗死部位和冠脉病变血管血浆hs-CRP、Hcy的变化。方法 6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电图、心肌坏死标记物及冠脉造影分为急性ST段抬高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组37例和急下壁心肌梗死组32例。于发病24h内抽取静脉血行血浆hs-CRP、Hcy检测。结果急性ST段抬高广泛前壁和下壁心肌梗死早期血浆hs-CRP和Hcy均高于正常值,且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组的hs-CRP和Hcy要高于下壁心肌梗死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和Hcy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并且可反映心肌损害和血管病变的程度。
景舒南赖碁杨芳彭春花方杰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狭窄高敏C-反应蛋白
FFR检查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策略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前,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当采取开通冠状动脉相关"罪犯"血管这一治疗策略,已无争议.但是,对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时,当发现患者的冠状动脉存在狭窄程度介于50%~70%之间的所谓"临界病变"时,应该如何在充分考虑狭窄病变对冠状动脉生理学影响的基础上制定治疗策略,一直存有疑惑.
赖碁光雪峰方杰景舒南尹小龙左明鲜
关键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临界病变
两种股动脉血管闭合器的临床应用疗效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Perclose-proglide及Angio-seal 2种股动脉血管闭合器的特点和使用技巧.方法对比分析经股动脉途径进行介入治疗后分别应用Angio-seal、Perclose-proglide 2种血管闭合器进行股动脉术口闭合止血的190例患者,观察闭合止血术后即刻止血成功率、使用闭合器的操作时间、术肢制动时间、术后24 h内并发症、48 h内术口血肿发生率、血管闭合器的特点和使用技巧.结果股动脉术口闭合成功后,2种血管闭合器的即刻止血成功率均为100%,患者术后24 h内均无出血发生;使用Perclose-proglide血管闭合器的操作时间(6.0±1.21)min,术肢制动时间(8±0.8)h;使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的操作时间(2.0±1.12)min,术肢制动时间(8±0.5)h.2种血管闭合器比较,P<0.05.结论在掌握2种血管闭合器各自的特点和使用技巧后并应用于经过选择的合适患者,均可达到安全、有效止血及无重要血管并发症的目的.
赖碁光雪峰方杰景舒南何臣德陈志鹏尹小龙
关键词:血管闭合器介入治疗止血
冠状动脉病变双源CT与冠脉造影对比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成像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方法:42例患者,男31例,女11例,平均(62.17±11.07)岁,分别予以DSCT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检查,进行DSCT和SCA图像对比分析。结果:DS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评价的敏感性96.2%,特异性98.7%,阳性预测值92.6%,阴性预测值99.3%,准确率95.7%,结论:DS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评价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较高,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术前的筛查及评价。
景舒南杨婧杨栋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造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