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芳
- 作品数:6 被引量:200H指数:5
- 供职机构:甘肃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气候变化对祁连山北坡农林牧业结构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 本文揭示了气候持续变暖是祁连山北坡现代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1986年是气候发生明显转折的年份,1987~2003年的平均气温比1961~1986年升高0.8℃,≧0℃积温和≧10℃积温增加142℃和131℃,呈线性上升趋...
- 邓振镛王鹤龄王润元张宇飞刘德祥徐金芳张谋草
- 关键词:祁连山北坡气候变化
- 文献传递
- 中国高温热浪危害特征的研究综述被引量:129
- 2009年
- 全面综述了高温热浪气象灾害在危害特点、标准与类型、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监测和预测与预警技术、减灾技术及应对策略等8个方面的研究成果。高温热浪是一种较短时间尺度的天气灾害,基本天气特征是高温低湿,除高寒地带外,每年6~8月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大气环流异常是高温热浪形成的直接原因,气候变暖变干是导致高温热浪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深刻了解高温热浪的危害特征,对应对高温热浪发生发展、监测预测、安全生产、趋利弊害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徐金芳邓振镛陈敏
- 关键词:高温热浪
- 气候变暖对河西走廊棉花生产影响的成因与对策研究被引量:31
- 2008年
- 揭示了气候变化对河西走廊棉花生产有着显著影响,实际上使其生育期延长20天,霜前花减少30%;适生区域提高100m左右,面积扩大7倍;衣分提高2个百分点,气候产量增加54.3%的基本事实。探明了现代气候变暖对高原地区喜热作物棉花产生非常有利影响的重要原因,是由于≥10℃积温升高131℃,裂铃至停止生长关键期增温30℃;最低气温升高0.9℃,春季增温加快,秋季降温减缓,使生长期热量资源得到较大补偿,气候生态适应性更适宜,与棉花生理需求指标更接近。预测未来10~15年内≥10℃积温可能增加100~300℃,适生区域升高100m左右,建议稳步扩大面积20%~30%,并提出按不同种植区域采取相适应的农业生产技术等建议。
- 邓振镛王鹤龄李国昌辛吉武张宇飞徐金芳
- 关键词:河西走廊棉花气候变暖
- 甘肃黄土高原旱作区土壤贮水量对春小麦水分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1年
- 选择甘肃黄土高原旱作区5个春小麦测站2m土层深度多年土壤贮水量与产量资料,从大气降水-土壤水-作物循环系统的理论出发,研究了土壤贮水量和农田耗水量对春小麦水分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域是一个贮水和保水性能较好的天然土壤水库,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2m土层最大贮水量分别达470mm、582mm和617mm,但实际贮水量只有190mm、230mm和370mm,实际贮水量只相当于最大贮水量的40%、40%和60%,总的趋势是随湿润度增加而增大.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分别为春小麦全生育期2m土层农田实际耗水量153mm、175mm和323mm,有随湿润度增大而增加的趋势.土壤贮水量是该区域春小麦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土壤水分籽粒生产力为0.24~1.0kg.mm-1,平均为0.67kg.mm-1,总生物产量生产力为1.41kg.mm-1,随干旱程度增加明显递减.对不同水分气候区要采取增加土壤水库库容的各种抗旱措施,以提高土壤贮水量的利用效率.
- 邓振镛王强张强王润元白虎志王劲松徐金芳
- 关键词:甘肃黄土高原旱作区春小麦土壤贮水量水分生产力
- 气候变化对祁连山北坡农林牧业结构的影响与对策研究被引量:30
- 2008年
- 揭示了气候持续变暖是祁连山北坡现代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1986年是气候发生明显转折的年份,1987—2003年的平均气温比1961—1986年升高0.8℃,≥0℃积温和≥10℃积温增加142℃和131℃,呈线性上升趋势;降水量平均增加7.5 mm,呈曲线缓慢增多趋势。由于气候变暖,使农作物适生种植区和作物种植上限高度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喜热棉花、喜温玉米和喜凉甘蓝型油菜分别提高100 m左右、150 m左右和200 m左右,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呈直线上升趋势。依据农业气候生态资源垂直分布特征和15种主要作物气候生态适生种植区以及农林牧业结构布局特点,采用气候生态相似原理,将祁连山北坡大体分为5个农林牧业气候生态区,建议性提出各区农林牧业结构的比重以及夏粮、秋粮、经济作物和饲草的种植比例,并阐明了各区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 邓振镛王鹤龄王润元张宇飞刘德祥徐金芳张谋草
- 关键词:祁连山北坡气候变化
- 我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防旱减灾技术述评被引量:10
- 2009年
-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目前我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防旱减灾采用的几项关键适用技术,为进一步防旱减灾、保证粮食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 徐金芳邓振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