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春和

作品数:63 被引量:255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篇生物学
  • 10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紫细菌
  • 9篇光合作用
  • 8篇PS
  • 7篇放氧
  • 6篇氙灯
  • 6篇硫灯
  • 5篇幼苗
  • 5篇光合反应中心
  • 4篇蛋白
  • 4篇叶绿
  • 4篇植物
  • 4篇番茄
  • 3篇修饰
  • 3篇原初光化学反...
  • 3篇生长发育
  • 3篇外周蛋白
  • 3篇微波硫灯
  • 3篇萝卜
  • 3篇棉花
  • 3篇类胡萝卜素

机构

  • 50篇中国科学院上...
  • 12篇复旦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浙江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河南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56篇徐春和
  • 15篇於新建
  • 13篇翁俊
  • 11篇刘源
  • 10篇沈允钢
  • 9篇陈启林
  • 8篇高金鹏
  • 8篇陈金星
  • 8篇于勇
  • 5篇李荣
  • 5篇邹永龙
  • 4篇钱士雄
  • 4篇刘伟民
  • 4篇阮康成
  • 4篇吴永强
  • 4篇曾小华
  • 3篇程智慧
  • 3篇陆卫
  • 3篇陈静
  • 3篇张峰

传媒

  • 7篇科学通报
  • 4篇中国科学(C...
  • 4篇植物生理与分...
  • 3篇全国植物光合...
  • 3篇中国植物生理...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植物生理学报...
  • 2篇中国植物生理...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量子电子学报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物理学报
  • 1篇Acta B...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化学学报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红外与毫米波...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发光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4篇2004
  • 9篇2003
  • 5篇2002
  • 8篇2001
  • 6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89
  • 1篇1981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SII光抑制的分子机理:EPR自旋捕捉技术检测超氧自由基
光合机构长时间暴露在超过光合作用所能利用的光强下,会导致光合活性的下降,这种现象称做“光抑制”。光抑制最明显的特征是光系统Ⅱ的光化学效率以及光合作用的量子效率降低。它包括PSII的电子传递的功能丧失和反应中心D1蛋白的结...
张素萍於新建翁俊徐春和沈允钢
文献传递
LH2中类胡萝卜素为链孢红素的类球红细菌绿色突变株(GM309)的获得及理化分析被引量:5
2003年
用甲基磺酸乙酯诱变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 601),分离获得绿色突变株,命名为GM309。吸收光谱分析表明其外周天线色素复合物(LH2)的类胡萝卜素特征吸收峰发生了20nm的蓝移。通过吸收光谱和质谱进一步的分析确定RS601的LH2中类胡萝卜素为球形烯,而GM309的LH2中则变为链孢红素。链孢红素比球形烯少一个共轭双键。CD,吸收光谱分析表明GM309 LH2中色素排列结构与野生LH2相近。比较野生和突变株的LH2荧光发射光谱,发现GM309的LH2仍保持了激发能由类胡萝卜素向细菌叶绿素以及细菌叶绿素B800向B850的传递,其B850的荧光峰为对照的58%,表明激发能由细菌叶绿素B800向B850的传递效率有所降低。研究为了解类胡萝卜素在LH2激发能传递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实验手段。
刘源张伟吴永强徐春和
关键词:类胡萝卜素类球红细菌
氙灯和微波硫灯对棉花生长发育影响的比较研究
<正> 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也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条件之一。在各种农业设施中经常采用人工照光和补光措施来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不同光源的光谱对植物的形态建成和生长发育具有密切的关系。硫灯...
於新建高金鹏陈启林陈金星翁俊徐春和
文献传递
紫细菌光反应天线LH2超快动力学的研究
<正>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所发现的最高效的光化学过程,其中的原初反应则是将太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重要过程,它涉及光能的捕获、传递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电子传递过程, 这些过程在时间上都是发生在皮秒甚至亚皮秒时域.原初反应中所...
刘伟民朱荣义刘源徐春和钱士雄
文献传递
光系统Ⅱ碳酸酐酶与放氧外周多肽及锰分子簇的关系被引量:5
2000年
以菠菜PSⅡ膜颗粒为材料, 研究了PSⅡ放氧复合体3个外周多肽及锰分子簇对PSⅡ-CA的影响. 实验结果可作为支持PSⅡ放氧侧存在膜结合态CA的直接证据. 外周多肽的存在对维持CA活性起着重要作用. 去除锰簇后放氧活性受抑制但CA活性不受影响, 表明CA的功能并不依赖于锰分子簇的存在, 与放氧活性并不直接相关.
戴新宾于勇张荣铣於新建何培民徐春和
关键词:碳酸酐酶
紫细菌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及光化学反应中心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5年
概述了近年来有关紫细菌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及光化学反应中心的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了两种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的结构以及复合体中相关色素分子在激发能传递中的作用机理。还详细阐述了紫细菌光化学反应中心的结构及反应中心中各个辅助因子在光能转化为生物可利用的化学能中的作用机理。
刘源高金鹏徐春和
关键词:紫细菌
花青苷对低温弱光处理的番茄(L.esculentum Mill.)幼苗光合机构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8
2007年
【目的】探索幼苗叶片花青苷对低温弱光处理的番茄幼苗的光合作用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利用硫灯和氙灯下生长的番茄幼苗真叶之间以及野生型(WT)和光敏素双突变体(phyB1phyB2)幼苗真叶之间花青苷含量的差异,以叶绿素荧光为指标,研究花青苷对低温弱光处理的番茄幼苗叶片光合荧光变化的影响。【结果】低温弱光(2oC,100μmol photons·m-2·s-1)对番茄幼苗叶片PSⅡ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对PSI活性影响不大。低温弱光处理硫灯和氙灯下的番茄幼苗及硫灯下的WT和突变体番茄幼苗3h后,硫灯下富含花青苷的番茄PSⅡ光化学效率Fv/Fm降低到处理前的76.3%,氙灯下的降低到63.3%;能合成花青苷的WT的Fv/Fm降低到处理前的64.3%左右,而不能合成花青苷的phyB1phyB2降低到处理前的53.7%;下降程度显著高于WT。在番茄幼苗叶片不能合成花青苷后,分别生长在硫灯和氙灯下的番茄植株叶片在经过低温弱光处理3h后,叶片的PSⅡ光化学效率Fv/Fm的变化幅度没有显著的差别;同样,硫灯下WT和phyB1phyB2植株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别。【结论】花青苷对低温弱光逆境处理的番茄叶片的光合机构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极可能与花青素对可见光和紫外光的吸收和屏蔽作用有关。
陈静陈启林程智慧徐春和
关键词:番茄花青苷低温弱光
光合作用氧释放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03年
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不仅为同化CO2 提供能量和还原力 ,同时裂解水放出氧气。放氧反应主要由光系统Ⅱ (PSⅡ )氧化侧的 4个锰原子组成的锰簇催化完成的。因此 ,锰簇在光合放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概述了对锰簇及其微环境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翁俊徐春和
关键词:光合作用放氧
莱茵藻胞外碳酸酐酶分子定位与活性诱导被引量:7
2002年
胞外碳酸酐酶是藻类CCM机制和光合作用的一个重要组分 ,藻类从高CO2 转入低CO2 浓度培养时可诱导出胞外碳酸酐酶。应用金标免疫分子定位和pH调节对胞外碳酸酐酶分子定位和CO2 诱导机制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胞外碳酸酐酶主要分布于胞壁空间 (细胞质膜与细胞壁之间 ) ,且细胞壁上也有较多分布 ,细胞壁外分布较少。说明胞外碳酸酐酶能从胞壁空间穿过细胞壁。通过CO2 诱导和pH调节(升高 ) ,均可提高碳酸酐酶活性 ,且pH提高幅度越大 ,胞外碳酸酐酶活性也越大 ,说明胞外碳酸酐酶的CO2
何培民徐春和於新建于勇吴维宁张荣铣
关键词:胞外碳酸酐酶分子定位活性诱导
光合放氧机理研究进展
<正> 光合放氧是绿色植物的重要功能之一.它还与生物环境的改善和生物的进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光合放氧发生于植物光合膜上两个光能转换机构中的光系统Ⅱ.进行光合放氧的光系统Ⅱ放氧复合体除了光系统Ⅱ核心复合体外,还包括17、...
徐春和于勇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