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东明

作品数:13 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缺损
  • 5篇关节
  • 4篇置换术
  • 4篇骨缺损
  • 3篇头坏死
  • 3篇坏死
  • 3篇骨头
  • 3篇骨头坏死
  • 3篇股骨
  • 3篇股骨头
  • 3篇股骨头坏死
  • 3篇关节置换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髋关节
  • 2篇骨髓
  • 2篇成骨
  • 1篇性关节炎
  • 1篇修复骨缺损
  • 1篇血栓

机构

  • 13篇天津市第一中...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天津医院
  • 1篇天津市人民医...

作者

  • 13篇徐东明
  • 10篇姜文学
  • 6篇尤佳
  • 5篇胡茂忠
  • 3篇姚树源
  • 2篇曹现林
  • 2篇孙洪范
  • 2篇邢泽军
  • 2篇孙波
  • 2篇冯卫
  • 2篇李轶津
  • 2篇马宝通
  • 2篇庞承刚
  • 2篇范猛
  • 1篇乜红臻
  • 1篇韩健
  • 1篇万东东
  • 1篇姜春乾
  • 1篇孙玉福
  • 1篇刘宗礼

传媒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天津医药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危老年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防治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39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其中全髋关节置换(THA)315例325髋;全膝关节置换(TKA)24例31膝。患者入院后均常规检测凝血纤溶情况,术后1、3、5 d监测D-二聚体(D-D)。对于可疑DVT患者,均首选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必要时行静脉造影以明确诊断。全部患者均接受物理治疗和预防性抗凝治疗。结果:共诊断19例DVT(25侧肢体),其中中心型或混合型6例,周围型13例。经预防性抗凝之后,非DVT的患者的D-D值呈逐渐下降趋势;而DVT患者在监测的第1天和第3天甚至更长时间D-D仍维持在高水平状态。周围型DVT患者术后抗凝6个月,中心型或混合型DVT患者骨科手术后放置了临时腔静脉滤器,所有患者围手术期未出现肺栓塞情况。结论:对高危老年病人应做到术前充分评估,早期功能锻炼联合抗凝治疗预防DVT的发生安全有效,D-二聚体可作为老年DVT的监测手段。
庞承刚姜文学徐东明尤佳万冬冬刘军朋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人工关节置换D-二聚体围手术期
血友病性关节炎行全膝置换术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血友病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血友病性膝关节炎患者10例(14例膝),均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术前及术后康复治疗计划,并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6个月通过测量关节活动度、膝关节HSS功能评分对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10例患者康复治疗后伸膝角度、膝关节HSS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 P <0.05),屈膝角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关节内出血、切口感染、假体松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不良并发症,且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均达优良标准(HSS评分>80分)。结论 在控制患者出血风险的前提下,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血友病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安全可行,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关节活动度及患肢功能。
王英鲍哲恒范猛马乐徐东明姜文学
关键词:康复治疗血友病膝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
三种诱导骨再生膜的构建及其诱导成骨能力的比较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制备PLGA-bBM P,PLGA-bBM P-IGF-Ⅱ,PLGA-bBM P-IGF-Ⅱ-bFGF三种诱导骨再生膜并比较其修复兔桡骨骨缺损的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IGF-Ⅱ,bFGF和bBM P,分别与PLGA复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三种诱导骨再生膜,用其修复兔桡骨骨缺损,以单纯PLGA膜作为对照组,分别在2、4、8周进行大体、组织形态学、四环素示踪和组织形态计量学观察骨缺损的修复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三种生长因子存在时间。结果提取的小牛骨bBM P能诱导成骨,三种诱导骨再生膜均能在体内诱导新骨的形成,明显优于PLGA(对照组),其诱导效果呈现PLGA/bBM P(B组)
姜文学曹现林徐东明胡茂忠尤佳孙洪范
关键词: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桡骨骨缺损诱导成骨
随意髂骨皮瓣治疗尺、桡骨缺损性骨不连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探讨设计和应用随意髂骨皮瓣治疗尺、桡骨缺损性骨不连的效果。方法自1986年11月~2000年9月共收治尺、桡骨缺损性骨不连患者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19~42岁,平均30岁。桡骨8例,尺骨5例。缺损性骨不连10例,萎缩性骨不连3例。根据尺、桡骨及皮肤缺损的范围,在同侧髂部沿髂嵴长轴的任意部位切取髂骨皮瓣;尺骨缺损取臀侧髂骨瓣,桡骨缺损取腹侧髂骨瓣。8例行腹侧髂骨皮瓣移位术;5例行臀侧髂骨皮瓣移位术。髂骨瓣平均为2.0cm×5.5cm,皮瓣面积平均为5.5cm×9.2cm。肢体功能参照Enneking系统进行评定。结果术后随访1.2~13.3年,平均3.5年,13例患者全部治愈,伤口一期愈合,皮瓣全部成活,髂骨瓣与骨缺损两端同期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3.3个月。肢体功能平均恢复81%。结论实验研究证明髂骨瓣血运丰富,骨细胞代谢正常,等同于轴型骨皮瓣的活骨移植。采用随意髂骨皮瓣修复尺、桡骨缺损具有手术简单、效果可靠、合并症少和易于推广的特点。
姚树源马宝通姜文学孙波胡茂忠张建国尤佳冯卫徐东明邢泽军
关键词:髂骨皮瓣
诱导性人工骨膜复合异体骨移植修复兔桡骨缺损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诱导性膜引导骨再生技术与异体骨相结合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复合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ovine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BM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growthfactor-Ⅱ,IGF-Ⅱ)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制备诱导性人工骨膜。将27只兔建立右侧桡骨10mm节段性骨缺损动物模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9只。A组植入PLGA/bBMP+IGF-Ⅱ+bFGF人工骨膜和兔异体骨;B组植入PLGA/bBMP+IGF-Ⅱ+bFGF人工骨膜;C组单纯植入兔异体骨。术后2、4、8周每组分别取3只动物,进行X线检查、大体标本观察、HE染色组织学观察和免疫学检测,比较各组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A组的成骨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组,在8周时已经完成骨缺损的修复;B组在术后8周仍处于塑形改建之中;C组在术后8周时植入的异体骨坏死且被大量结缔组织包裹。A组移植物引发的宿主抗体水平低于C组,在体外明显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多项免疫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GA复合bBMP、bFGF和IGF-Ⅱ人工骨膜通过刺激血管增生和免疫调节作用能加快异体骨的血管化,降低免疫反应,促进其与宿主骨的愈合;同时,异体骨能起到支架的作用,可有效避免人工骨膜的塌陷。将诱导性膜引导骨再生技术与异体骨联合应用比单纯应用以上两种材料更能有效促进长骨节段性骨缺损的修复。
姜文学曹现林徐东明胡茂忠尤佳孙洪范
关键词:骨膜骨移植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行局部冰敷联合CPM效果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局部冰敷联合连续被动运动(CPM)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5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28髋)和对照组25例(26髋)。两组术后均行主动关节功能锻炼;观察组予局部冰敷+CPM。比较两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术后72 h引流量、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6、12、24、72 h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72 h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1、3、6周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冰敷联合CPM在术后早期控制疼痛,减少出血,改善髋关节功能,促进关节功能早期康复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乜红臻徐东明吴玲韩健王春梅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局部冰敷持续被动活动疼痛
自体骨髓加人工陶瓷复合移植物成骨作用的实验评价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评价羟基磷灰石、二磷酸三钙人工陶瓷与自体骨髓复合移植物治疗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40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完全空白组。于右尺骨上段造成人工骨缺损并行髓内针固定,缺损处分别植入不同材料,对比观察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X线、组织学、力学三项检验均明确显示,人工陶瓷加自体骨髓的复合移植修复的骨缺损,较单纯植入人工陶瓷的骨缺损愈合得早且快。结论:多孔双相人工陶瓷加自体骨髓复合移植具有较强的成骨作用,实验表明治疗骨缺损是有效的方法。
刘宗礼李贺达杨学琪徐东明张淼王树行
关键词:骨缺损骨髓成骨作用
随意髂骨皮瓣治疗尺、桡骨缺损性骨不连
目的:探讨随意髂骨皮瓣的设计方法和应用髂骨皮瓣治疗尺、桡骨缺损性骨不连的效果。方法:自1986年11月~2000年9月共收治尺、桡骨缺损性骨不连患者13例,桡骨8例,尺骨5例。缺损性骨不连10例,萎缩性骨不连3例。根据尺...
姚树源邢泽军马宝通姜文学孙波胡茂忠张建国尤佳冯卫徐东明
关键词:尺骨缺损性骨不连手术治疗
仿生脉冲磁场联合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仿生脉冲磁场(BEMF)联合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兔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模型的促血管再生、骨再生的修复作用。方法取成功造模的液氮型ONFH模型24只,并随机分为4组,A组为制作模型而不填充任何材料,B组为单纯明胶海绵和PBS液填充,C组为填充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明胶海绵,D组为填充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明胶海绵,并予仿生脉冲磁场照射4周(2h/d)。于治疗后2、4、8周对各组股骨头进行解剖学、X线片、CT、组织切片观察及免疫组化血管染色,并进行血管计数。结果 (1)股骨头大体及CT观察:A组2周时可见典型的骨坏死;B组2周时可见明胶海绵吸收,4、8周骨坏死缺损清晰可见;C、D组:2周可见明胶海绵吸收,4周有新骨形成伴髓腔再通,8周新生骨与宿主骨界限模糊;(2)血管计数:术后4、8周C、D组新生血管计数大于A、B组(P<0.05),C、D两组比较,D组新生血管计数大于C组(P<0.05)。结论 BEMF联合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促进坏死股骨头内血管再生和骨修复作用。
庞承刚姜文学姜春乾徐东明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骨髓间质干细胞细胞移植仿生学
仿生脉冲电磁场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激素是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所以即使早期发现,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方法使其逆转或阻止其发展。本实验采用自制仿生脉冲电磁场(bionics elec tromagnetic fields.BEMFs)治疗激素诱导的兔AFNH,探讨其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
姜文学屈承端金辉徐东明李轶津
关键词: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仿生脉冲电磁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病机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