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萍

作品数:3 被引量:108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丘陵区
  • 2篇人工林
  • 2篇黄土丘陵
  • 2篇黄土丘陵区
  • 1篇养分
  • 1篇养分含量
  • 1篇叶片
  • 1篇油松
  • 1篇油松人工林
  • 1篇生态系统
  • 1篇天然次生林
  • 1篇蓝色基因
  • 1篇花青素
  • 1篇黄酮
  • 1篇黄酮醇
  • 1篇灰色关联
  • 1篇灰色关联分析
  • 1篇灰色关联分析...
  • 1篇百合
  • 1篇百合品种

机构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张萍
  • 2篇曹扬
  • 2篇彭守璋
  • 2篇陈云明
  • 1篇刘雅莉
  • 1篇化占勇
  • 1篇祁银燕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黄土丘陵区刺槐与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40
2018年
为阐明不同人工林生态系统间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陕北黄土丘陵区落叶阔叶树种刺槐和常绿针叶树种油松人工林乔木、灌草、枯落物和土壤(土层深度0—100cm)C、N、P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刺槐乔木各器官(叶、枝、干、皮、根)C含量显著低于油松,但N和P含量显著高于油松。因此,油松的C∶N和C∶P显著大于刺槐,而N∶P小于刺槐。2)刺槐林下枯落物N和P含量显著高于油松,但C含量显著小于油松。此外,油松林下枯落物C∶N(70.21)大于刺槐林下枯落物C∶N(19.71),说明油松林下枯落物分解较慢,有利于养分的存储。3)刺槐和油松人工林土壤C、N含量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P含量则基本保持不变。刺槐人工林土壤中C含量低于油松,N、P含量在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4)刺槐人工林内乔灌草叶、枯落物与土壤C、N、P及其计量比的相关性多集中在10—20、20—30cm土层,而油松林中各组分与土壤营养元素的相关性相对较小,其中20—30cm土层中无显著相关性,说明相比刺槐人工林而言,油松人工林内土壤层N、P供应量对植物叶片N、P含量影响不显著。本研究为深入了解黄土丘陵区生态系统养分耦合循环机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黄土丘陵区的植被恢复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章广琦张萍陈云明彭守璋曹扬
关键词:刺槐油松人工林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选择适宜转蓝色基因的百合品种被引量:9
2010年
通过测定不同百合品种的花青素和黄酮醇的成分组成及含量,测量其液泡pH值,确定适宜转蓝色基因的百合品种。首先外部观察选择花色为粉色至紫红色的10个百合品种,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花瓣中花色素和黄酮醇的组成和含量,pH计测量液泡pH值,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供试品种的测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的花青素为矢车菊素,黄酮醇为山奈酚和槲皮素;最终选择花瓣中矢车菊色素含量少,黄酮醇含量高,液泡pH值高的OT杂种百合‘罗宾娜’和东方百合‘贝尼尼’为适宜转蓝色基因品种。
张萍刘雅莉祁银燕化占勇
关键词:百合灰色关联分析花青素黄酮醇蓝色基因
黄土丘陵区不同森林类型叶片-凋落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64
2018年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黄土丘陵区主要人工林(刺槐、小叶杨和油松)和天然次生林(辽东栎、麻栎和白桦)中乔叶、凋落物以及土壤的碳(C)、氮(N)和磷(P)含量,探讨不同森林类型叶片-凋落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差异,旨在进一步了解研究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供求现状。结果表明:1)人工林叶片和凋落物的C含量大于天然次生林,N、P含量均小于天然次生林,叶片和凋落物C∶N和C∶P值均表现为人工林大于天然次生林;2)人工林中土壤的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显著性差异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0—10 cm),而天然次生林则集中在10—50 cm的土层,随着土层深度增加,二者的C、N、P含量逐渐减小;3)人工林N含量在叶片与凋落物间为显著正相关,天然次生林N含量在凋落物与土壤间为极显著正相关、C∶P值在叶片与土壤间则为显著负相关,其余各指标无显著相关性。揭示了除刺槐和辽东栎的生长受P限制外,其余各树种均受N限制,人工林凋落物的分解速率较快,且人工林土壤P有效性高于天然次生林,这些研究结果可为我国黄土丘陵区的植被恢复与重建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张萍章广琦赵一娉彭守璋陈云明曹扬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人工林天然次生林养分含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