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瑜

作品数:48 被引量:176H指数:8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临床高新技术重大项目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动脉
  • 23篇主动脉
  • 13篇腔内
  • 12篇腔内修复
  • 10篇修复术
  • 9篇胸主动脉
  • 9篇腔内修复术
  • 9篇主动脉夹层
  • 9篇夹层
  • 7篇动脉瘤
  • 6篇创伤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5篇平滑肌
  • 5篇细胞
  • 5篇结石
  • 4篇平滑肌细胞
  • 4篇主动脉平滑肌
  • 4篇救治
  • 4篇肌细胞

机构

  • 26篇广州军区武汉...
  • 16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5篇张瑜
  • 24篇郗二平
  • 24篇朱水波
  • 24篇朱健
  • 16篇许贵华
  • 9篇李雪梅
  • 8篇吴大力
  • 8篇周孜孜
  • 8篇王涛
  • 7篇晏凌飞
  • 7篇钟光辉
  • 7篇王荣平
  • 6篇孙慧伶
  • 6篇陈海平
  • 6篇殷桂林
  • 6篇汪海波
  • 4篇唐娇艳
  • 4篇晏明
  • 2篇高旭辉
  • 2篇刘玉峰

传媒

  • 5篇国际外科学杂...
  • 4篇临床外科杂志
  • 4篇中国普通外科...
  • 3篇华南国防医学...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1篇2016
  • 6篇2015
  • 10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0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动脉腔内修复治疗胸主动脉创伤32例
2016年
胸主动脉创伤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极高。胸主动脉创伤也可以表现为胸主动脉夹层。近年来,胸主动脉腔内修复(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作为一种微创的手段,在治疗弓降部主动脉夹层中疗效满意。
朱健郗二平朱水波张瑜周孜孜许贵华李雪梅
关键词: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AORTIC致残率
多学科糖尿病护理团队管理体系的建设及运行模式探讨
文章尝试构建多学科糖尿病护理团队,按照年度计划分步骤实施。培训内容上:第1-3年侧重糖尿病基本知识,包括诊断与分型、急慢性并发症的治疗与护理、药物治疗、血糖监测、饮食及运动6各方面;第4年开始,每年突出一个方向,如“药物...
孙慧伶唐娇艳张瑜叶兰
关键词:护理团队糖尿病
文献传递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肠缺血的B型胸主动脉夹层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肠缺血的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治疗该病的时机及策略。方法肠缺B型血胸主动脉脉夹层接收TEVAR治疗的患者26例,分析其手术方式选择和手术时机、预后等。肠系膜上动脉主要或完全开口于主动脉真腔但被假腔压迫致使肠缺血18例,均急诊行TEVAR;肠系膜上动脉主要或完全开口于主动脉假腔致使肠缺血8例,利用特殊的病变解剖结构及手术技巧急诊行TEVAR。结果所有患者TEVAR均获成功,术后22例患者1周内肠缺血症状消失,4例患者症状好转,无需进一步手术。结论能保证肠系膜上动脉血供时,TEVAR是治疗肠缺血的胸主动脉脉夹层有效的手术方式,且应在急诊下进行。
朱健郗二平朱水波张瑜汪海波许贵华李雪梅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肠缺血
从化地区复杂性肾结石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从化地区复杂性肾结石的化学成分特点。方法采用泌尿结石成分分析试剂盒,对91例从化地区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进行结石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复杂性肾结石中含草酸钙的混合成分69例(75.8%),草酸钙+磷酸钙18例(19.8%),草酸钙+尿酸8例(8.9%),草酸钙+磷酸钙+尿酸9例(9.8%),草酸钙+磷酸钙+磷酸镁铵15例(16.4%),草酸钙+尿酸+磷酸镁铵19例(20.9%)。结论从化地区复杂性肾结石绝大多数为混合成分。
王涛张瑜钟光辉吴大力晏凌飞
关键词:复杂性肾结石结石成分
腔内修复术救治胸主动脉创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repair,EVR)救治胸主动脉创伤(thoracicaorticinjuries,TAI)的最佳时机及有效性。方法19例TAI患者分为急诊EVR组和延迟EVR组,急诊EVR组12例为受伤后24h内应用EVR救治;延迟EVR组7例为采取保守对症救治2周左右应用EVR治疗。同时对治愈出院患者随访其CT和/或CTA。结果急诊EVR组治愈1l例,死亡1例。延迟EVR组治愈3例,死亡4例。急诊EVR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延迟EVR组(P〈0.05)。14例救治成功的患者出院后,平均随访时间15.5个月(1—47个月),随访期间,无明显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EVR是TAI的一种微创、快速、有效的救治方式,且多数TAI患者应在急诊下进行。
郗二平朱健朱水波殷桂林许贵华张瑜
关键词:创伤胸主动脉动脉瘤腔内修复术
腔内修复救治胸主动脉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郗二平朱水波殷桂林朱健张瑜王荣平许贵华
科学技术领域:该项目为临床医学外科学循环系统临床急救应用,包括外力引起的主动脉创伤微创快速救治、自身血流动力学引起的主动脉夹层微创救治、异物引起的主动脉损伤的救治等方面。主要内容:设计了适合于一站式救治主动脉弓部血管损伤...
关键词:
关键词:手术治疗
ROCK Ⅰ/Ⅱ基因下调对TGF-β1诱导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迁移及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Rho激酶Ⅰ/Ⅱ(ROCKⅠ/Ⅱ)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VSMCs)迁移及增殖的影响。方法:比较转染ROCKⅠsiRNA、ROCKⅡsiRNA、TGF-β1单独处理、转染ROCKⅠsiRNA或ROCKⅡsiRNA后加TGF-β1处理的HA-VSMCs中ROCKⅠ和ROCKⅡ蛋白表达;比较TGF-β1单独处理、转染ROCKⅠsiRNA或ROCKⅡsiRNA后加TGF-β1处理以及用ROCKⅠ抑制剂Y-27632后加TGF-β1处理的HA-VSMCs的迁移与增殖能力。实验均以无处理的HA-VSMCs为空白对照。结果:与空白对照HA-VSMCs比较,TGF-β1单独处理后HA-VSMCs的ROCKⅠ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ROCKⅡ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ROCKⅠsiRNA或ROCKⅡsiRNA转染后HA-VSMCs中各自靶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TGF-β1诱导的ROCKⅠ蛋白表达升高被ROCKⅠsiRNA转染明显抑制(P<0.05)。与空白对照HA-VSMCs比较,TGF-β1单独处理后HA-VSMCs细胞迁移数明显增加(P<0.05),该作用被ROCKⅠsiRNA转染及Y-27632处理明显抑制(均P<0.05),而不被ROCKⅡsiRNA转染影响(P<0.05);TGF-β1单独处理后HA-VSMCs增殖明显增强(P<0.05),而无论ROCKⅠsiRNA、ROCKⅡsiRNA转染或Y-27632处理均对TGF-β1的增殖诱导作用无明显影响(均P>0.05)。结论:ROCKⅠ可能在TGF-β1诱导的HA-VSMCs迁移中起主要作用,而ROCKⅠ和ROCKⅡ可能均不参与TGF-β1诱导的HA-VSMCs增殖。
汪海波朱健郗二平张瑜王正谢彪朱水波
关键词:主动脉RHO相关激酶类细胞运动
B超联合X线双定位微创经皮肾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B超联合X线双定位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59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采用联合B超和X线C臂定位,行微创经皮肾碎石取石术。结果:159例均穿刺成功,并建立微通道。手术时间(68±20)min,出血量(92±36)ml。一次结石碎石率97%(154/159),一次结石清除率89%(141/159)。术后感染发热10例,输血2例,无胸膜和肠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B超联合X线双定位具有术中定位准确、扩张时可以准确监测扩张方向和深度等优势。行经皮肾碎石取石术安全、微创、有效,适合在具有一定医疗设备和技术的基层医院推广。
王涛张瑜钟光辉吴大力陈海平晏凌飞
关键词: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超声X线尿路结石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在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初步探讨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对泌尿外科腔镜手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74例泌尿外科腔镜手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随机同期选取74例未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sTREM-1和尿液sTREM-1浓度的变化。通过Person法分析sTREM-1与尿源性脓毒血症死亡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关性,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与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判断血清CRP、PCT、sTREM-1和尿液sTREM-1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在术后30 d内有22例死亡,病死率29.7%;观察患者组血清CRP、PCT浓度在术后1 d、3 d和7 d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尿sTREM-1浓度在术前、术后1 h、1 d、3 d和7 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sTREM-1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CRP、PCT;血sTREM-1和尿sTREM-1浓度是影响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预后呈负相关。结论血、尿sTREM-1的检测有助于泌尿外科腔镜手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血、尿sTREM-1的浓度水平是影响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涛陈海平张瑜吴大力
关键词:预后
B超引导上盏入路微创经皮肾治疗复杂性肾结石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 总结和分析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行经上盏入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8月25例应用B超引导下肾上盏入路M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患者资料。右肾结石11例,左肾结石14例;完全及不完全鹿角形结石14例,复杂性肾下盏结石11例;合并糖尿病2例、高血压病4例及肾功能不全3例。其中经第12肋下入路11例、第11肋间入路13例及第10肋间路1例。结果 25例患者均成功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手术时间为73~140 min,平均(95±25)min,一期结石清除率84%(21例),联合ESWL3例,1例行二期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3个月复查结石总清除23例(92%),未取净2例由于基础病复杂,给予患者定期随诊。术后7~10 d拔除肾造瘘管(第10肋入路留置造瘘管10 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例:其中出现胸膜损伤2例,行胸腔穿刺术并留置闭式引流术1例,保守治愈1例;拔除肾造瘘管后出现胸膜刺激征1例,保守治疗后治愈;术后1例出血较多,输血3 u,行肾动脉造影及介入栓塞止血后治愈;术后1例合并糖尿病患者出现高热,给予加强抗感染治疗后5 d体温降至正常。术中术后均未出现ARDS和肺损伤病例。结论 B超引导下肾上盏入路MPCNL操作视野开阔、操作方便且结石取净率高,若术前检查充分及加强术中术后监测和治疗,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吴大力晏凌飞王涛陈海平钟光辉张瑜袁坚
关键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复杂性肾结石B超引导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