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洪波

作品数:19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4篇红楼
  • 13篇红楼梦
  • 11篇《红楼梦》
  • 3篇叙述艺术
  • 3篇哲学
  • 3篇小说
  • 3篇红学
  • 2篇叙事
  • 2篇学史
  • 2篇人情
  • 2篇文学
  • 2篇红楼梦评论
  • 2篇红学研究
  • 2篇《红楼梦评论...
  • 1篇代文
  • 1篇动因
  • 1篇新红学
  • 1篇新意
  • 1篇虚构
  • 1篇虚实

机构

  • 18篇北京外国语大...
  • 1篇燕山大学

作者

  • 18篇张洪波
  • 1篇魏崇新
  • 1篇王春强
  • 1篇郭晨

传媒

  • 11篇红楼梦学刊
  • 3篇广东社会科学
  • 2篇中国文化研究
  • 1篇鲁东大学学报...
  • 1篇国际汉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索隐红学与考证红学的一个解释学分析
1999年
在二百多年的《红楼梦》研究历史中,索隐红学与考证红学是影响较大、份量较重的两个研究流派。怎样理解这两派各自发展的内在理路、二者的互动关系,及它们各自在红学史源流中的消涨?这是本文立论的出发点。如果将“红学”视为有关《红楼梦》的所有理解与解释活动的汇集...
张洪波
关键词:哲学解释学红学研究索隐解释者自传说前见
试析《红楼梦》叙述层面的多重复合特点被引量:11
2005年
张洪波
关键词:《红楼梦》
当代西方中国文学史中的古代小说叙述——对《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与《剑桥中国文学史》的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与《剑桥中国文学史》是当今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其中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叙述反映了西方汉学界的新成果与新视野。本文梳理了中国古代小说知识体系在两部文学史中的呈现状态,分析了两书对中国古代小说的不同叙述方式,进而探讨其背后所体现的西方学术视野与方法,并分析其得失。
张洪波魏崇新
关键词:中国古代小说
《红楼梦》叙述艺术的现代理论阐释意义被引量:2
2003年
张洪波
关键词:《红楼梦》古典小说叙述艺术思想艺术价值
正因写实,转成新鲜——《红楼梦》叙述艺术新意辨析被引量:2
2018年
鲁迅概括《红楼梦》叙述艺术成就的经典赞语"正因写实,转成新鲜"之说,久为学界引用,但有待深入阐释。本文从《红楼梦》作者有关"写实"创意的正面表述、《红楼梦》作品中打破陈套的"写实"新意示例与《红楼梦》"写实"创意之小说史、文学史意义三个方面,具体论述了《红楼梦》"写实"创意之内涵与价值。
张洪波
关键词:写实《红楼梦》
《红楼梦》中“作者”的隐显策略及其叙述学意义被引量:3
2018年
本文结合中国叙述传统中"知人论世"之认知智慧与西方叙述学中"隐含作者"理论,来分析《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在作品中的隐显策略,指出曹雪芹通过在《红楼梦》中的"多种叙述分身"与"多重叙述分层"之精妙设计,有意识地将"作者"之叙述权力有层次分散和下放,因而使得《红楼梦》作品整体内在蕴含着巨大的意义张力,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魅力。
张洪波
关键词:红楼梦隐含作者
《红楼梦》中叙述距离的构设及其反讽意味被引量:9
2006年
本文逐层分析了《红楼梦》在“现实作者”与“隐含作者”之间、“编辑者”与“叙述者”之间、叙述者的石/玉二重身份之间、叙述者与主人公之间、各叙述人物之间、叙述人物的表面言行与其真实内心之间所构设的多重叙述距离及其间所蕴含的反讽意味与叙述张力,并且指出:《红楼梦》作者对于多重叙述距离的精心构设,使这部小说经典在整体叙述艺境中,始终含蕴着一种“旁观冷眼人”的陌生化“疏离”眼光、超越性“他者”立场及反讽性“置疑”意向。
张洪波
关键词:红楼梦反讽意味
《红楼梦》之整体“人情”:悲剧性、悖谬性的存在困境被引量:5
2004年
张洪波
关键词:《红楼梦》悲剧精神艺术风格
《红楼梦》中的叙述时间问题被引量:5
2009年
本文从探讨西方叙述学理论应用于《红楼梦》叙述时间理解方面的隔膜与困难入手,指出西方叙述传统中的线性时间观与因果律情节观与《红楼梦》的缀段性叙事特征不相符合,因而难以准确到位地阐释《红楼梦》复杂精深而富有中国特色的时间叙述艺术;而进一步的研究却又表明,《红楼梦》叙述时间与情节的回旋性、复调性特点,虽与西方传统长篇小说(novel)的叙述时间观不同,但却同二十世纪新出现的西方现代、后现代小说创作中有意打乱线性时间秩序的"时间空间化"创新趋势之间,存在着许多异曲同工的呼应之处。
张洪波
关键词:红楼梦线性叙事
论王国维运用叔本华哲学阐释《红楼梦》的适用性——兼及钱钟书对《红楼梦评论》的批评被引量:1
2018年
在对比《红楼梦评论》里的悲剧思想和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哲学和悲剧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本文对于钱钟书关于《红楼梦评论》的相关批评提出质疑,试图论证王国维对叔本华的悲剧理论的阐释准确而全面,肯定了王国维运用叔本华的悲剧理论研究红楼梦的合理性,而并非钱钟书所说的两者"相阨"。
于丰志张洪波
关键词:《红楼梦评论》意志哲学叔本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